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万铁路重庆段沿线地形复杂、线路桥隧多、长大坡道段较多,给长钢轨运输、铺设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带来一系列施工难题。针对长大坡道铺轨施工风险和难题,从牵引机车优化配置、长轨列车装载加固、长轨列车对位和钢轨解锁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现场应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综合考虑运行牵引质量、启动牵引质量上限、制动力和制动距离对不同坡度段进行牵引机车优化配置,不同坡度段的牵引机车配置完全满足施工要求;通过对长轨支架进行加固和长钢轨锁定,保证了长钢轨运输的安全;长钢轨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铺轨对位作业的现场指导和管理,同时利用自主研发的长钢轨防溜装置,从而确保了长大坡道铺轨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公转铁"实施以来,由港口到达三门峡车站的铝矾土大幅增加。由于车站的卸车组织模式、作业规范、调度指挥等不能适应卸车作业量的大幅增长,卸车积压的问题突显。基于三门峡车站卸车积压情况,从专用线卸车组织、车站作业组织、列车运输组织等方面,分析卸车积压产生的原因。从专用线内卸车作业保障、车站作业保障、运输资源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三门峡车站卸车效率提升对策,有效缓解卸车积压。  相似文献   

3.
潘集选煤厂站是淮南矿区铁路的装卸货运站,随着矿区发展和建设,车站卸车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对卸车能力进行优化研究,针对卸车能力解算中作业时间和间隔时间的随机性特征,采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按照作业组织流程和卸车作业周期,分别对卸车、转场、接续间隔时间等现场实际运营数据统计分析,根据样本分析和运算结果,相应提出了两线平行作业、增建待卸车停留股道、后列赶流接续等卸车能力改进优化措施,有效提升了现场实际卸车能力。  相似文献   

4.
综合考虑转换轨及轮径校准的概念与功能,结合全自动驾驶的作业模式,对全自动驾驶地铁出入线转换轨和轮径校准设置必要性、位置及其对线路平纵断面设计要求进行分析,提出:①对于场段与正线控制权不一致的,需设置转换轨进行控制权交接;②对于场段与正线控制权一致的,理论上无需设置转换轨进行驾驶模式转换,但鉴于备用模式下仍需采用GOA3以下级别的驾驶模式,建议现阶段仍需设置转换轨;③转换轨宜设置在车辆基地一端;④轮径校准段需保证35m的平直坡段;⑤转换轨(轮径校准段以外部分)坡度不宜大于24‰,若坡度大于24‰,则需验算一度停车再启动能力,且坡度不得大于35‰。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长轨拉伸法的功能和原理进行分析,阐述长轨拉伸法的基本要求和作业要点。  相似文献   

6.
"公转铁"实施以来,由港口到达济源站济源钢铁厂的铁矿石大幅增加,加强运输组织,提高济源站卸车能力成为了郑州局运输组织的重点工作。本文针对卸车组织情况,经过作业全过程的现场写实,对卸车组织存在的调度指挥、车站作业、钢厂专用线卸车、调车机运用和列检作业等方面问题进行研究,从优化调度指挥、优化车站作业、优化专用线卸车组织、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现场岗位落实、业务培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运输组织具体措施,为提高济源站卸车能力提供了支持,对其他车站提高卸车能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3月份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郑州局管内运用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最高日保留达6000辆以上。为强化日常卸车组织,加快车辆周转,郑州局建立了三级卸车响应机制。从6月8日开始,站段待卸车超过100车时,局运输处、货运处、调度所派督导组到站段督导卸车;站段待卸车超过50车时,站段主管领导要亲自负责卸车的组织盯控,协调卸车部门提高作业效率;车间(车站)待卸车超过20车时,车间(车站)主管领导要到现场组织卸车作业,防止卸车积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当前铁路货场散堆装货物卸车作业方式的分析,并对不同类型的散堆装货物卸车设备综合性能的对比论证,认为采用挖掘机进行散堆装货物卸车作业具有一定优势;介绍了特制铲斗的设计制作方法和改造后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分析长波长高低扣分是如何触发的,给出了静态简单形态下触发扣分的轨面临界值的关系算式,指出了在测量弦长范围内,轨面呈简单形态且两侧坡度差绝对值必须小于临界值,才能不发生长波长高低扣分,使铁路线路轨面微观上的连续短坡段良性可控,为准确和高效地整治长波长高低病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接地线专用线夹夹轨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其夹紧、松卸钢轨时无效作业时间长的问题,提出了改变夹轨接触面位置的设计思路,并据此研发两种快速夹轨装置.经过现场试用证明该设计思路可行,两种快速夹轨装置均可满足接触网检修作业中接地线接地端快速夹轨需求.  相似文献   

