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FTA的渔船海损事故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事故树分析(FTA)是一种重要而常用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将该方法运用到了渔船海事分析中,并以渔船触礁事故为例运用事故树描述事故的因果关系,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出事故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事故的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渔船海损事故分析中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有利于对事故的全面分析,便于找出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总结经验,提出事故预防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保障渔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岁月号”事故原因目前尚未定论,但事故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反醒,只有“把历史上的事故当成今天的事故看待、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事故看待、把小事故当成大事故看待、把隐患当成事故看待”,才能警示自身,预防此类悲剧在我国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船舶污染的途径包括操作性污染和事故性污染,通过对镇江辖区近几年来发生的船舶污染事故的统计分析,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远远高于事故性污染事故发生的频率,为做好船舶污染事故的预防和调查工作,本文着重对船舶操作性污染事故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0引言柴油机连杆大端由于失去束缚而造成的机损事故称为伸腿事故。伸腿事故会造成活塞、缸套、机体损坏,连杆甚至曲轴断裂,最终导致柴油机不能继续运转,影响船舶正常营运。导致柴油机伸腿事故的原因错综复杂。为找到事故根源,轮机人员常采用逆向推理法:根据事故现象推理事故根源,从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发生。本文以某船发电柴油机伸腿事故为例,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1事故发生某船安装有3台柴油发电机,型号为MAN B&W 7L23/30H,额定转速720 r/min,额定输出功  相似文献   

5.
为深入探究我国沿海船舶的事故特征,以2000-2019年我国沿海海域船舶事故数据为基础,运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从事故船舶、事故严重程度和事故时空分布等方面对我国沿海船舶事故特征进行研究.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对船舶事故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研究,通过构建有序Logit模型对影响我国沿海船舶事故的严重程度有关因素进行识别,并在此基...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深水工作船的作业安全管理水平,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一深水工作船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通过对该事故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全面的事故树体系,并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得出该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以及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利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得出了导致该事故发生的直接和潜在原因.并根据事故树推导出该事故的成功树,依此得出相应的事故预防措施,为深水工作船的安全作业提供了保障依据,有助于我国深水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分析船舶运行环境特点的基础上,从事故船舶种类、事故类型、故障部位、故障模式、事故原因等几个方面综合探讨了船舶事故的特点,并从系统安全工程学的角度对船舶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为预防船舶事故提供了安全管理的重点,最后展望了船舶事故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杨继谦 《中国修船》2010,23(3):11-12
文章介绍了8M601型船舶主机抱轴事故的经过,并就主机抱轴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此次主机抱轴事故纯属人为事故,警示船东要切实地执行ISM规则,以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事故调查是查明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训,防范事故重复发生的关键环节。为充分借鉴国外交通运输事故调查机制的有益经验,完善我国事故调查机制,科学、客观、准确的把握新时期事故的发展趋势和特征,科学防范事故发生,本文系统研究了国外典型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事故调查机制模式,深入总结分析其中的共性特征,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事故调查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单点系泊系统设备事故分析各部件发生事故的频率、已发生设备损坏事故的部位和重要部件.分析影响设备损坏事故发生的因素,提出设备损坏事故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大深度潜水器耐压壳体弹塑性稳定性简易计算方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刘涛 《中国造船》2001,42(3):8-14
通过在耐壳弹性屈密塞斯(Mises)公式中引入非弹性段的材料弹性模量,从而计及了材料弹性模量与应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考虑了材料非弹性影响。通过对材料拉伸试验曲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材料切线弹性模量的近似表达式,同时采用外径取代平均直径,致使本文的方法在预测中厚壳的屈曲压力时具有较好的精度,本文给出了潜水器耐压壳体屈曲压力的简易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经试验验证,该方法简易准确,可供初步设计时使用。  相似文献   

12.
壳式管道管壁振动能量流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推导壳体型管道管壁振强,求得用表面振动量描述的管壁能量表达式,借助差分法化解偏导数,采用时域内测量频域内等效计算的方法实现了管壁能量流的测量.  相似文献   

