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造船》2009,(2):61-61
武汉将重点调整和振兴船舶产业。武汉市政府常务会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武汉市八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船舶工业被列入其中。按照该《实施方案》,今后武汉市将重点鼓励造船企业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重点支持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研究开发新型钻井平台等海洋工程装(设)备;鼓励造船企业提高船舶建造实力,支持船舶配套业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2.
早在1983年3月,修船技术学委会与江苏造船工程学会召开了现代船舶维修理论座谈会,目的是为了将现代维修理论引入我国修船界,为振兴修船业作理论上准备,萌生了要成立船舶维修学组的动议.1985年11月,船舶维修理论学组随着修船事业发展顺利地应运而生.她的诞生标志着我国船舶维修从经验维修走向科学维修;从传统维修走向现代维修,展现了近年来船舶维修理论研究与应用的成果、维修理论队伍的壮大与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维修体制、制度、方式、手段以及管理、技术、工艺的创新,打下一步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前,世界造船产业正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造船业前景相当广阔。计划到2015年造船总量占世界的35%,跃升全球最大造船强国指日可待对此,党中央和国务院对我国造船工业高度重视,并不断加大对造船工业的大规模投资,2月11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下简称振兴规划)隆重推出《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船舶产业振兴规划》(2009—2011年)也在不同时期顺势而出。振兴规划及纲要出台,鼓舞了全国及南方地区造船业,船企无不为之振奋欢欣鼓舞。据预测,去年9月就影响到我国船舶业的国际金融风暴至少将持续2~3年,我国修造船企业、船舶配套业、航运、海运及船舶业界同仁究竟应如何借助振兴规划进一步提升技术、坚持自主创新、强化内部管理,抵御金融风暴影响,利用2~3年时间修炼内功,以振兴规划为强大动力,为新一轮市场博弈而积蓄力量?  相似文献   

4.
广州文船公司原来是一个以修船为主业的大型船舶修造企业。随着船舶市场的变化,文船公司及时调整了产品结构。2006年,文船公司将修船业务与香港远航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合资公司,并将持有的修船合资公司全部股权转让给中船集团公司,将发展的重心移到了造船领域。为了做大做强造船主业,文船公司早在2000年就将一个2.5万吨级修船坞改造为造船坞。  相似文献   

5.
全球金融危机对造船业影响在2008年开始体现,预计08-09年,全球造船业新船订单同比将分别下滑超过40%,船价将进入调整期。但对于我国的造船龙头企业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而言,由于良好的财务状况、充裕的手持现金,影响则相对较小。从长远看,船舶调整振兴规划将启动我国造船业的新一轮洗牌,未来几年我国船舶制造业将在企业实力、技术水平、产品品种上谋求更深层次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远洋航务》2010,(1):43-43
2月1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规划指出,鼓励骨干船舶制造企业实施兼并重组。会议对船舶工业振兴规划提出六点要求:一要稳定船舶企业生产。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支持大型船舶企业和航运企业按期履行造船合同,采取鼓励措施支持购买弃船。指导船舶企业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保持生产连续性。  相似文献   

7.
内河在建船舶抵押登记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训春 《中国水运》2010,334(5):37-37
由于造船企业自身特点,船舶企业贷款担保难是制约其融资的主要瓶颈。为落实国家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交通部海事局制定了《建造中船舶抵押权登记暂行办法》,对在建船舶办理抵押权登记,拓宽了船舶建造企业的融资渠道。  相似文献   

8.
我国船舶工业正处在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适时出台。振兴规划中强调指出:要“开发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全球造船市场已进入严冬,行业不景气将持续较长时间,借助海洋工程装备走出当前困境,是我国船舶业界的共同认识。  相似文献   

9.
鲍承昌 《中国修船》2006,19(5):12-12
中国修船企业“斯佩克”第17次会议于2006年7月14日在大连召开。修船技术学委会及9大修船企业17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海工业有限公司李正建副总主持,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海工部部长殷学林作了“强强联合、集群发展”的主题报告并播放了录相。报告中介绍该公司于2005年12月9日由原大连船厂、大连造船新厂整合重组的经过,两个企业强强联合,携手打造中国修造船业新航母,共同构建世界第一流修造船基地。公司将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建,在集中市场、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管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创造更优异业绩。在船舶修理改装和海洋工程修造方面做大做强,创出精品,提高国际竞争力。会上还分析了当前修船业蓄势待发的形势,各厂船舶改装比重提升,增加大型化、高附加值船舶修理量,争取到国际市场更大的份额。  相似文献   

