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顶推法施工斜拉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南衡山湘江公路大桥主桥斜拉桥和连续梁采用两岸双向顶推施工完成。通过设置临时墩,将通航主跨都转化为顶推跨径,待箱梁预制、顶推到位后,浇注索塔,挂索,张拉,拆除临时墩,完成连续梁到斜拉桥的体系转换过程。顶推法施工斜拉桥,工艺比较简单,为扩大顶推施工法在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正在施工的重庆嘉陵江石门大桥,主跨独塔斜拉桥跨径200米+230米,副跨连续梁桥跨径5×50米+36米。本文着重介绍高墩高塔滑模工艺,箱梁劲性骨架大节段快速施工,斜拉钢索制索、防护及在高柔性墩上进行连续梁多点顶推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姚玲森 《国外公路》1996,16(2):18-23
连接香港地区马湾岛和大屿山的汲水门桥是一座主跨为430m和边跨各为2×80m的双层斜拉桥。上层桥面为公路交通,下层桥面为铁路交通与车辆的紧急车道,即使在刮台风的情况下也能通达机场。上部结构的中间387m是钢结合梁结构,它用空腹梁加强;其余部分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H型塔柱也是混凝土的,拉索采用平行钢绞线和形式。桥梁的混凝土部分用逐段顶推法施工,并把前端24m的钢结合梁结构作为顶推鼻梁。1993年初开  相似文献   

4.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主跨1088m钢箱梁斜拉桥,上部结构采用构件几何控制法进行施工控制,要求不改变构件尺寸和无应力线形.中跨合龙前,主梁悬臂长达540.8 m,结构状态受外界因素影响显著,中跨合龙难度极大.该文通过综合国外顶推合龙工艺和国内温度配切合龙工艺优点,提出了全新的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应用于实际施工中.并介绍了顶推辅助合龙工艺实施条件、关键施工参数和主要工艺措施的计算分析要点以及实施情况.  相似文献   

5.
旺塔布朗桥位于法国地中海高速铁路线上,共37跨,长1730m,横跨埃吉耶山谷和拉普罗旺萨勒A8高速公路。该桥的特点是跨越公路的100m主跨梁采用转体法施工,两侧引桥采用转体法施工,两侧引桥采用顶推法施工。介绍了大桥上部结构的特点及上述两种施工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宜宾临港长江公铁大桥主桥为主跨522 m的公铁同层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主桥钢箱梁宽63.9 m、高5 m,节段最大重量519.6 t。钢箱梁采用分部件加工、节段整体制作、场内预拼装方案制造。南岸钢箱梁采用边跨顶推+中跨单悬臂施工;北岸钢箱梁采用边跨存梁+双悬臂施工;中跨合龙段采用配切+顶推合龙。采用钢箱梁顶板与底板单元两拼工艺、钢箱梁锚固块体多工序组拼、预设反变形量的长线法总拼等制造技术,有效解决了超宽钢箱梁焊接变形量大的问题,大大提高了钢箱梁制造精度;南岸边跨钢箱梁利用中跨侧来梁进行顶推施工,解决了边跨运梁、吊梁施工难的问题,且避免了占用既有道路;北岸边跨钢箱梁利用枯水期预先存梁,解决了浅滩区钢箱梁施工受季节性水文影响大的问题,为双悬臂施工提供了先决条件;中跨合龙段采用现场配切+顶推施工,实现主跨钢箱梁精确合龙。  相似文献   

7.
惠南路跨沪宁高速公路大桥主跨采用两跨钢箱梁结构,为保证沪宁高速公路车辆正常通行,钢箱梁采用顶推法施工。介绍了顶推法施工工艺,根据沪宁高速公路无法中断交通的现场情况,采用在高速范围外搭设钢桁临时支架,分段吊装、组装、拼接、焊接钢箱梁和钢导梁,分批次依次顶推并接长钢箱梁进行顶推施工。  相似文献   

8.
嘉鱼长江公路大桥主桥为主跨920 m的非对称高低塔单侧混合梁斜拉桥,北边跨混凝土主梁采用支架法施工,主跨及南边跨钢箱梁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该桥主跨2019年5月30日合龙,设定合龙温度(22℃)与设计基准温度(15℃)偏差较大,采用几何控制法进行合龙施工。在主跨合龙前,考虑温度影响修正合龙段制作长度,得到合龙温度条件下的梁长为4.342 8 m;考虑高温的影响设计并安装4台顶推阻尼器;利用顶推阻尼器完成顶推,调整合龙姿态并合龙。合龙姿态调整时,基于激光传感控制并调整合龙口宽度;采用临时荷载为主、斜拉索索力为辅的措施调整合龙口相对高差;通过对角交叉倒链调整轴线相对偏差。主跨合龙后,合龙口宽度及标高误差均小于5 mm,且合龙焊缝宽度均匀、无明显错台,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连续梁桥顶推工艺的新构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念了国内外连续梁桥顶推工艺的发生和发展,详细介绍了湖南省在顶推施工中的成就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顶推施工技术自诞生以来,以其占地少、不影响桥下净空、施工设备简单、架设费用低、质量稳定等优点,使其不仅成为我国中小跨连续梁建设的首选工艺,而且在各种桥型及结构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在大跨径通航孔中的应用较悬臂施工法来讲却受到很大限制,为使先进、科学的顶推施工技术能逐步替代悬臂施工技术成为大跨径桥梁的首选工艺,需对大跨径顶推施工技术课题进行系统的研究。由于大跨径顶推技术课题研究尚浅,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研究。作者仅就大跨径连续梁桥的顶推施工技术进行详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以厦漳跨海大桥北汉主桥为背景介绍钢箱梁斜拉桥中、边跨合龙施工技术.厦漳跨海大桥北汊主桥为主跨780 m的5跨连续半飘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95+230+780+230+95)m,双向6车道,箱梁全宽38 m.边跨辅助墩和过渡墩墩顶梁段合龙采用悬拼施工合龙方式,降低了合龙难度.中跨合龙时综合考虑温度、顶推力等因素,确定采用有顶推辅助措施的配切合龙法.全桥施工过程中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进行施工监控.  相似文献   