13.
郭欣  于洋  俞爱华 《船海工程》2012,41(2):91-94
在船模拖曳水池中进行了船用丙纶缆绳的水阻力试验。缆绳切向阻力系数由长、短两根裸绳直拖试验而获得,为0.036;法向阻力系数由缆绳悬挂重物吊拖试验得到为1.66。  相似文献   

14.
船用螺旋桨桨叶应力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与有限元分析(FEA)方法对船用螺旋桨桨叶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采用CFD方法对设计工况与非设计工况的敞水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将CFD数值模拟所得的空间水动力作为外部载荷,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桨叶应力进行计算分析。以5叶侧斜桨为算例,得到的推力系数、转矩系数与敞水试验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得到的桨叶应力结果与理论分析相吻合,本方法可对桨叶应力进行准确的数值预报。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 Comparedwithtraditionaljoiningmethodssuchasrive tingandbolting,adhesivetechnologycansimplifyas semblingprocesses,increaseproductivityandquality,aswellasreduceproductioncost.Thereforeithas beenwidelyusedinmodernshipbuildingengineering,suchass…  相似文献   

16.
航道整治中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整治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考虑山区河流挖槽稳定性以及船舶上滩能力基础上对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进行改进,提出适合山区河流沙卵石浅滩整治线宽度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工程实例借助数学模型对计算的整治线宽度进行验证并提出优化。整治线宽度的确定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传统的整治线宽度计算公式与该公式的计算值仅可作为参考值。为达到良好的整治效果,需要通过数学模型以及河工物理模型试验对整治线宽度进一步修正。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采用钢锚箱将部分斜拉索锚固在钢管混凝土拱上,并利用Solidworks参数化设计软件进行索拱锚固设计的新型技术。以湘潭市莲城大桥斜拉索拱上锚固区设计为例,通过计算分析及模型试验研究表明该锚固技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粉沙质海岸港口外航道骤淤通常是由风浪造成的,在众多影响因素中,只有波浪和波浪引起的泥沙运动具有随机性。文章提出了"有效风能"概念,从理论上推导了粉沙质海岸由风况计算骤淤积量的概化模型,应用黄骅港实测资料进行了率定和验证,指出骤淤量与风能存在线性关系,利用率定后的关系公式计算了黄骅港不同大风的淤积量,建立了黄骅港航道淤积量的概率分布曲线,并指出大风骤淤量的概率分布服从P-Ⅲ分布和对数-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武锐锋  黄小平 《船舶力学》2012,16(5):549-556
肘板趾端是船舶与海洋结构的疲劳热点。文章用三维有限元分析了趾端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与BS7910推荐的典型节点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公式计算结果作了对比,结果表明趾端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沿深度方向的放大系数和T型节点相差很小,而表面端点应力强度因子修正系数则当裂纹长度在肘板厚度范围内时和T型节点相差很小,超出后则相差较大。以某客滚船上肘板趾端应力范围长期分布服从Weibull分布,产生系列均值为零的应力幅,应力强度因子分别采用有限元结果和BS7910中T型接头公式进行计算,采用单一曲线模型计算该趾端表面裂纹的裂纹扩展。计算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时,考虑焊接残余应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以T型接头的公式计算趾端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和有限元结果相差很小。建议将T型节点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用于趾端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并采用单一曲线模型对随机波浪载荷下作用下船舶典型节点疲劳裂纹的扩展寿命进行了预报。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aims at investigating the trends of the concentration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 (DIN) and phosphorous in the Lagoon of Venice, Italy, in the last 35 years. The trend analysis of ammonia nitrogen, nitrate nitrogen and reactive phosphorus (RP) yielded rather different results. The decrease in ammonia nitrogen concentration, in particular, in the basin influenced by severe industrial discharges, is accurately described by a negative exponential model. The nitrate concentration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interannual trends, while wide seasonal variations have been detected. Reactive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until the end of the 1970s at the stations close to the industrial area as well as in those influenced by river discharges and by sewages of the city of Venice. The sudden decrease that followed was most likely related with environmental policies, namely the improvement of wastewater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and the regulation of phosphorus use in deterg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