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工织物孔径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5种无纺土工织物,分别采用两种常用土工织物等效孔径测试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发现:干筛法测试土工织物等效孔径可靠性差,而湿筛法却可给出稳定可靠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
基于概率的土工织物等效孔径概念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路  刘建华 《中外公路》2004,24(6):87-89
该文分析了现行土工织物等效孔径概念的理论缺陷,提出了基于概率的等效孔径概念,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并通过5种无纺土工织物的湿筛法孔径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矿粉在矿质混合料中的比例对于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有着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我国公路规范规定的细集料筛分法与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的细集料水筛法进行试验比较。并按裹复理论对两种不同试验结果分别计算其沥青用量;最后得出对细集料采用水筛法将有利于消除假象,为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地场温度对湿喷桩成桩质量的影响,自行研制了地场温度现场测试系统,并开发了湿喷桩大型室内相似模型试验系统,研究了湿喷桩桩长范围内地场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地基16m范围内,地场温度以年为周期变化于12~20℃之间,气温是控制地场温度分布规律变化的主要因素,气温大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呈规则衰减趋势,在12~14m处趋于恒定;气温小于20℃时,地场温度随深度先增加然后递减,在12~14m处趋于恒定,拐点深度约为7m;地场温度变化对浅部湿喷桩强度存在较大影响,而7m以下,地场温度对湿喷桩强度影响较小,不同季节下湿喷桩强度差异不足3%。由此可见,地场温度是影响湿喷桩强度变化的重要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可以提高湿喷桩成桩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湿喷技术存石头岭隧道初期支护中的应用为例,着重介绍了湿喷机的原理及湿喷混凝土施工技术,并通过十喷与湿喷的比较,体现了湿喷技术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无锡至宜兴高速公路的过湿土路基处理为工程背景,通过室内试验分析,结合该地区以往工程的实践经验,对采用石灰处理过湿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较适合无锡至宜兴高速公路过湿土路基的处治方式,对以后类似工程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美发  鲍燕妮 《上海公路》2007,(3):15-18,22
通过对路面的力学计算,分析了路床处理的必要性;过湿土含水量大,碾压后难以达到压实度要求,对几种处理过湿土处理方式进行了比较,对工程实际中路基处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
袁捷  焦华成  李一凡 《上海公路》2023,(3):6-9+32+216
为对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进行评价,保障飞机运行安全,建立了以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最大深度和污染物覆盖率为单项评价指标的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综合评价体系,并将跑道的湿和污染状况划分为四个等级。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再由优劣解距离法(TOPSIS)计算待评价的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在最优解和最劣解间的位置,然后根据模糊综合评价中的梯形隶属度函数,最终确定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所在等级,实现了对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的合理评价。实例应用及分析表明: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量化各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结合并发挥不同组内评价方法的优点,可有效利用检测信息,综合反映并评价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确定湿和污染跑道道面状况的等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说明了湿型铸造的特点,对铸钢用湿型砂的主要性能进行了分析,进而根据铸钢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对型砂各主要性能的控制措施.以得到质量较好的铸钢件。  相似文献   

10.
赵永国 《中外公路》2003,23(1):28-31
陇西地区湿陷性黄土湿陷层厚度大,湿陷等级高,湿陷性敏感,为确保高速公路路基及其构造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对地基容许承载力不足,剩余沉降或潜在湿陷变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均需采取措施进行处治,文中简要介绍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治原则和处治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