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车通过道岔时会产生较大的横向作用力和加速度,如图1左右两侧所示,在尖轨和辙叉处尤突出。出现较大的横向力和加速度限制了列车通过速度,对旅客乘坐质量和设备构件带来不良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是寻找减小横向作用力和降低加速度的低成本方法,提高列车通过道岔的速度。低成本要求不改变道岔的关键尺寸,如导曲线长度、辙叉角;在不改变轨道的结构的同时,在既有道岔空间内满足新设计的要求。减小普通AREMA(美国铁路线路工程与维护协会)道岔的转辙角,加长尖轨,并改变曲线密贴的形状、缩短曲线密贴的长度,是减小横向作用力和降低加速度的低成本方法。以No.20道岔(见图2)为例,动态模拟和现场测量表明,这种设计可允许过岔速度从目前的45mph提高到55mph,并不产生轮/轨作用力和横向加速度峰值,但超过普通道岔所产生的轮/轨作用力和横向加速度。 相似文献
2.
为揭示高速运营条件下车辆与桥上道岔的动态相互作用规律,建立考虑轮轨间动态接触关系的高速车辆-道岔-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CDAVTB。以时速350 km18号道岔布置于6×32 m连续梁上,轨下基础采用底座纵连式无砟轨道为例展开仿真分析,就铺设于我国客运专线桥梁上的引进技术与自主研发高速道岔的动力响应进行比较,并分析桥梁竖向刚度和岔桥相对位置对车岔桥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道岔铺设于桥上时,各项动力响应均有所增大,道岔结构参数对车岔桥系统动态相互作用的影响较大。随着桥梁竖向刚度的增大,系统各项动力响应呈减小趋势,32 m跨连续梁的ZK荷载挠跨比宜按不大于1/9 000进行设计。岔桥相对位置的变化将导致系统动力响应的较大差异,就32 m跨度连续梁而言,道岔辙叉部分布置于列车运行方向上距离桥墩1/8至1/4跨范围内时最优。 相似文献
3.
4.
朱志伟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2,15(5):83-85
介绍了世界上首副电机驱动、齿轮齿条传动高速磁浮线高速道岔的驱动布置方案.通过几何非线性分析,对不同驱动布置方案下高速道岔转辙过程的特性进行对比,得到了支点到位位置偏差小,线形、主梁应力和驱动力变化平缓,经济性好的驱动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5.
阐述我国高速道岔在设计、制造、运输、铺设和维护等方面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及平面线型、转辙器结构、辙叉结构、扣件系统、岔区轨下基础结、转换设备等关键结构技术。通过高速铁路实车试验和实际运营,对高速道岔技术体系进行论证。历经理论研究、系统设计、结构比选、标准制定、厂内试制、组装验收、现场试铺、动态测试、批量生产、运营考核、养护与维修等阶段,已形成符合我国国情、路情的高速道岔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结合世界典型质量案例,从产品认知领域、标准执行情况和不合格品处置三个角度对我国高速铁路道岔制造和服役阶段的质量状态进行思考.分析认为:(1)我国高速铁路道岔服役十多年来,陆续反馈的质量信息有利于不断拓展认知领域和优化道岔设计;(2)高速铁路道岔标准是行业内道岔理论设计和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是保障道岔产品质量的基本准...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外高速铁路设计理念以安全性为第一要求,以提高旅行舒适度为首要设计指标。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客运专线道岔建设和运营实践,提出我国客运专线道岔技术方案,对250km/h和350km/h客运专线道岔技术特点、道岔的主要设计参数和平面线性、通用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客运专线道岔结构中转辙器、辙叉、道岔区轨下基础、扣件系统、转换和锁闭设备的技术性能和要求,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道岔设计,推进道岔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速道岔监造管理办法,介绍道岔质量监督工作概况。在分析道岔各生产环节质量控制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关键环节的控制重点,并从技术标准、质量体系、管理办法、沟通机制、团队建设和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办法,以进一步完善道岔质量监督工作,提升产品质量把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高速道岔铺设是客运专线轨道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施工方法难以满足高速道岔铺设的标准和要求,必须研究有砟高速道岔施工的新技术,以提高道岔的铺设质量和铺设效率。