10.
工信部近日公告的《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与《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相衔接,提出"十二五"期间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十二五"规划目标和2011年最新数据显示,2015年船舶工业销售收入要从2011年的7,232亿元提高到12,000亿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13.5%;我国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比重要从2011年的47.7%提高到70%以上;船舶配套业销售收入要从目前852亿元提高到3,000亿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37.0%;海洋工程装备收入要从目前300亿元提高到2,000亿元以上,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60.7%,国际份额要从目前7%提高到20%以上;船舶出口额要从目前418亿美元提高到800亿美元,2012-2015年均复合增长率17.6%。据此,专家认为:海洋工程装备未来将迎来高速发展;船舶配套业未来将有快速发展;行业兼并重组得到进一步鼓励。  相似文献   

11.
地方     
《机电设备》2006,23(5):29-30
舟山:造船超越修船;宜昌要建成船舶制造基地;镇江新民洲敲定4个造船项目;连云港灌河将建全国船舶修造基地;象山产业区船舶工业基地迅速崛起;山东省加快培育四大船舶产品集群;  相似文献   

12.
庞士明  张玮 《中国修船》2009,22(2):29-29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航运市场低迷,修造船市场迅速降温,作为以国外客户为主的山船重工同样受到强烈冲击。修船方面,一些常规修船、改装项目推迟、工程量缩减;造船方面,新造船合同生效时间延后,船东对船舶交期需求减弱,船舶监造更加严格,生产周期加长。面对严峻形势,  相似文献   

13.
贵港市船厂是贵港市城区唯一从事船舶修造的厂家,成立于1959年,属内河二类船舶修造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船厂现已初具规模,年生产能力为造船1.3万吨、修船4万吨;拥有机械设施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达120万元,现有职工102人,拥有船体、电气和轮机等技术人员25人.  相似文献   

14.
凭借技术领先的优势,广东中远船务人成功进军特种船舶建造市场。只有把技术转化为生产现场的执行力,通过高效运行的生产组织管理,才能打造实实在在的船舶修造与海工品牌。广东中远船务自2001年重组加入中远船务集团以来,伴随着风云变幻的市场大潮,一步一个脚印狠抓生产组织管理,使企业成功实现由单一修船向"三业并举"的产品转型。尽管船舶修理、制造与海洋工程建造的特点不同,但广东中远船务人始终坚持"做优修船,做精造船,做实海工"的发展战略,继承修船人"自我消化,自我锤炼,自我提升"的光荣传统,以"决心、坚持、求胜"的信念攻克一个又一个船舶修造项目,以实际行动不断巩固中远华南船舶修造与海工品牌。  相似文献   

15.
解读《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月11日,备受期待的《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出炉。规划涉及的主要内容:1.稳定船舶企业生产,2.扩大船舶市场需求,3.发展海洋工程装备,4.积极发展修船业务,5.支持企业兼并重组,6.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在2003年大约销售230亿美元,同各持有250亿美元市场份额的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势均力敌。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设计了新型的以供应商为主导的造船供应链,然后提出了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以解决我国配套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问题,最后,文章指出政府的统筹规划与企业的相互信任是建设基于造船供应链的我国船舶配套业发展模式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刘潇 《中国船检》2011,(10):105-106
在后危机阴影笼罩中国造船业的今日,中远佐敦船舶涂料(青岛)有限公司却用2010年销售额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1%的骄人业绩逆势而上。2010年,佐敦涂料在国内新造船涂料业务占据超过30%的市场份额,修船业务市场份额达到25%。在业务保持速度的增长背后,是中远佐敦对企业发展的独特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对船舶行业60家重点监测企业统计显示,1月份我国船舶工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势头,重点造船企业生产稳定发展,造船完工同比大幅增长,船用配套产值快速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这60家重点监测企业包括40家造船企业、9家修船企业、11家配套企业。1月,60家重点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4.9亿元,同比增长9.9%。  相似文献   

20.
《船艇》2007,(6B):34-41
船舶出口首季仍高速增长;沪东重机获外高桥15台机订单;中远大连造船项目在京签约;河北与中船重工共同打造山海关造船基地;中海江苏造船基地奠基;深圳建东南亚最大修船基地;[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