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权利要求 1.一种户外光伏组件衰减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1)在户外光伏发电站中选取一待测试的光伏组件,将在线IV测试仪连接至所述光伏组件并在临近于所述光伏组件的位置设置灰尘测试仪;(2)每间隔预定时间从所述在线IV测试仪和灰尘测试仪读取一组测试数据,所述一组测试数据包括温度、辐照度、伏安特性参数以及辐照损失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悬索桥大尺度、结构复杂、检测盲区问题,采用BIM技术对悬索桥的机器人巡检技术进行探讨。根据悬索桥结构特点、机器人特点分析了悬索桥检测要点及机器人总的巡检实施流程,研究了机器人在巡检中坐标系建立、路径规划问题,利用Matlab开展了巡检仿真模拟,通过悬索桥BIM模型获得待检区域索塔的基本信息并建立栅格地图,推演无人机、爬壁检测机器人等的合理检测路径,进而探讨了主梁及主缆的检测路径。研究表明,采用BIM技术有助于实现悬索桥多机器人检测的全局规划,可提高巡检效率和覆盖率,从而保证检测数据的完整性,是机器人巡检的必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悬索桥主缆的自动化、智能化检查,开展了基于无人机的主缆巡检路径规划和小样本数据下的主缆病害识别研究。首先,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快速建立悬索桥的三维模型,提出主缆无人机自动巡检路径的规划方法;然后,采用Faster RCNN网络模型识别主缆图像中的表观病害;最后,采用基于图像融合的数据增强方法,提高小样本数据集下目标检测的准确率。在Faster RCNN网络模型训练过程中,随着训练轮次的增加,测试集中裂纹、锈蚀和划痕3类病害的平均精确率得到提升,并在第15个训练轮次后逐渐稳定,在经过100个训练轮次后,测试集中所有类别的平均精确率为0.723。以小龙湾桥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缆的现场检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悬索桥三维模型进行主缆无人机自动巡检路径规划具有实际可行性;基于Faster RCNN网络模型能较准确地识别主缆的裂纹、锈蚀和划痕病害;利用图像融合方法生成病害数据能有效克服数据样本少的问题,并提高识别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养护中自动化程度低、危险路段设施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将无人机应用于高速公路养护设施安全隐患智能检测系统的设想。该系统利用无人机上高清摄像头实现危险路段设施拍摄,通过在无人机里安装微处理器芯片,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拍摄视频进行智能检测,最后对智能检测结果进行标记并对危险设施进行预警提示。  相似文献   

5.
针对汽车自动变速器阀体的自动化加工质量检测,本文中提出了一套基于工业内窥镜拍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融合机械、电控、视觉、软件等多个模块,以实现自动化视觉检测;并进行系统关键部分的原型研发及拍摄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有效完成阀孔内壁面的完整图像拍摄和缺陷特征提取,有助于提高检测精度,且数据整理方便,有助于提升工厂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前使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检测时,仅是利用无人机抵近桥梁拍摄高清照片,通过目视判读的方法对桥梁病害进行单一视角的定性检查。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三维建模技术的桥梁检测方法,可以对病害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观察,并可进行定量化量测和描述。首先针对无人机桥梁检测三维建模的特点和要求,自主配置了无人机硬件平台;然后介绍了无人机桥梁三维建模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包括航飞拍摄方案制定、图像预处理、三维立体重建3个步骤。使用该文方法对昆楚二级公路某拱桥、高海高速海口大桥、观音山大桥开展了实际的无人机三维建模和检测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随着近年来无人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无人机携带高清云台相机进行桥梁检测逐渐成为一种快速、高效的检测手段。利用无人机进行桥梁检测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对拍摄图像的判读,如何从拍摄的影像资料里准确获取病害尺寸一直是困扰检测工程师的大问题。