研究结论:结合甬台温客运专线铁路轨道工程高速道岔施工情况,国内首次研制了有砟高速道岔基地组装平台,开发出高速道岔平台预组装、整组运输及铺设成套技术,实现了高速道岔铺设基地工厂化、机械化、专业化施工,完全符合铁道部关于高速道岔施工技术的要求。该成套施工新技术先进合理,有效提高了高速道岔的铺设质量和铺设效率,极大地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施工成本,为高速道岔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南站管内正线高速遭岔20组,其中18号道岔18组,42号道岔2组(秦淮河线路所),由新铁德奥道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CNTr)设计制造.道岔基础采用轨道板,桥上铺设时,轨道板下充填水泥乳化沥青砂浆;路基上铺设时,轨道板下充填自密实混凝土.CNTr高速道岔具有其独特的结构特点,转辙器的轨距加宽(即FAKOP线型)、心轨、尖轨部位的藏尖设计、下拉装置、翼轨抬高等带来精调施工上的困难.结合联调联试期间道岔精调施工情况,简要介绍CNTr高速道岔的精调施工方法、机械配置及人员组织情况.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对岔区轨道刚度合理取值及均匀化技术、尖轨降低值优化技术、转辙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侧线线型设计技术对动车组高速直、侧向过岔平稳性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论如下:为保证旅客乘坐舒适性,必须结合采用的扣件特点选择合适的岔区轨道刚度,刚度均匀化在理论上可以实现,实际上受施工质量以及道岔精调状态等因素影响;尖轨相对于基本轨的降低值决定了轮轨垂直力在尖轨和基本轨间的过渡范围及过渡比例,并直接影响列车过岔平稳性,降低值过大会严重影响道岔平顺性及降低行车平稳性;是否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对道岔平顺性无显著影响,客专线道岔不采用运动学轨距优化技术是有试验数据支撑的;动车组侧向通过42号和62号道岔的车体水平加速度实测最大值小于1.5m/s2,符合技术条件要求,和设计预期一致。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以法国铁路高速道岔技术为对象,对其高速道岔的研制理念、研制理论、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对我国铁路高速道岔的设计理念、结构设计、设计技术提供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法国铁路高速道岔主要技术特性的研究与分析,阐述了其系统化的设计理念和出发点;将道岔结构与无缝线路整合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保证道岔线形的稳定;严格控制道岔的制造精度,才能保证道岔几何形位的高平顺性;坚持工电一体化设计理念,使锁闭系统适应尖轨、心轨的自由伸缩,才能确保道岔的安全可靠运行.所有这些为我们全面掌握高速道岔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60TY翼轨扭转断裂频次突增现象,通过断口形态解析扭转断裂的源头和特征,就扭转区域大小及位置、加工质量、环境温度3个方面对扭转断裂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模拟扭转实际工况建模对扭转应力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影响扭转断裂的主要和次要因素。提出对铣削区域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减少轨腰过渡段长度,采取加热扭转工艺等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现有限位器在结构上存在缺陷,且不易维修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研制新型的高速道岔尖轨温度应力应变式伸缩调节器,瞬间钢轨附加力弹性消除;减少尖轨扭曲、方向变化;使限位器作用最大化,易维修。 相似文献
19.
高速道岔是高速线路中必不可少的轨道设备,岔区结构复杂,轮轨接触应力大,更易造成轮轨损伤磨耗及疲劳破坏,威胁高速车辆行车安全,且道岔较区间线路造价昂贵,维护保养困难。因此,了解道岔构造和车辆过岔时的动力学性能,优化岔区轨道廓形及轮轨匹配关系以改善轮轨接触状态、延长道岔使用寿命势在必行。从高速道岔的发展现状出发,阐述数个拥有高速道岔自主产权国家的道岔发展,对比分析了岔区线型、道岔结构特点。通过岔区轮轨关系分析及车辆动力学仿真研究,总结了国内外道岔的研究现状,通过对岔区不同断面进行轮轨匹配研究,提出岔区的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以期为高速道岔研究与技术创新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