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起重能力为86t的贝雷片双导梁架设35m公路桥T梁的设计改进和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2.
针对北京地铁15号线新建奥林匹克公园站顺行密贴下穿大屯路隧道的施工技术难点,对传统泵吸反循环钻孔灌注桩施工设备进行改进,使其满足导洞内复杂环境下桩基施工的要求,并对施工工艺进行优化,保证施工安全和成桩质量。桩基施工完成后,通过自平衡法静载试验得到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采用超声波透射法和低应变反射波法对大直径桩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试验和检测结果均表明,大直径桩均为Ⅰ类桩,桩身完整性良好,实测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均满足设计要求。说明暗挖导洞内大直径桩成套施工技术能够满足成桩质量和效率的要求,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3.
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对北京地铁6号线朝阳门站导洞暗挖施工的群洞效应及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模拟分析。根据拟定的施工方案,从地表竖向变形、管线竖向变形、地层沉降竖向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先施工上导洞方案与先施工下导洞方案的优劣。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更为合理,并根据研究结果对采用先施工上导洞方案时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某地铁1号线学苑广场站为工程背景,针对上软下硬地层情况,改进原有的CRD和PBA工法,提出了上注下支的扣拱施工方案。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分析不同开挖顺序对施工稳定性影响,确定先开挖下导洞再开挖上导洞的施工顺序,对施工方案进行验证;接着对施工期间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情况进行研究,模拟了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分析各施工工序对地表变形的影响,得到地表变形规律。并与现场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地铁车站安全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前洞桩法是浅埋暗挖地铁车站的主要施工方法,但是由于洞桩法设置的导洞多、导洞间距小,所以导洞的开挖一直是设计者和施工者探索的重要课题.以北京地铁7号线双井站八导洞开挖为工程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模型,并结合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两种不同导洞施工方案的地表沉降变化规律,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白云山隧道燕尾段连拱隧道采用无导洞法施工的成功经验,并深入分析无导洞法施工的关键技术,其中包括主要施工工序的优化,开挖断面的选择,以及该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以促进无导洞法施工连拱隧道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地铁工程暗挖大断面隧道分多导洞施工时,群洞效应对沉降控制影响较大,为将地表及拱顶沉降量控制在监测预警值及控制值以内,需将监测预警值及控制值分解至每个导洞,来分别控制每个导洞开挖引起的地表及拱顶沉降。针对本工程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大断面6导洞施工顺序,根据经典的Peck公式将地表及拱顶监测预警值14 mm及控制值20 mm分配至每个导洞,确定本工程停车线隧道各个导洞沉降控制指标,得出与工程施工同步的各导洞监测控制值,绘制了导洞施工时其横向及纵向影响曲线,并在施工中采取一定的措施抑制大断面隧道最终的沉降。  相似文献   

8.
通省隧道2#通风竖井深度较大(308 m),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采用反井施工方法进行导井开挖,扩挖、衬砌采用往复式同步作业方案,过程中根据反井施工的特点配合专门的超前地质预报活动,能够实现深大竖井快速施工的目的。但实际导井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国产反井钻机精度不够,进口钻机投资过大的瓶颈。最后,利用水源钻机和国产反井钻机组合的方法进行导井施工,308 m竖井导井作业51 d顺利完成。本文对组合施工中先导孔施工偏斜率控制、测量和纠正进行了阐述,并列出了反井扩孔和钻机替换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以新疆地铁一号线王家梁站为工程背景,通过CAD-Rhinocero-Kubrix方式建立计算模型,应用Flac3D软件模拟洞桩法施工,对地层位移变化等进行研究,并优化导洞施工方案。分析表明:导洞开挖与扣拱施工是引起地表沉降的两个主要阶段,二者引起地表沉降比例高达近90%,导洞与车站拱顶超前注浆加固非常有必要;已有现场测量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吻合度较高,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基于此对后续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值做出预测;洞桩法施工对周围地层造成多次扰动,但扰动范围较小,中柱是主要的受力结构,施工中应重点监测;通过对比分析,确立了先中后边、先上后下的最优导洞开挖方案。  相似文献   

