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田二队?     
郑梦晖 《汽车杂志》2006,(3):172-175
2005年10月,本田公司宣布将在年底全面收购英美烟草公司手中的的另外的55%的车队股份,并以本田车队的名义参加2006赛季的比赛,也就是说,在丰田之后,日本的又一大汽车制造商将独立组队参加F1大奖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汪秋梅 《汽车杂志》2004,(11):206-207
与以往分站赛不同.第五届银声杯上海站的获胜选手除了能捧回金色的大奖杯外,战利品竟然还有一张F1中国大奖赛门票。众所周知F1首次登陆中国.坊间早已流传上海F1门票是千金难求!银声公司之所以能大手笔邀请参赛选手齐赴F1盛宴,自然是仰仗了他们背后的赞助商松下公司。而松下公司是F1丰田车队的赞助商,显然是要借F1这项烧钱运动,让它的经销商亲眼目睹一下松下公司的实力与财力!  相似文献   

3.
《汽车驾驶员》2009,(12):129-129
11月4日,丰田汽车公司在日本宣布,丰田车队将在2010年退出F1赛事,成为在12个月内第三个退出F1赛事的车队。关于退出的原因,丰田公司表示,“基于当前的经济形势,我们不得不选择退出F1,这对丰田公司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决定。”  相似文献   

4.
《汽车时代》2009,(2):123-123
1月15日,丰田通过互联网发布了新车TF109。随后,车队宣布新车于1月19日在葡萄牙的阿尔加维汽车公园进行首次试跑。去年是丰田参加F1大赛的第7年,车队拿下了历史上第二好的成绩。如今车队已经瞄准了更高的目标,为了提高赛车的可靠性和性能.他们正在持续进行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5.
2009年F1规则有较大的变动。作为通往F1殿堂的龙门,去年GP2在主要比赛中也引入了新的赛车底盘,据说今年仍会对规则进行变动。变化之一是引擎的转数。但是据TDP(丰田年轻车手培养计划)的有松义纪经理介绍说,现在“并没有得到正式答复”,也未正式通知各车队。尽管这样说,但提高转数这一大体的趋势是可以肯定的。  相似文献   

6.
Niki  Takeda  金松 《汽车时代》2009,(1):24-27
因为本田已经宣布退出F1比赛,布莱克利车队如果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就会陷入解散的危机。有报道说,已经有几家公司表示了收购的意愿。在探索本田何去何从的同时,其它车队今后的动向和F1的未来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7.
F1本赛季第三站中国大奖赛的比赛中,一个划时代的装置首次现身赛场,它的名字叫“前翼更换滚轮车”,使用这个装置的是丰田车队。虽然丰田车队在本场比赛中并没有取得佳绩,但这个装置在F1相关人员中间备受好评。现在,我们就来介绍这个全新的维修站装置。  相似文献   

8.
关超   《汽车时代》2009,(12):76-77
在丰田和宝马两支厂商车队相继宣布退出F1之后,厂商车队是否适合在F1中继续生存下去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问号”。而罗斯·布朗却预测那些大型汽车制造商最终还是会重返F1的。但是至少从现在来看,这个赛季他们是要缺席了。  相似文献   

9.
1月15日,丰田F1车队通过因特网发布了2009款新车TF109.丰田车队表示,新赛季的目标是力争登上领奖台的最高处--获得分站冠军.  相似文献   

10.
两个第二     
雷诺用一个第二证明了它在F1里面还能冒泡泡.丰田用一个亚军证明了它已经不再是花最多的钱却只能拿很少积分的纨绔车队了——至少他们的目标可以从几个积分上升到领奖台的位置了。两个二流车队,两个第二。并不是嘲讽——有了他们.我们的F1才能更加有色彩。都说F1里充满了意外,其实意外也是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11.
《汽车时代》2009,(5):50-51
迎来F1参赛第八个年度的丰田车队,在不断摸索中. 构筑起能够使整个车队正常运转的坚实基础。 我们也来探究一下这些能够让车队在 这个赛季起跑冲剌中获得成功的法宝。  相似文献   

12.
《汽车杂志》2006,(1):173-180
年度进步最快车队 丰田 TF105赛车是完全由丰田技术总监加斯科困设计的一部赛车,在今年这部赛车带领丰田获得了丰硕的成绩。把年度进步最快的车队留给丰田是再合适不过了。从数据上来看,今年丰田两位车手一共获得27次前10名.1个杆位(不算美国站的杆位),4攻首排发车以及88个积分.车队排位第四。再看看2004赛季、全队只获得过9个积分.车队排名第八。  相似文献   

13.
松下电器公司于2001年7月3日与丰田汽车及丰田赛车部签订了合同,成为丰田地F1车队的冠名赞助商,并将此车队正式命名为  相似文献   

14.
史明 《车时代》2010,(1):236-239
三叉星高调进军F1 眼看着一支支汽车厂商车队相继退出F1,来自德国的汽车巨人——梅赛德斯-奔驰却选择了在这个时机进一步发展自己的F1事业。2009年11月中旬,梅赛德斯-奔驰正式对外宣布,以收购布朗GP车队75.1%股份的方式接管车队,  相似文献   

15.
综合信息     
《世界汽车》2006,(10):8-13
美国运输部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来中心访问;华晨宝马汽车公司访问中心;大众汽车推出Iroc概念车;世爵汽车正式收购米德兰F1车队;英特尔与宝马索伯F1车队9月24日奉献激情体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F1车队泡沫     
<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F1失去了三支厂商车队,但在2010年的车队报名名单上却有13支车队!这是国际汽联的改革奏效了,还是F1出现了巨大泡沫?到2009年底,本田、丰田和宝马三支厂商车队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大潮全都退出  相似文献   

17.
第二阶段F1活动停止后,过了6年的时间。本田终于在1998年宣告重返F1。而且这次的底盘、引擎都由本田自行开发,力争达到100%本田的目标。他们以前泰里尔车队的哈维波斯特莱斯维特为中心.通过与达拉拉的合作.推进原创赛车的研发。本田的瞄准从2000年开始参赛的目标.在1999年参加了联合测试。然而就在这时.本田突然表示对车队营运没有兴趣,以向新兴车队BAR提供引擎的形式重返F1。  相似文献   

18.
竞技     
《世界汽车》2011,(1):134-135
真假“莲花” 2011赛季,莲花汽车集团(Group Lotus)以收购雷诺F1车队的方式重返F1,车队名为“莲花-雷诺”.并继续沿用老“莲花车队”的黑金涂装。  相似文献   

19.
6月12日,2O10年F1大奖赛的参赛名单公布,美国F1车队、坎波斯车队、马诺车队作为三支新车队进入参赛名单。三支车队使用考斯沃斯引擎.但问题的关键是,他们能否在剩下的时间内打造出一台过得去的赛车并完成全年的比赛。当初在围场之内,预算帽公布之后,新车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但大家普遍认为.他们大部分都是为了给莫斯利造势而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20.
继2008年5月超级亚久里车队退出之后,12月本田也宣布退出,不到5个月的时间,使用本田引擎的两支车队都从F1的版图上消失了。两支车队的共同之处在于赛车车身上的赞助商标志都非常少。像超级亚久里车队这样刚刚诞生不久的弱小车队是没有办法,可是本田车队则不同。作为本田车队前身的英美-本田车队在2004赛季取得了制造商亚军的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