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随着船舶的排水量及航速的增加、辅助推进设备及大型装卸货装置的应用,配备诸如空气调节装置等现代化装备及生活设施,船舶电站的功率不断大幅度增长(见附表)。在建造船舶时,不仅应该注意到电站的计划负载,而且还应该注意在今后10~20年内电站容量增加的实际可能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电站过载及节省大量用于船舶现代化的费用。根据文献[1]的建议,靠增加电站数量来解决建造船舶大功率电力系统是不可能的,因  相似文献   

2.
电站是船舶电力推进系统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借助SEDS平台,分析了不同电站配置方案对船舶电力系统的影响,为数字仿真应用于船舶电力系统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船舶电站管理系统是面向船舶控制中心开发的系统,由于现在大型船舶的自动化程度高,用电负载数量大,船舶电站往往配置了不止一组高压发电机组,电站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电站整体的功率管理和在线监测2种,前者充分考虑船舶电站及用电系统的负载状态,控制船舶发电机组的启停状态,实现电站功率的最优化;后者实时采集船舶电力网络的电压、电流信号,经过信号分析等工作,获取电站的故障信号,保障电力系统可靠性。本文基于S7-200PLC开发了船舶电站管理系统,分别从硬件和软件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船舶和海洋平台的发展,船舶电力系统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本文拟简要介绍国内外近年来船舶电力系统的新技术。主要介绍船舶电力系统的谐波补偿、新型船舶电站同步测量控制装置、回归统计法在船舶电站总容量估算中的应用,船舶电站功率的计算机统计计算,船舶中压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以及海洋采油平台和渔船电气设计的特殊问题  相似文献   

5.
船舶电站原动机及调速系统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电站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的模拟是研究和分析船舶电力系统机电暂态过程和稳定运行能力的重要方法,对船舶电站的设计、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介绍了目前船舶电力系统模拟研究中的原动机及调速系统的各种模拟方法,并对其性能进行比较分析,给出船舶电站原动机及调速系统模拟系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船舶电站系统中包含了众多的控制设备和状态检测装置,每种设备和装置都可能存在互相干扰的情况,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船舶电站的运行性能,同时保证船舶电力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重点对船舶电站的参数检测系统进行了研究。本文基于AVR单片机,以ATmega16为核心控制器,对船舶电站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监控,重点对参数检测系统的硬件构成和数据采集模块进行介绍,最后结合PID控制算法,阐述参数控制原理。  相似文献   

7.
船舶电站运行参数微机监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卿  杨国豪 《船电技术》1998,18(4):16-19,26
介绍一种用于监测船舶电站的运行状况,实时显示船舶电站的运行参数,并能对船舶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和不正常运行工况给出声光报警的微机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国家海洋战略不断推进,综合性海洋科考船建造数量越来越多,从我国近几年建造的科考船来看,大多采用电力推进方式。其主要特点是船舶电站功率较大、配电系统复杂、自动化程度高、智能电站管理系统应用普及、数字化集成设备大量使用,使船舶电力系统故障多样化,故障查找困难,船舶管理面临新的挑战。1 某科考船电力系统特点我国某型5 000吨级科学考察船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综合性科学考察船,配备水体探测、大气探测、海底探测、深海极端环境探测、  相似文献   

9.
船舶电力系统采用高压装置时,应注意选择中性点接地方式。船舶高压配电系统设计时对三相三线中性点绝缘系统或三相三线中性点接地系统的选用,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船舶高压电站的高压发电机与主变压器高压侧均宜采用三相三线中性点绝缘系统和岸电(3~10 kV电力系统)的中性点运行方式保持一致。根据各船舶规范的有关要求与岸电高压系统防止误操作的经验,结合对多艘船舶高压电力系统的设计与实践,总结为"八防"功能。  相似文献   

10.
张子烨  姜文刚 《船舶工程》2020,42(10):84-89
在新能源船舶电力系统中,不合理的系统容量分配会引起电网的剧烈波动,增加能源消耗,提高用电成本等不利情况。为保证行驶的安全合理,提出一种考虑船舶横摇的新能源船舶混合电站系统的优化策略。该策略使用加入遗传算法交叉过程的多目标多约束粒子群算法,在考虑船舶航行时横摇的情况下,对船舶电力系统中柴油机的出力以及储能电池的容量进行优化配置,在保证船舶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电力系统运行成本以及燃油消耗。以某远洋油轮为例,在一个航程内,优化后的船舶混合电站系统在满足用电可靠性的前提下,合理分配各电源出力,显著改善了电力系统的用电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