12.
某公铁两用大桥主桥为主跨1 260 m的双塔连续钢桁梁斜拉桥,结合该桥地理环境,提出边跨斜拉索区钢桁梁采用步履式顶推滑移方案施工,最大顶推重量约35 700 t.顶推跨度为75 m,顶推支架上设3道凸形滑道梁,凸形滑道梁一端布置1台450 t限压步履机(限定压力4 000 kN,顶推水平力1 200 kN),另一端布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大跨径混合梁斜拉桥中跨合龙施工技术,以主跨340 m的重庆高家花园轨道环线专用桥为工程背景,借助Midas/Civil2015有限元软件对其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并对合龙顶推位移量和合龙顶推力的两个关键合龙参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提出基于刚性支承连续梁法,对合龙前斜拉桥最大悬臂结构进行等效简化,利用结构温度作用位移公式计算出不同温差下的梁体伸缩量,进而确定出合龙顶推位移量,并将其与有限元软件计算值进行对比,吻合程度较高。又将现场监测的实测值与之对比,误差较小,验证了合龙顶推量数值计算方法的可靠性。其次,通过对影响主梁顶推各个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顶推力计算公式,并利用影响矩阵和Matlab软件有效计算出不同合龙顶推位移量的顶推力数值,确定了两者变化关系。将现场监测的顶推力实测值与其对比,实测值呈台阶式增长关系,理论值呈线性增长关系,实测值均匀地分布在理论值两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顶推力数值计算方法的可行性。最后,介绍了缝接合龙法的现场施工过程,并依次从成桥后的斜拉索附加索力、主梁附加应力、主梁线形变化及主塔偏移方面对成桥状态进行了对比验证分析,成桥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4.
《中外公路》2021,41(3):89-91
生野大桥是一座7跨波纹钢腹板PC矮塔斜拉桥,位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和高津交界处的新名神(名古屋至神户)高速公路上。大桥全长606 m,主跨188 m,是日本最大跨度的波形钢腹板矮塔斜拉桥。为加快桥梁施工进度,该桥采用了多种特殊施工措施。如:在P6号墩顶处顶推法施工、超大型挂篮悬臂法施工、预制混凝土防撞护栏施工等。该桥主塔斜拉索采用37S15.2钢绞线拉索双排布置方案;为解决尾流驰振引起的拉索振动问题,通过风洞试验分析,选取摩擦型阻尼器作为拉索减震装置。  相似文献   

15.
杭台铁路椒江特大桥主桥为主跨480 m的双索面、双主桁钢桁梁斜拉桥,主梁采用边跨顶推、中跨悬臂吊装的总体方案施工.为使成桥线形、结构内力满足设计要求,保证主桥施工过程安全,根据总体施工方案,采用M 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施工过程计算模型进行结构正装计算分析;根据无应力状态法,中跨悬臂吊装阶段按照"线形控制为主...  相似文献   

16.
福州三县洲闽江大桥是一座主跨为238m的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其主跨采用悬臂拼装法施工,拼装过程中力求“索力”、“线形”双控,安装控制难度较大。介绍了该桥在悬拼施工过程中的监控阶段的确定、施工监控原则、监控计算、标准节段监控实施步骤、监控内容及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东海大桥在大乌龟岛附近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而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顶推连续梁结构,桥梁处于半径2 500 m的圆曲线上,顶推梁全长400 m.介绍了该段工程施工工艺的设计以及在施工中为满足曲线顶推的要求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施工措施.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和预应力体系的迅速发展,促使预应力连续梁向双线大跨长联快速发展。1980年修建了跨度为40m简支梁九江引侨和96m跨红水河斜拉桥;1982年建造了82m跨预应力箱型变截面烛漳河斜腿刚构桥;1986年建成了铁路单线茅岭江桥,3跨连续梁,桥长176m,最大跨度80m,悬臂浇筑法施工;1991年建成了公铁两用钱塘江二桥,桥长134Om,18跨连续梁,最大跨度80m,主桥悬臂浇筑法施工,引桥顶推法施工;1993年建成了侯月铁路海子沟桥,桥长370.3m,4跨连续梁,最大跨度84m,悬臂浇筑法施工;1994年建成的京九铁路泰和赣江特大桥,桥长1900.2m,主桥6…  相似文献   

19.
红水河特大斜拉桥为不对称斜拉桥,桥面结构在纵向(结合段)和竖向(叠合梁)都采用了钢与混凝土组合形式,受地形、水位限制,贵州岸边跨叠合梁拟采用顶推法施工。顶推过程中,结构变形及其应力分布均为动态变化,易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为确保施工安全,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对桥梁顶推施工全过程进行空间仿真分析。经分析可知:桥梁施工中各部件出现最不利状态时的工况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预应力破连续梁桥—九江大桥的施工,包括3m大直径桩基础、水中大体积承台、越重长梁顶推、大跨度连续梁悬浇施工方案和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