10.
<正>地下连续墙(简称地连墙)施工中,导墙不但对抓斗成槽起导向作用,同时作为液压拔管机起拔接头管及场内大型机械设备移动产生附加荷载的承重结构,起到稳定槽口及周边土体的作用,因此,导墙的施工质量是地连墙施工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地铁8号线某区间站PBA(洞桩法)工法施工为背景,通过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对小导洞开挖顺序进行模拟,得到其最优的施工方案。模拟结果表明:优先施工下层导洞的方案三和方案四产生的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小于优先施工上层导洞的方案一和方案二;同层导洞不同的施工顺序也会对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产生不同的影响。最后通过四个施工方案产生的地表沉降和小导洞拱顶沉降的对比,确定采用方案三进行施工。方案三模拟数值与现场监测数值比对结果表明,二者沉降趋势和沉降量都相差不大,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隧道斜井施工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乌鞘岭特长隧道4号长大陡坡有轨斜井快速施工左线平导的工程实践,着重介绍长大有轨斜井隧道施工的有轨运输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3.
指出在施工新型计算机联锁设备时需要注意和重点检查的问题,重点阐述了计算机地线的施工、导通试验时的注意事项及试验顺序.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方案,依托山西某黄土连拱隧道,利用ANSYS建立数值模型并导入FLAC3D中,模拟了三导洞法和台阶法的开挖,分析了两种施工方案下连拱隧道的拱顶沉降、地表沉降规律,拱顶和中隔墙大主应力变化以及压力拱范围,结果发现:台阶法施工该连拱隧道的拱顶沉降、地表沉降、应力影响范围比三导洞法小,台阶法施工连拱隧道使得中隔墙的偏应力条件较早得到纠正,形成了较好的受力体系。最终台阶法(三导洞法)形成的拱顶、中隔墙上部围岩压力拱为1.0D(1. 5D)范围,台阶法施工对围岩的扰动范围也更小。因此,为保证该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建议本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  相似文献   

15.
黄土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和方案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汾柳高速公路离石隧道在不同施工方法下围岩和隧道支护结构的受力问题,运用有限元程序ANSYS6.1对三导洞法和上下台阶法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建立了不同施工工序下围岩的位移场和应力场,并以此对这两种施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三导洞法较优。对隧道的施工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铁甘家口站~玉渊潭东门站区间正线施工至钓鱼台时突然出现大量涌水涌砂现象;针对暗挖掌子面地下水,采取了明排、注浆、地表疏干井等措施,仍未有效解决。根据周边环境、地质条件、降水井设计及施工情况、开挖过程中水量方向等,制定了以洞内降水为主的思路,通过增设施工通道迂回施工,避开含水地层,从新增横通道另开洞门,施工水平降水导洞,导洞内施工降水井等关键技术,最终达到预期降水效果,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以西安地铁4号线飞天路站到航天大道站区间双连拱隧道工程为例,通过FLAC3D软件模拟计算隧道两侧洞室采用CRD法(交叉中隔墙法)施工时各阶段地表沉降,并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侧洞室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总沉降的65%,上导洞施工引起地表沉降占该阶段总沉降的67%;控制上导洞施工引起的沉降是控制最终沉降的关键。中洞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1.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两侧洞室施工时,在监测断面前后5倍单个导洞宽度范围内地表沉降增长速率较大。当施工到该范围内时,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8.
分岔隧道的安全施工技术是隧道工程的重点内容。以杭州紫之隧道工程为依托,针对西线大跨段主隧道与匝道小净距交汇处隧道工程,对小净距隧道和大跨度隧道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了研究;针对主隧道跨度大及匝道与主隧道超小净距特点,提出大跨度小净距分岔隧道双向施工技术,包括小截面隧道导洞施工、主隧道导洞扩挖、主隧道反向开挖至小净距隧道施工技术,为类似地层分岔隧道施工提供经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介绍北京地铁八号线二期出入段线大断面隧道采用CRD法施工时,为解决工期滞后问题,采取横通道方式从先行一侧导洞进入另一侧导洞的施工方法,增加了施工作业面,确保了预期目标,为CRD法施工大断面隧道增加作业面,加快施工进度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20.
国内的高速公路连体隧道基本上都是采用三导洞施工 ,结合杭金衢二期C合同段大洋滩连体隧道的施工 ,论述在地质条件较差情况下采用的单导洞施工技术 ,并指出单导洞施工中应加强的几个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