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安全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是一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2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这项技术具有低成本、低消耗、无污染、高效率、高可靠性、机动灵活的特点。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只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下水2万吨级以下的船舶已安全可行。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希望在更大型的船舶上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针对大型和超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提出对策,以求促进此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船艇》1996,(6)
今年五月份,是我国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诞生十五周年暨第四代气囊问世五周年。 在这大喜的日子里,又传来了湖北浠水船厂使用第四代气囊成功的下水了两条8000吨级,自重达1200吨的宽体甲板驳的喜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气囊下水自重量最大的一次,标志着我国船用气囊已突破大吨位下水的难关。这是对第四代气囊的一次检阅,也是对船舶气囊上下水工艺最好的回报。  相似文献   

3.
孙菊香  朱珉虎 《造船技术》2007,(5):31-34,41
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是一项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可靠性、机动灵活、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针对大型船舶和超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它们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从技术角度和管理角度来促进此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安全对策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菊香  朱珉虎 《船舶》2008,19(4):47-52
这是一份软课题研究的综合报告。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在我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是一项低成本、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高可靠性、机动灵活、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以目前的水平来说,下水20000吨级以下的船舶已安全可行,但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希望在更大型的船舶上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为此,在进行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型船舶和超大型船舶采用气囊上下水工艺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以及它们可能引发的“安全”隐患提出对策,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来促进此项技术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修船》2010,(4):44-44
日前,山东昌林船舶气囊与靠球技术研究中心在天津滨海新区采用气囊上下水技术,将一艘密挤砂桩船顺利拉上船台。该船是由天津中交博迈科海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承揽的进厂修理船舶。  相似文献   

6.
由武汉地区船舶技术情报中心站主持,以气囊上下水工艺为主题的“内河造船新工艺、新技术情况交流会”于1987年6月中旬在汉阳召开。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汉口船厂、长沙市船舶修造厂等单位交流了使用气囊的经验;武汉长江轮船公司汉新船厂重点介绍了在最近一个半月中,应用第二代气囊成功进行了两艘千吨级分节驳上下水的具体工艺操作过程和经验;济南天桥气囊制造厂介绍了第一代整体粘接  相似文献   

7.
<正>(接上期)4气囊下水过程计算气囊下水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是要讨论自重数百吨乃至几千吨船舶的下水问题,而是要讨论自重上万吨船舶的下水问题。人们关心气囊下水的安全性是必然的,在中小型船舶下水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可以延续应用到大型船舶上。随着气囊下水船舶吨位的增长,其风险也在成倍增长,因此仅依  相似文献   

8.
正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船舶配套行业集船用气囊、靠球产品设计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我国船用气囊和靠球生产应用领域的先行者。公司主要从事:船用橡胶气囊和靠球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性能测试;船舶气囊上下水工程、大型水泥预制沉箱气囊出运工程服务;气囊下水船台和下水坡道的设计;船舶气囊下水计算和气囊下水技术指导培训服务。  相似文献   