11.
旧轨回收作业已成为各工务机械段进行无缝线路大修时的一项重要工作。阐述和分析长钢轨回收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基于轨道外侧条件下收轨的技术难题,并就相应技术对策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王春雷 《铁道货运》2013,31(8):20-25
卸车站是办理重载货物列车卸车作业的车站,多位于港口、钢厂和电厂等。重载运输的列车装卸作业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法,一般采用高效率的装卸作业设备及作业组织模式。为提高装卸车站的作业效率,车站的布置应适应长大重载货物列车到发作业及高效率装卸作业的需要。通过对采用翻车机卸车的3种典型卸车站布置形式的分析,探讨不同站型的作业流程、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以对重载铁路卸车站设计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迹线法和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理论,以60 kg/m钢轨12号固定辙叉为例,利用SIMPACK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研究车辆过岔时轮轨接触几何关系和轮轨动力作用,并对比分析翼轨顶面坡度对固定辙叉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翼轨顶面坡度值的选取和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车辆通过不同翼轨顶面坡度的固定辙叉时,随着翼轨顶面坡度的增大,其动力学指标和磨耗损伤也随之增大;翼轨顶面坡度为1∶20的固定辙叉性能最优,其次为1∶15和1∶13;翼轨顶面坡度的取值方法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4.
长钢轨回收作业为各工务机械段无缝线路大修时的一项重要工作,轨道中心收轨技术已非常成熟,而轨道两侧收轨是摆在各工务机械段面前的一项技术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介绍轨道外侧收轨现场使用的收轨作业模式,指出不科学之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荆世明 《铁道货运》2012,30(7):39-45,5
针对近年来成都铁路局运输能力日渐紧张的状况,分析影响区域卸车能力的主要因素:通道输送能力、技术站解编能力、货运站作业能力等,提出通过扩能改造通道输送能力,提升枢纽解编能力和货场作业能力,提高卸车综合能力利用率等对策,以全面提升成都铁路局的卸车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为提升昆明局集团公司卸车能力,满足全路货运装车需求,阐述卸车能力影响因素,从系统角度构建铁路三级服务卸车系统,包括运输通道子系统、枢纽作业子系统与货运站点作业子系统.针对昆明局集团公司卸车能力紧缺的现状,分析各级服务子系统的能力,提出相应的能力提升措施,并分析其效果.经研究可知,通过实施运输组织优化、车流径路调整、货运...  相似文献   

17.
专用铁路编组站改造是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莱芜分公司新旧动能转换项目的控制工程之一,对于铁路运输组织、站场设施管理工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阐述既有莱钢编组站站场设施和运输组织现状的基础上,结合钢铁新旧动能转换工程规划,分析莱钢编组站目前存在的无贯通正线、到发线有效长不足、卸车线有效长不足、站坪坡度超限等问题,提出莱钢编...  相似文献   

18.
分别从作业流程和设备设施2个方面分析常见散堆装货物的装卸作业,结合全寿命周期理论,以装车作业方案为例,通过研究比较采用不同装车设备设施全寿命周期内的装车作业方案成本,提出不同装车作业量条件下的最佳装车作业方案,同理提出不同卸车作业量条件下的最佳卸车作业方案。  相似文献   

19.
龚文林 《铁道运营技术》2004,10(1):24-25,30
无缝线路胀轨、跑道会严重威胁着列车运行的安全。从湘桂线北段几起胀轨现象中,通过探索轨温变化规律,监控长轨内部温度力的变化,准确掌握大修施工动道前进行无缝线路应力放散的时机,提高长轨锁定轨温,做到不超温作业,既保证了施工和行车安全,又不增加大修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20.
齿轨铁路具备优越的爬坡性能,国外多铺设于山区旅游线路,我国尚无应用.针对齿轨铁路线路坡度大的特点,基于离散单元法建立大坡度有砟道床离散元模型,研究道床纵向阻力随坡度变化规律,并以所得结论为基础,建立齿轨铁路空间耦合有限元模型,对Strub模式齿轨铁路轨排稳定性及结构受力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道床纵向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