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评价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聚合物离析和凝聚,从而造成沥青品质下降。稳定性是聚合物改性沥青一项关键指标。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常用的评价方法很多,如离析试验,显微图像,红外光谱等方法,但各有其优缺点,两种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稳定性的新方法-LAST法和PAT法,正在研究和应用中。  相似文献   

2.
废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爱红  肖鹏  马爱群 《中外公路》2007,27(3):205-207
采用高速剪切工艺在试验室制备了废胶粉改性沥青,基质沥青为泰州中海70#,废胶粉为南通橡胶厂提供的80目胶粉。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能常规的评价是采用沥青离析试验方法。利用荧光显微照相技术和红外光谱法的现代测试手段对废胶粉改性沥青进行微观结构分析,从而揭示废胶粉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废胶粉改性沥青虽然提高了沥青的性能,但其存储稳定性相应较差。废胶粉掺量越大,基质沥青中游离的废胶粉增加,致使离析变大。  相似文献   

3.
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对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较少。为探寻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影响因素,笔者采用试验方法,研究容积、搅拌、表面活性技术对存储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容积、搅拌对存储稳定性影响较显著,现行存储稳定性评价方法具有片面性;微波辐射表面活性技术能改善胶粉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胶粉改性沥青工程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4.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离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BS聚合物改性沥青是由沥青与聚合物改性剂组成的混合物,从热力学的角度分析。这类体系不稳定,在引力的作用下可能发生相分离,文中采用热贮存试验来测试相分离并通过软化点之差,动态力学分析(DMA),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加以评价,在DMA及FTIR试验结果的基础上,研究基质沥青的类型,SBS聚合物的性能,剂量对离析的影响。此外,还探讨了离析的流变特性和离析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SBS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及其试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研究SBS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文章针对现行试验方法—试管法存在的问题,开发了新的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测试仪(MAST),并采用2法对SBS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能进行了试验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基质沥青是影响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的重要因素,试管法过高估计改性沥青离析可能性,而且改性沥青存储48h后,其软化点差能够满足要求,但这并不能保证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林江涛  樊亮  周海防 《中外公路》2011,31(5):228-231
以JTJ 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中T0661的方法为试验依据,对改性沥青离析试验中条件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对某些成品改性沥青,离析过程中的冰箱冷却温度与试验条件对离析指标具有明显的影响;分析认为这种影响与改性沥青的改性工艺、改性剂掺量及基质沥青有关,相容性好的样品离析受试验条件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王锋  安雷生 《中外公路》2021,41(1):280-283
为研究OMMT/SBS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对比分析离析试验的冷切法和热融法的显微试样图像中SBS的细观形态结构,改进荧光显微试样制备方法;将试样在130、60℃下储存12、24、48、96、168 h,比较宏观指标——软化点增量的变化规律。采用图像拼接技术处理景深过大的荧光显微图像,发现SBS在早期是颗粒小而多,随着存储时间的增加其最大粒径尺寸逐渐变大。采用离析增量指标定量分析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130、60℃两种温度下改性沥青的离析率依次降低,说明存储温度对离析效果影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养护工程中不同存储温度和存储时间下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衰减规律,分别选取了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延度、零剪切粘度、离析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存储了不同时间和温度组合下的试样进行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存储温度越高,存储时间越长,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衰减得越厉害,存储稳定性越差,并且在满足指标要求的基础上存在存储时间上限;最后,通过混合料高低温性能试验验证了存储时间上限这一质量控制指标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根据荧光显微照相原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分析、改性沥青的混合原理等,对不同型号的SBS改性剂与同一基质沥青配制改性沥青过程中的样品进行显微观测,同时对其不同时段的相态结构进行照片拍摄,并结合微观观测结果与改性沥青离析试验结果,对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与其存储稳定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分析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聚合物改性剂的存在相态,可为改性沥青制备温度、时间等提供依据;聚合物改性剂在沥青中越容易混合、粒径越小,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越好,软化点的提高越显著;对同一基质沥青,嵌段比大的SBS改性剂对基质沥青的改性效果好,所制备的改性沥青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热储存过程中聚合物外加剂与基质沥青之间的相分离是沥青行业的一个重要问题。通常采用室内试验评估聚合物改性沥青相分离的程度,如铝管离析试验(CTB)。然而,不同国家对测试环境,温度和储存时间有不同的标准。基于全面的文献调差,该文试验中,温度范围和烘箱储存时间分别选择为140~180℃和2~7 d。该研究中,对选自12个不同地方橡胶改性沥青(CRMA)的11个储存稳定条件的相分离进行了比较和评估。采用PG64—22基质沥青和不同掺量(沥青重量的10%,15%,20%)制备CRMA。选择CTB作为存储稳定性的试验方法,从铝管顶部和底部G*/sinδ之间的关系获得分离百分率。储存稳定性试验表明,CRMA的粘度对胶结料的相分离有显著的影响;改性沥青胶结料的粘度越高,分离的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1.
硅藻土改性沥青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鲍燕妮  蒋相华 《公路工程》2009,34(1):90-93,119
基于对改性沥青分离机理的理论分析,采用热存储稳定性离析试验和扫描电镜观测的方法,对不同掺量以及不同种类硅藻土改性沥青进行了相容性测试.通过对硅藻土改件沥青的相容性研究,证明硅藻土改性剂数量和微观结构上的差别造成了对沥青吸附的差别,表现为相容性的小同,并得出离析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离析是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存储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基于相似相容原理。通过研究芳烃油类、有机温拌剂、有机蜡等三种材料对废橡胶粉改性沥青常规性能的影响,间接地探索减少胶粉改性沥青离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3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试验方法和规范 试验方法 多年以来,为检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特性提出了许多方法。在第一部分中,已将不同的试验方法类分成标准试验方法和非标准试验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原沥青按照ASTM和DIN对传统试验方法进行标准化,也有采用其它标准权威机构的。往往对改性沥青的试验是按试验条件经种种修改的  相似文献   

