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来,欧盟对中国政府出台的《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等系列新政策中就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相关政策规定、中国汽车市场准入等规定提出异议,中、欧双方的政策理解产生分歧。  相似文献   

2.
李怀彬 《商用汽车》2006,(1):109-111
回顾2005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相关政策法规仍浓墨重彩、传承上年,无论是轻型汽车国Ⅲ、国Ⅳ排放标准的艰难出台,还是《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的应声落地,无论是汽车零部件CCC认证范围扩大,还是《二手车流通管理办法》的发布实施,无论是《汽车贸易政策》的出  相似文献   

3.
沈庆 《天津汽车》2007,(1):8-12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我们也应该充分意识到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简单介绍了最近几十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发展历史和现状,并着重分析了近几年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时结合实际对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时代汽车》2008,(10):19-19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的生产、识别,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知情权,推进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都提到了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再制造问题。再制造的零件合理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的问题,成为了车辆相关各领域新课题,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的重大课题。本文梳理了机动车报废规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报废汽车相关行业状况,根据沈阳车管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车辆报废工作的实际问题,最终提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加强报废汽车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王宪泽 《时代汽车》2024,(7):136-138
汽车零部件作为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一环,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汽车工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伴随全球汽车制造业竞争的日益激烈,整车厂对汽车零部件质量、可靠性提出了愈发严格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实现了长足发展,但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与世界前列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间仍存在不小差距,特别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受限于研发水平、实践经验,使得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存在质量参差不齐、成本偏高、项目周期偏长等种种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所以,有必要对项目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进行探索研究。文章首先阐述了项目质量管理的相关内涵,然后分析了汽车零部件开发项目质量管理中面临的主要困境,接着梳理了项目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思路,最后探讨了项目质量管理在汽车零部件开发中的应用对策,以期为助推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中外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客观要求。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可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和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情况,并提出了我国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12月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在四川成都召开“2011年零部件年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董建平代表协会在会上作了题为“自主创新是提升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力的关键”的报告,报告对中国汽车工业零部件行业的现状、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做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近两年进口汽车零部件现状进行分析,结合汽车零部件召回相关数据,提出进口汽车零部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要点。通过层次分析法和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两种方法建立风险评估数据模型,并对比模型结果,对各种进口汽车零部件风险预警等级进行分类,针对分类等级提出相应的风险监管建议,包括风险管理、完善信息平台和及时更新相关技术标准等,探索风险监测管理模式,建立系统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的触发机制研究,提升我国进口汽车零部件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红绿灯下     
《驾驶园》2008,(5)
发改委:零部件再造管理办法公布3月6日,发改委正式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确定了首批14家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同时将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启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办法》中,发改委规定,暂不允许再制造企业从报废汽车拆解企业收购五大总成进行再制造;再制造产品原则上不得低于同类原产品新件的质量保修期;零部件再制造企业不得回收或再制造未获得授权的其他企业产品;再  相似文献   

11.
汽车零部件行业对于汽车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零部件行业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离不开一套合适的市场流通模式,只有建立一套合适的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才能够有助于形成零部件行业的良性竞争,激励零部件企业的技术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推动整个汽车工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汽车工业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然后在充分研究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现有模式,并提出未来我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编者按     
正本期专栏选登了2篇文章。新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中都提到了汽车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再制造问题。再制造的零件合理使用、加强监督管理的问题,成为了车辆相关各领域新课题,也是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人身安全的重大课题。沈阳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车管所孔蔓梳理了机动车报废规定的历史沿革,分析了报废汽车相关行业状况,根据沈阳车管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深入剖析了车辆报废工作的实际问题,最终提出了规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加强报废汽车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汽车和零部件工业的水平是国家工业水平的综合体现,而任何一个汽车厂家都不可能包罗万象,独自生产一台汽车。因此,组织专业化协作,购进国内外有关材料和零部件是汽车发展史上的重要篇章。当前,要扭转我国汽车工业长期落后、引进主机国产化水平低的被动局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仍然是汽车零部件工业“散、乱、差”的问题,及其相关原  相似文献   

14.
正《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国务院第715号令)于2019年6月正式实施,允许汽车"五大总成"开展再制造,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行业提供了政策机遇。2020年4月,我国发改委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规范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再制造企业开展再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启了行业管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经过50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的迅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无论是从数量、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工业产值都有了较为明显的发展。但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在下一轮发展面临越来越大的困难。民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存空间正被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不断挤压,而自身由于在发展过程忽视自主创新能力,对于那些对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产品,如防抱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控发动机管理系统、自动变速器等尚无足够的生产能力和相关技术,大量依赖进口。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正式发布了《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并确定了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其中包括3家汽车生产企业和11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3月21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与14家试点企业签署承诺书,正式启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汽车塑料零部件通常是指除汽车整车架以外的所有塑料零件和塑料部件,统称为塑料汽车零部件。本研究在大量的文献查相关访谈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市场的乘用车塑料零部件的市场容量及前景,并分析了我国乘用车塑料零部件市场趋势。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球整车制造企业一种重要的经营策略,汽车零部件全球采购已经成为其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迅速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全球跨国汽车公司均已按全球化采购方式采购汽车零部件。在我国.随着汽车市场对外开放进步加大,汽车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的理念已逐步被我国汽车行业所熟悉,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要面对零部件全球采购所带来的重大决择。  相似文献   

19.
路智军 《驾驶园》2009,(11):25-25
9月23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发展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包括:博世、电装、德尔福、麦格纳等国际知名企业和我国国家信息中心、中国汽车报等单位相关领导就“金融危机时期,中国市场的机会”这一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人员、行业知名专家以及媒体代表约400人聆听了这一盛大研讨会,共同探讨当前经济形势下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在中国这一蓬勃发展的汽车大市场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汽车情报》2008,(10):47
2008年3月6日,发改委正式发布《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管理办法》,确定了首批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企业,同时将开展再制造试点的汽车零部件产品范围暂定为:发动机、变速箱、发电机、启动机、转向器五类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