9.
从1999年6月1日起,一项新标准--CB/T3837-1998<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工艺要求>将开始实施.这项我国独创的新工艺标准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与中船总公司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共同提出、起草,1998年10月在全国海洋船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船分技委召开的标准审查会上审定通过.新标准总结了多年的实践经验,它的实施将进一步规范船舶用气囊上排、下水的工艺操作规程,使船舶用气囊上下水更加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船艇》1995,(1)
去年11月18日,记者应邀来到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进行采访,没想到在简朴的办公室里,记者亲眼看到求购船舶上下水用气囊的电话、电报不断,连远在广东省陆丰县的蔡老板也千里迢迢亲自上门提货,这一切,充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6艘万吨级以上船舶气囊下水过程中船体钢板的结构应力、气囊动态压力、船舶倾角、下水水位等数据的实际测量和分析,船舶气囊下水由于受船台参数、船舶自重、气囊分布、下水水位等因素的影响,对于2万吨左右及以上船舶采用气囊下水,可能存在由于船体结构应力过大发生钢板变形等影响船舶安全的情形发生,但可通过合理设计下水方案,减小船舶下水过程的艉落角度,选择较高的下水时的水位,适当增加气囊个数,从而减小船体钢板结构应力,减小气囊压力,增加船舶下水过程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船舶气囊下水是我国独创的工艺,气囊下水工艺在中小型船舶下水中应用尤为广泛。随着采用气囊下水船舶尺度的增大,下水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船用气囊下水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要解决下水安全问题,就必须不断提高气囊的承载能力和制定更加合理的下水方案。而如今气囊下水多是利用经验进行操作,存在一定的事故隐患,因此运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气囊下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V型船应用气囊上下水的方案,建立了气囊变形模型,对船体各站点处的气囊变形、气囊布置位置处的支撑面积、气囊变形后的体积变化等进行了计算,求得了气囊的支撑力和力矩,并对上下水过程中船体的力矩平衡状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船舶重力式气囊下水方式在通航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根据对通航风险的识别,影响通航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通航环境、船舶及船台、管理等,在对各类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采取相应的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5.
《船艇》2003,(3)
我厂生产船舶上排下水用气囊已有悠久的历史,国内沿江沿海上百家船厂已购买使用我厂“昌林牌”气囊。船舶气囊这一柔性下水技术能广泛适用各类船舶,具有投资省、维护费用少、物料消耗少、节省劳动力、技术容易掌握,对滑道要求不高,安全可靠,操作灵便等许多优点。目前上排下水最大的重量已达到1300吨以上,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小船厂欢迎,由我厂与综合院共同起草编写的两个气囊行业标准早已颁布实施。我厂生产的充气橡胶靠球是当今国际上最先进的船舶护舷产品,它利用压缩空气的可塑性和橡胶气囊的高承压能力来缓解船舶靠泊时的冲撞能量,比使用一般实心橡胶护舷更柔韧安全,特别适用于大型船舶、码头、趸船、船坞以及海洋平台,目前已有不少客户订购使用我厂充  相似文献   

16.
赵光胜 《中国修船》2009,22(6):54-54
2009年9月18—19日,由山东昌林船舶气囊与靠球技术研究中心主办的、3.4万吨散货船气囊下水观摩暨技术研讨会在威海顺利召开。期间,组织观摩了由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3.4万吨散货船利用气囊下水仪式。天津中交博迈科海洋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大连辽南船厂、荣成造船工业有限公司、黄海造船有限公司、山东德他马林海事工程有限公司等环渤海地区的十余家船舶企业的三十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7.
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菊香 《中国修船》2010,23(6):42-46
文章叙述了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发展历程、涉及的相关知识产权以及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介绍了船舶利用气囊下水时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最后提出了船舶气囊下水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当前需要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船舶工程》2004,26(2):72-72
[本刊讯] 自从气囊下水在我国问世以来,已经历三个发展阶段。从1981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由于气囊的承载能力限制,下水船舶的重量始终徘徊在5 0 0吨以下。1993年,“昌林气囊”率先攻克了整体缠绕制造的难题,并且在强度理论和科学实验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使气囊的承载能力大幅度提高,刷新了一个又一个船舶下水重量的记录。1994年,舟山船厂运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自重90 0吨的30车/ 12 2客位的车客渡船。1995年,湖北省浠水船厂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自重12 0 0吨的宽体甲板驳。2 0 0 0年,浙江省台州市蟥螂船厂用昌林气囊下水了一艘大型渔船,…  相似文献   

19.
随着气囊在船舶下水中安全性、可靠性的日益提高,气囊下水以其方便、快捷、环保逐渐在各船厂中大规模使用。结合当前船舶趋于大型化的趋势,气囊下水也从5 000 t级船舶下水发展到76 000 DWT船舶的下水。结合76 000 DWT散货船下水计算过程,说明气囊下水过程中的受力特点、操作流程和安全作业等。  相似文献   

20.
20 0 2年 10月 7日 ,万吨级油船“舟海油 2 8”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吉祥船务公司建造完工 ,采用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制造的高承载能力气囊 ,一举成功下水。该船总长 138米 ,宽 19米 ,排水量一万五千多吨 ,下水时重量达到四千多吨 ,开创了万吨船应用气囊下水的新阶段。我国的气囊下水技术 ,最早出现于 1981年。当时应用于自重几十吨的平底驳船上 ,由于那时候的气囊承载能力很低 ,致使船舶气囊下水工艺的推广应用在此后的十多年间停步不前。 1993年 ,由济南昌林气囊容器厂研制成功的整体缠绕式气囊问世 ,开创了船舶应用柔性下水技术的新纪元。 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