14.
本为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在制作多孔隙混合材料时的使用效果,在实验室进行了大量试验,对比了用聚合物改性沥青和非改性沥青制作多孔隙混合料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林江涛  王暖绪  樊亮  马士杰 《公路》2012,(4):181-184
采用8种成品SBS改性沥青,根据《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中T0661的方法,分别对其进行热储存离析试验;并且采用AR-2000型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不同品牌的成品SBS改性沥青及热储存离析试验上、下部试样进行动态剪切试验,以获取SBS改性沥青动态力学温度谱。试验表明,仅以离析试验上下部软化点差值小于2.5℃来评价SBS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是不全面的,SBS改性沥青在储存中会产生软化点的升高或衰减,这些同样会导致沥青的使用性能的不稳定性。在温度扫描下损耗因子tanδ是否出现平台区,即是否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与SBS改性沥青的储存动力稳定性的好坏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6.
Sasobit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士翠  王衍辉  裴建中 《公路》2012,(6):242-246
在相同的储存时间和温度条件下,对Sasobit掺量为1%~5%的改性沥青进行离析试验;对Sasobit掺量为3%的改性沥青改变储存温度(100℃、120℃、140℃、163℃)和储存时间(1d、2d、3d、5d、7d)进行离析试验,以离析试验后上、下部沥青软化点差为指标,分析Sasobit掺量、储存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试验发现不同Sasobit掺量的改性沥青稳定性均较好,Sasobit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在低温时较高温时稳定,Sasobit改性沥青3d的储存稳定性最好。通过对比不同沥青显微照片,发现Sasobit改性沥青的改性剂分散均匀,较SBS改性沥青和橡胶粉改性沥青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热储存稳定性是保证改性沥青在路面建设过程中正常使用的前提。为了提高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存储稳定性,本文基于对轮胎橡胶的脱硫处理、脱硫处理后与SBS密炼的不同处理方式,制备了SBS/轮胎胶粉、SBS/脱硫胶粉及将SBS和脱硫胶粉先经密炼处理制备的复合改性剂的复合改性沥青。随后通过改性沥青离析试验,Cole-Cole曲线及显微图分析了三种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复合改性沥青的微观显微图显示了脱硫胶粒在高速剪切作用下释放了炭黑,而炭黑中的羧基等基团会与沥青中的氨基等发生化学结合,从热力学角度上增强了聚合物与沥青之间的界面联合,由此增强了沥青与聚合物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了沥青的热存储稳定性。此外,SBS与脱硫胶粉在密炼作用后形成的复合改性剂,中和了改性剂与沥青之间的密度差,从动力学角度提高了SBS/胶粉复合改性沥青的热储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利用橡胶粉(CR)和废旧塑料(PE)制备成橡胶/废塑料复合改性沥青,在CR/PE改性沥青最佳配比的基础上,采用流变试验研究了改性沥青的高温抗变形能力和储存稳定性,并通过灰关联法分析了流变性指标评价其储存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表明:低密度聚乙烯替代部分橡胶粉可以改善橡胶沥青的高温储存稳定性以及在低应力条件下的抗变形能力,同时动态剪切模量G*的S1评价指标与离析差值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且通过S1指标更能区分出3种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差异,具有较好应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在高温高速剪切条件下制备3%、4%、5%、6%掺量的SBS、SBR聚合物改性沥青,测试沥青的常规性能指标;基于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研究聚合物改性沥青在100 Pa和3 200 Pa应力条件下的应变特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沥青常规性能指标与平均应变恢复率R(P)和平均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P)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基质沥青中掺入SBS、SBR均能够有效改善沥青的路用性能,使沥青的针入度降低,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增大;加入改性剂后沥青的R(P)增大,Jnr(P)减小,SBS改性剂能够增大沥青复合模量中的弹性成分,进而提高沥青的蠕变恢复能力,SBR改性沥青的柔性变形能力优于SBS改性沥青;聚合物改性沥青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蠕变规律具有显著差异,在低应力条件下的蠕变恢复能力更强;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常规性能与其平均应变恢复率R(P)和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P)具有良好相关性,可以采用蠕变性能指标来评价聚合物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沥青路面在高温和重载耦合作用下的稳定性,提出采用多聚磷酸(PPA)复配聚合物(SBS、SBR)改性剂的方案来制备综合性能优越且性价比高的改性沥青,针对不同PPA复合SBS、SBR改性沥青胶结料进行了针入度体系性能和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来评价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路用性能和流变特性,采用室内试验验证了PPA复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常规路用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通过室内MMLS1/3加速加载试验研究了PPA复配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在高温和重载作用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掺入1. 0%~1. 25%多聚磷酸可显著提高基质沥青和低剂量SBS、SBR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了聚合物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特性和热存储稳定性; PPA复配SBS、SBR聚合物改性沥青满足AASHTO沥青胶结料性能分级标准规范(M320-09)特重交通等级试验性能要求; PPA复配SBR改性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最优,PPA复配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抗永久变形能力和水稳定性优于5%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对高温、重载要求严苛地区沥青路面,推荐采用PPA复配SBS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