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孤石地层盾构推进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石在盾构施工中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盾构机的影响,表现在对刀具、刀盘以及主轴承密封的损伤;二是对施工质量的影响,表现在盾构姿态难以控制导致偏离隧道轴线,以及土仓压力难以控制导致前方土体坍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工程实例,讨论盾构穿越孤石地层的难点和风险,重点介绍了破除孤石的主要方法和施工中的掘进技术,以及孤石地层中进行孤石预处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分析国内常见孤石工程问题,弱化地质成因,依据工程特征将孤石分为3类,即残积层孤石、沉积层孤石和人工填石。在孤石分类的基础上,从勘察、盾构机选型和具体工程处理措施出发论述不同种类的孤石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孤石是风化岩残留体硬度高强度大,地层存在孤石是阻碍盾构施工的危害之一.依托厦门城轨交通4号线彭厝北站~蔡厝站区间,针对滨海孤石地层盾构掘进的稳定性进行离散元数值分析,分别研究孤石与隧道距离、隧道埋深、孤石位置及盾尾空隙对地层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孤石与隧道距离增大,地层扰动范围、拱顶衬砌压力变化及地表沉降都有...  相似文献   

4.
地铁隧道孤石区段施工工法比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地铁5号线大塘区间隧道,通过详勘地质资料,该区间发现13处孤石区段,从工程地质、工期、安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对盾构法和矿山法进行比选,最终确定采用矿山法施工,通过工程实例最终证明工法选择是正确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介绍林口山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在设计未知的前提下探测出溶洞并对其形状、大小进行确定和分析,同时提出了合理的溶洞处理措施,确保隧道在不良地质条件下能安全地施工.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龙岗区基岩主要为灰岩,受溶蚀作用影响,灰岩层的原始沉积界面被溶蚀改造,导致基岩面的深度存在变化,地层具有上软下硬、岩性突变的特点,对隧道盾构施工造成重大影响,亟须寻找能够快速准确识别岩溶区基岩面的解决方案。以深圳地铁16号线共建管廊项目为例,联合微动HVSR法及微重力法,用于地层分界面的快速识别。经项目应用验证,微重力法可快速刻画基岩面的展布特征;微动HVSR法可以精细识别基岩面及溶洞等精细结构;微动HVSR法联合微重力法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被测地层多种属性信息,从数据分析上规避了数据的不确定性和反演的多解性,满足城市地下空间的精细化探测需求,具有绿色环保、经济、施工便捷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地雷达是利用探测目标体(目的物)与其周围介质的导电性、介电性的差异,通过高频脉冲电磁波在电性界面上的反射来探测有关的目的物.采用探地雷达法对深圳地铁二号线沙河东站-世界之窗站盾构区间隧道部分里程段进行了探测和评价,探测结果表明,盾构区间隧道范围内及隧道上部附近局部分布孤石或填石,还有基岩局部突起或纵向分界以及地层松散、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说明隧道沿线存在垂直方向松散破碎带或软硬地层分界面.  相似文献   

8.
针对内昆铁路老官寨粘土孤石隧道围岩特点,采用施工预控和监控量测,从而保证了隧道的支护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软土层厚度和基坑宽度对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的影响,基于Plaxis软件建立了地铁车站基坑变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分析了不同地层厚度和基坑宽度对基坑围护结构水平变形、基坑隆起变形和基坑外地表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护结构变形曲线呈抛物线;基坑隆起变形呈“中间大,两边小”的单峰值形态;不同基坑宽度下,地表最大沉降与软土层厚度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隧道盾构掘进过程中,复合地层围岩的特殊性质通常难以明确地量化表征,却对地面沉降影响甚大.针对这一问题,引入地层复合指数作为描述复合地层特征复杂程度的表征参数.依托某工程隧道地层组段的多项物理力学参数的数据特征,提出将复合地层变形模量的加权变异系数设置为地层复合指数;应用有限层法理论,分析复合地层中盾构掘进的有效推力、水...  相似文献   

11.
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闽江强透水砂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铁盾构机下穿江河段一般为风险最高段,且不同地层组合条件下的施工风险等级也不同。结合福州地铁1号线达道站—上藤站区间盾构穿越闽江的实例,系统地研究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施工工艺,包括施工方案的整体评估、施工前的设备改造和渣土改良、施工难点及其对策、辅助工法等。该施工工艺实现了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穿越江底强透水砂层的突破,既保障了施工安全,又保证了施工工期。  相似文献   

