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天津汽车工业公司引进日本大发微型汽车为例,论述了在技术引进过程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和可行性分析的具体事例,本文对技术引进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在1956年制造第一辆解放牌载货车前,汽车零部件工业主要为国内进口汽车提供维修用配件。1952年在筹建第一汽车厂时,全国布点86家汽年零部件配套企业。这是我国第一次有计划、大规模地投资建设汽车零部件企业。其中相当部分企业现在仍是整车配套的骨干企业。 改革开放后,我国汽车工业大量以合资、合作、技术引进等方式对外开放。在“八五”规划中,汽车工业重点是轿车项目的引进和国产化,这为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已将  相似文献   

3.
张雪 《商用汽车》2013,(23):30-32
技术引进和吸收是中国客车进步的催化剂,由于引进和吸收而导致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进步是中国客车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客车的影响力和被关注度得到了全面提高。自主创新和技术引进是推动客车技术与产品升级的2大引擎。分析客车技术的发展轨迹,我们认为,客车行业发展的基础是自主创新,而获得加速度的动力则来自于技术引进。中国的汽车工业落后于欧、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引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介了中国汽车工业的40年技术引进过程,指出了技术引进在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分析并总结了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过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为了使读者对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的情况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本刊从这期起,开辟“引进项目简介”专栏,系统介绍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引进项目及中外合资企业的投资、生产、技术、经营及销售等方面的情况.欢迎读者投稿和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6.
对80年代初期我国重型汽车技术水平和斯太尔91系列重型汽车技术水平进行了简介,并在此基础上以近十年来我国对斯太尔汽车技术的消化吸收和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为线索,分析了斯太尔汽车技术引进对我国重型汽车产品技术进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各省、市、自治区机械厅(局)汽车工业办公室,各有关部门、单位、各有关企业: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在“七五”、“八五”期间,许多企业经过了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使汽车零部件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初步形成了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体系和独立的配套市场、社会服务市场。但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历史流长、涉及部门众多、企业分散、企业性质多样、水平和规模相差很大,经营和市场十分繁杂。为了帮助国内有关领导部  相似文献   

8.
我国汽车工业历经5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进入了需求平稳增长、激烈竞争的阶段。繁荣的局面和快速增长的国民经济水平预示着我国汽车工业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人们对我国自主发展汽车工业的期许与疑惑也引发了更多的思考。本文用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来探讨技术引进与自主开发对我国汽车工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汽车产业是由技术引进而得到发展的新中国的汽车产业是以一汽“解放”牌卡车的投产而宣告诞生的。也就是从原苏联汽车工业向我国技术转让开始的。而随后“三十年一贯制”的技术停滞,并不是合作的必然,而是我国计划经济的结果。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背景下,采取了走中外合资的路子,吸引跨国汽车公司到中国来,使汽车产业形成了合资热潮。在以后20年间,跨国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汽车市场,与国有汽车企业组建合资公司,引进技术、引进资金、引进管理。利用跨国公司的技术、产品,国际配套的市场渠道,在我国境内建立汽车生产企业,生产出与国际上同时代的产品。在中外合资中我们又是采用引进技术,全面系统地学习和掌握产品的生产管理技术、经营经验,在较短的时间里,用较低的成本,承接到跨国公司长期积累的知识、技术和经验,使汽车产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使我国汽车的生产技术跃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车用柴油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通过自主开发和技术引进,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其中493系列柴油机作为轻型商用汽车理想的动力机种,得到了尤为迅速的发展.我国493系列柴油机已有七八家企业生产的15个品种,其中以引进技术(合资)为主的,如北京内燃机集团、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庆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四川汽车发动机公司等分别引进了日本五十铃的4JB1和4JA1柴油机技术,主要用于利用引进五十铃技术生产的轻型载货汽车、皮卡车、多功能车以及其他轻型客车、越野汽车等,还有南京汽车集团依维柯公司引进的依维柯SOFIM8140.61系列柴油机,主用于依维柯轻型汽车.  相似文献   

11.
韩国汽车工业起步于60年代初,在50年代只有一些维修厂,当时的工业基础尚落后于我国。到1990年以年产132万辆而进入汽车生产国前10名。现就我国汽车工业与韩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在技术引进过程上作一对比,以期对我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第六节 引进技术和对外合资从零部件小项目开始 大的项目没有能力上,就只能先搞一些汽车零部件引进的小项目吧。1979年初,武汉汽车配件厂从英国引进耐磨铸铁镶圈活塞的技术和设备。这是改革开放以后汽车工业对外签订的第一个技术引进项目。1982年,二汽水箱厂和美国汤姆森国际公司合资成立东风-汤姆森有限公司生产汽车蜡式节温器的谈判和签约。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对外合资试点项目,中国汽车工业从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建国以来,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一汽车厂的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第二汽车厂的建成,表明我国有能力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和装备世界级的中型卡车制造厂。在一批中小加工企业的基础上,经过多年努力成长起一批汽车厂、改装车厂和零部件厂,初步形成了我国汽车工业体系。经过“六五”期间在对外开放国策的指引下,引进了一批关键的汽车技术,使我国汽车工业正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从1984年北汽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合资成立北京吉普开始,我国汽车工业的中外战略联盟实践已历经20多年。这20多年联盟史可分为上世纪80年代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重点和上世纪90年代至今利用合资形式“以市场换技术”的两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大量中外合资汽车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战略联盟提升了我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实力,引进了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发了国内市场,扩大了汽车工业规模,并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1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同志百年诞辰。 饶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饶斌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引进现状的分析,指出解决问题的根据在于加快引进技术和产品的国产化进程,同时,具体探讨了影响我国汽车国产化的制约因素,并为加速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产化水平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在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系列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奇迹.汽车工业就是奇迹之一.我国的汽车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30年,中国的汽车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它不仅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成为国际汽车大家庭中举足轻重的成员.  相似文献   

18.
油漆师傅     
汽车用涂料在国内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汽车涂装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近40年内发展较快,尤其在近20多年中突飞猛进。我国于80年代初引进汽车涂装技术,使汽车厂涂装技术水平跨入国际70年代末水平。90年代以来,我国又先后引进轿车涂装技术,建成了具有国际80年代末水平的轿车车身涂装线,使我国的汽车涂装技术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先进制造技术 (AMT)的体系结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在汽车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 AMT的战略目标 ,重点探讨了加快 AMT在我国汽车工业广泛应用的具体对策 ,如 :结合实际、重点支持、形成优势 ;加强产学研结合 ,加快成果转换 ;引进与消化吸收相结合 ,形成自主开发能力 ,等等。  相似文献   

20.
作者总结二汽的建厂经验,论述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历史,一汽建厂是全面引进,而二汽则自行设计产品,大部分装备由自己制造,只引进苦干关键设备。投产后几年来证明这个方法是可行的。作者认为今后我国汽车工业建厂不宜再全面引进,可只引进关键总成设计和关键设备。这样既培养了我国自己的技术力量又可节省外汇。本文想探讨的几个问题是:中国靠自己力量建设起来的一个大型汽车制造厂走过的是一条什么道路;为什么说我国已经具备成套装备的能力;前进中的困难是怎么克服的;在引进外国技术与设备时贯彻自力更生精神问题。当然,建设二汽不止这些问题,还有厂址与总体布置、产品、工艺、生产准备、人员组织与培训、厂房与动力设施等问题。这里仅着重从工艺设备方面讨论,敬请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