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灰度图像计算裂缝宽度的方法,并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计算结果表明对于0.2mm以上的裂缝计算的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无人机进行桥梁结构健康检测,可以不受地形限制,快速到达检测位置进行高清拍摄,提高桥梁检测效率。文章首先对传统桥梁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无人机检测的优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无人机在山区桥梁结构健康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省了人力物力,保证了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桥梁结构表面裂缝检测为桥梁状态识别、病害治理、安全评估提供了重要状态信息和决策依据。为解决传统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的危险性高、影响交通、费用昂贵等问题,提出基于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及深度学习的桥梁结构裂缝智能识别方法。采用大疆M210-RTK多旋翼无人机进行贴近航摄,获取桥梁结构混凝土表面高清图像;利用SDNET裂缝数据集等图像资源,制作1 133张标记裂缝精确区域的深度学习训练样本图像库;引入掩膜区域卷积神经网络(Mask R-CNN)深度学习算法,训练和建立Mask R-CNN裂缝识别模型;基于Mask R-CNN裂缝识别模型,采用矩形滑动窗口模式扫描混凝土表面高清图像,实现裂缝自动识别和定位。构建包含图像二值化、连通域去噪、边缘检测、裂缝骨架化、裂缝宽度计算等流程的图像后处理方法,实现裂缝形态及宽度信息自动获取。通过精度验证试验,证实采用M210-RTK无人机+ZENMUSE X5S相机+45 mm奥林巴斯镜头的组合装备,当无人机至桥梁结构表面垂直距离为10.0 m时,无人机方法识别的裂缝宽度与裂缝测量仪结果吻合,其绝对误差小于0.097 mm,相对误差小于9.8%。将该无人机裂缝检测方法应用于高136.8 m长沙市洪山大桥桥塔表面裂缝检测,采用深度学习Mask R-CNN算法进行裂缝智能识别,其裂缝识别准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2.5%和92.5%。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桥梁裂缝检测方法可实现高耸桥梁结构表面裂缝的远程、非接触、自动化检测,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面对繁重的输电线路巡检任务,利用无人机进行线路巡检时应采用科学的路径规划方法。基于此,通过建立目标函数引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进行路径寻优,通过适应度分析和实现巡检避障得到了路径规划方法。结合项目实例展开分析,通过完成系统搭建和明确巡检流程检验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抗机械载荷太阳能电池组件,包括盖板材料、EVA和/或POE、电池串组、EVA和/ 或POE和背板材料,其特征是:所述电池串组由多个电池串连接而成,所述电池串由多个小型电池片串联而成,所述小型电池片由p型或n型太阳能电池片切割而成,切割后获得若干宽度一致的小型电池片,每个小型电池片的长度和宽度不同,其...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高桥墩偏位人工检测难问题,提出了基于航拍无人机的高桥墩偏位检测方法。采用航拍无人机拍摄图片,经处理后导入Matlab程序,求出高桥墩中轴线方程,得到偏位角度,结合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电动汽车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充电的重要支撑技术,为实现不同无线充电设备的互联互通,基于端口阻抗的互操作评价方法被广泛应用于互操作测试。然而由于地面端、车载端设备的实际安装环境差异以及用于评价的基准设备的制作公差问题,常常导致用于评价互操作性的基准区域边界与实际边界有所偏差,增加测试结果的误判率,然而目前尚没有明确的容忍区域确定方法以提升互操作评价准确性。本文通过建立端口阻抗与互操作关联表征模型,结合电动汽车国标参考设备参数范围,研究设备公差对端口阻抗影响的量化取值,基于误差传递理论提出了一种互操作阻抗边界容忍区域确定方法,可有效降低互操作性测试误判率,进一步提升端口阻抗评价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为在地下电缆隧道运行过程中,快速识别和提取隧道管壁渗水特征,研究一种隧道渗水检测装备,利用红外热像仪拍摄隧道的轴径向红外热像图,并对拍摄得到的红外热像图进行图像处理,进而得到隧道管壁渗水区域的渗水特征提取图像。