12.
周朋 《都市快轨交通》2018,(6):122--128
依托在建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区间,对砂卵石复杂地层下穿既有2号线运营区间预加固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并对多种预加固方案综合比选,最终采用MJS(全方位高压旋喷加固)工法对既有2号线进行预加固保护。工程实践表明,MJS工法水平加固过程中,既有2号线变形可控,最大变形约7 mm,加固体强度可达5~8 MPa,确保了4号线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区间的运营安全。这是国内首次在该类地层采用MJS工法对小净距既有运营线路进行水平预加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砂层基础的运营地铁盾构隧道异常沉降极易引起管片破损、错台、渗漏和道床脱空剥离等表观病害,严重危及隧道结构及运营安全。因地铁运营线路治理环境的特殊性,难以及时采取隧外地面注浆的治理措施控制沉降,难以保障结构治理的时效性。因此,采取隧道底部钻孔注射超细水泥浆的治理方案,并通过跟踪监测对治理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隧道底部注浆治理方案可快速有效地控制运营地铁隧道异常沉降。注浆之前应首先进行隧道渗漏治理,避免水土流失影响沉降治理效果。超细水泥因其浆液颗粒小、和易性好,可有效充填和固结砂层,同时避免注浆扰动基础引起的隧道二次沉降。通过跟踪监测,治理后的隧道沉降速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土压平衡盾构机在富水砂层不利地质中作业时易出现地层沉降、隧道喷涌、盾构姿态难控制等问题,提出盾构机掘进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并结合项目特点提供了关键材料的配合比,为土压平衡盾构机在类似富水砂层地质条件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长期以来,虽然对地观测技术在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当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发展的时候,其在我国铁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却出现相对滞后,目前,中国铁路已经步入高速时代,针对最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发展,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找到适合我国铁路勘测设计新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突破点。研究结论:针对目前最新对地观测技术发展态势,铁路勘测设计人员一方面要继续挖掘既有对地观测技术和资料的应用潜力,也要对数码航空摄影、机载激光雷达、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等最新的对地观测技术和成果加大研究、应用力度。对地观测技术既可应用于国家基础测绘,也可广泛应用于铁路地形图测绘、铁路线路选线设计、铁道工程地质勘测、铁路环境评价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土压平衡盾构在全断面砂层施工时,通常会出现刀盘和刀具磨损严重、推力和扭矩较大、掘进困难以及沉降过大等问题。针对全断面砂层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对渣土改良、刀盘和刀具以及泡沫系统改造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和工程实践,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实践证明,膨润土泥浆和泡沫对砂层渣土改良效果及地表沉降控制效果显著;配合泡沫系统改造,盾构掘进过程中推力和扭矩减小,掘进速度提高;刀盘和刀具改造后,磨损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地铁隧道在富水软弱砂层下穿越建筑物时,容易引起开挖面涌水突泥、围岩滑塌失稳以及建筑物不均匀沉陷等工程灾害。以青岛地铁枣李区间隧道软弱砂层带下穿建筑物工程为例,提出了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初支背后径向注浆及洞内补偿注浆联合加固技术。通过数值计算考虑注浆膨胀作用,分析了隧道下穿施工过程的地表变形及建筑物稳定性特性。研究表明:隧道在软弱砂层中采用全断面超前帷幕注浆会引起地表隆起现象,双线隧道地表呈现M型隆起变形,后开挖隧道变形值较大;地表建筑物在注浆膨胀作用下表现出正曲率变形,后开挖隧道正上方建筑基础最易发生破坏;穿越富水软弱砂层时不能一味提升注浆压力来提高地层刚度,应与现场监测结合进行施工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南京地铁2号线集庆门站区间隧道施工为例,介绍冻结帷幕设计与施工技术在流砂地层、地下水丰富、地质状况不好、开挖支护困难地质条件下的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并对冻结帷幕设计及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对于盾构工法而言,富含超大粒径漂石地层是一种施工控制难度极大的地层,盾构在该地层中掘进时,由于土体塑流性差,土体在土舱内无法及时排出,时常出现盾构推力、刀盘扭矩异常增大,推进速度极其缓慢等现象。同时,由于土舱土体颗粒之间为点对点传力,支护压力不能有效地施加到开挖面,极易出现地表沉降超限、塌方等事故。通过土体改良改善土舱内土体的性状和流塑性,是提高盾构掘进效率和控制开挖面稳定性的重要措施。以北京地铁9号线06标"军事博物馆站—东钓鱼台站"区间盾构工程为背景,开展盾构掘进过程土体改良试验,找出适用于不同类型富含超大粒径漂石地层的盾构土体改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