最后以宁波市澄浪电缆隧道某段作为目标测试装备的实际使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检测装备可以有效地识别并拍摄隧道渗水区域的红外热像图,从红外热像图中提取出的隧道渗水特征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权利要求 1.一种可折叠光伏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箱,以及设置在电源箱上的折叠式光伏组件,所述折叠式光伏组件包括2个或2个以上的光伏电池板,相邻两个光伏电池板之间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折叠后,最高层光伏电池板和最底层光伏电池板的侧边设有对应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所述电源箱包括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内的控制器、蓄电池和逆变...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环境下的有轨电车障碍物入侵检测问题,提出了基于实例分割的障碍物入侵检测及轨道识别方法.首先建立有轨电车运行环境数据集;再基于Yolact实例分割模型对数据集的数据进行训练、验证和测试,得到障碍物检测和轨道区域提取模型;最后将待测图像输入模型后输出障碍物轮廓、类别、轨道区域轮廓数据,进而提出障碍物与轨道的相对位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单目视觉的道路边界检测由于其在车辆辅助驾驶系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成为当前计算机视觉和智能车辆领域最为活跃的研究课题之一。指出图像边缘检测现有算法的不足,采用领域平均法对图像进行平滑处理,根据图像的边缘特征运用Prewitt算子实现边缘增强,以获取精确的边缘信息。使用最大熵算法分割二值化图像进一步减少噪声,从而得到良好的道路特征图像数据。利用道路约束条件,建立视觉系统动态感兴趣区域(DAOI),运用改进的Hough变换最终识别道路边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算法不仅能准确、实时检测出道路板边界,而且能有效地抑制噪声,为区域交通智能车辆的换道和超车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满足桥梁检测发展的需求,提高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的识别精度,基于既有图像预处理技术,提出一种新的裂缝提取及宽度计算方法。在图像预处理基础上,通过裂缝连接保留细小裂缝,将裂缝区域当作连通区域,根据裂缝特征参数过滤虚假裂缝,提取真实裂缝;寻找裂缝区域的交叉点,通过交叉点将整个裂缝区域划分成多个小裂缝,将小裂缝的最小外接矩形分割成多个小矩形区域,计算小矩形区域中裂缝特征参数,得到裂缝宽度。以混凝土试件重力加载形成的表面裂缝为对象,改变相机拍摄距离与拍摄倾斜角度获取裂缝图像,应用该方法计算裂缝宽度,并与裂缝观测仪的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裂缝识别率高、检测误差小,裂缝检测误差随拍摄距离或拍摄倾斜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为了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采集裂缝图像时,拍摄距离最好保持在1m以内,倾斜角度尽量不要超过15°。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当前混凝土路面板脱空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用于脱空识别的瞬态冲击响应法。通过脱空路面板的模型试验具体阐述了该方法在脱空识别中的使用,结合测点振幅的三次样条拟合曲线提出了脱空边界的"零斜率"判别法。试验结果表明实际的脱空边界是一个模糊的区域,而采用"零斜率"判别法得到的脱空区域略偏于保守。最后通过在实际混凝土路面上进行的测试验证了瞬态冲击响应法的可行性。该方法同时也为今后的细化研究和相关测试仪器的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公路》2021,66(8):319-325
针对公路路网巡检养护工作中存在的数据上报困难、巡检工作缺少有效监督监管以及区域路网质量评价模型算法不准确等问题,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WebGIS的路网巡检养护系统,并对区域路网质量评价模型的算法进行了研究与改进。该系统由3个部分组成:微信小程序端(移动端)、Web前端、微服务后端。功能模块包括:微信小程序模块、地图服务模块、任务审批验收模块、区域路网质量检评等模块。同时对区域路网质量评价模型的算法进行改进,使用索引表匹配算法来计算检测区域路网长度,使其计算结果更加准确。该平台可以有效降低路网巡检养护作业量,并为路网的巡检养护工作提供信息基础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