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进行了建模分析,分析了坡顶荷载、降雨和坡顶渗漏工况下的边坡安全系数变化规律,并重点研究分析最不利条件下路堑边坡的安全系数和位移变化规律,得到以下结论:边坡安全系数随坡顶荷载、降雨历时和坡顶渗漏历时的增大而减小,相比于坡顶无荷载时,荷载取200kPa、400kPa和600kPa时边坡稳定系数分别减小了43. 4%、65. 2%和71. 8%,在坡顶荷载取最大值600kPa时,边坡安全系数为1. 41,仍处于稳定状态;相比于降雨历时为0时,降雨历时取3h、6h、12h和24h时边坡稳定系数分别减小了54. 4%、55. 4%、56. 2%和57. 2%;相比于坡顶渗漏历时为0时,坡顶渗漏历时取1d、3d、7d和24d时边坡稳定系数分别减小了0、24. 8%、31. 2%和44. 2%;复杂工况下,坡肩处、平台和二级边坡坡脚处水平位移较大,一级边坡水平位移接近于0,当历时12h时,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当历时达到24h时,边坡稳定系数小于1,此时边坡极可能会发生滑塌,应提前给予加固处置。  相似文献   

2.
以向家坡路堑边坡治理工程为例,结合该边坡实际情况,采用传递系数法,将此边坡分成5条滑块并对其下滑推力和安全系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天然状态下此边坡不会产生滑坡,而在滑坡土体饱和的状态下,该边坡稳定性迅速降低,极易产生滑坡等地质灾害.根据传递系数法所获得的结果,对饱和状态下此边坡在有、无抗滑桩防护状态两种工况下的滑坡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抗滑桩能够有效地减小边坡的水平位移、阻止边坡下滑、提高边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李文  刘军 《湖南交通科技》2020,46(2):38-40,137
山区高速公路边坡较平原地区而言,其边坡坡体结构更为复杂且开挖深度大,在施工开挖、降雨等条件影响下更易发生失稳破坏。以贵州省山区高速公路某处路堑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边坡滑坡的原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不同工况下的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和预判,结果表明:该边坡在降雨条件下仍有很大的可能继续发生破坏,需要及时进行处治。同时,针对该边坡的特点,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某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加筋土挡墙处治方案为研究对象,详细地分析了加筋土处治公路路堑滑坡的优缺点;分别运用极限平衡理论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路堑边坡加筋前后稳定性安全系数;将极限平衡理论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结果相结合,对该滑坡加筋土边坡处治技术进行稳定性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5.
李波  桂云海 《北方交通》2020,(10):45-48,54
以云南澜沧江二级公路某均质路堑边坡为例,基于有限元法以EI-Centro地震波为输入动荷载,利用ANSYS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该路堑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边坡动力响应起主导作用的是水平方向的地震力;均质路堑边坡坡脚动力响应最为明显,坡脚点最先开始产生塑性应变,逐渐开始出现土体破坏,应力集中于坡脚;边坡对任意方向输入的地震波均呈现随高度放大趋势,各参数的极大值均出现在坡顶边缘点;均质路堑边坡对输入的地震波存在临空面的放大效应,因此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坡面岩土体最易脱落。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研究不同荷载因素对三维路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借助专业有限元软件FLAC3D建立模型,针对不同荷载大小、荷载长度、荷载宽度、荷载位置分析路基边坡稳定性系数及临界滑裂面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路基边坡顶面荷载越大,荷载长度越长,边坡的稳定性越弱;荷载中心距离坡顶超过5m范围后,边坡的稳定性基本不受荷载位置影响;荷载大小一定时,荷载宽度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并不显著。这些数值分析结论为路基边坡稳定性研究及滑坡处治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某高速公路一路堑边坡在经历持续强降雨天气之后,出现了大范围滑动变形,严重影响了工程安全和施工进度。根据该路堑边坡的特征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研究其滑塌形成机理,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历经几次降雨后,坡顶及坡面未见新的裂缝发育,整体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基于野外地质勘查及数值计算, 对 G104 嵊州段某滑坡工程地质条件、 变形破坏特征、 形成机制、 稳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该滑坡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岩质滑坡, 已初步形成了圈椅状形态。 滑坡变形破坏特征为由坡脚炭质泥岩软弱夹层、 断层 F1, 中后缘构造面的共同组合下, 形成的顺坡向楔形体, 引发滑坡的主要因素为降雨。 通过数值模拟表明, 上部卸载对提升坡体稳定性有着显著效果, 为充分保障坡脚 G104 国道行车安全, 所以采用 “卸载+ 临时坡面防护+被动防护为主” 的应急卸载方案及 “坡顶卸载+锚索+抗滑桩+截排水” 的永久处治方案, 以达到 “一次根治, 不留后患” 的目的, 滑坡处治主体工程已于 2022 年 6 月底完工, 目前从监测数据来看, 边坡总体稳定, 处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以某高速公路深挖路堑边坡的治理为背景,介绍了有限元数值分析在该类工程中的应用.从模型建立、参数选取、结果分析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采用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的安全系数,对各施工阶段进行模拟分析,为边坡治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公路工程不同地质条件下深挖路堑边坡稳定性的数值模拟分析,提供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公路的边坡坡率,解决了深挖路堑的边坡稳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工程地质勘察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临吉高速公路K220+700~K220+960段路堑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产生原因,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研究表明:坡体存在顺层的软弱岩层是该滑坡产生的内因,降雨入渗、路基全断面开挖及支护不及时是该边坡滑坡的诱因。强度折减法计算表明,目前边坡的稳定系数为0.963,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要处治。针对滑坡的特点及工程环境条件,提出了临时反压、抗滑桩等支挡结构为主,排水、坡面防护为辅的综合处治措施,实践证明该处治方案安全可靠,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镇江某路段膨胀土滑坡及治理为工程背景,利用GEO-SLOPE软件对考虑裂隙和不考虑裂隙时膨胀土边坡体积含水量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进一步研究降雨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降雨条件下对膨胀土地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时,应考虑裂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针对边坡稳定性分析,考虑了边坡开挖、加固措施影响、地下水作用及降雨渗流的影响,以此作为评价边坡在各种可能情况下安全稳定性的基础.结合边坡可靠度遗传算法,对依托工程路堑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原设计方案中锚杆格梁将对边坡稳定性有所提高,但锚杆格梁位置不合理,其考虑降雨入渗后的边坡安全系数仅为1.176,可靠度指标Pf为9.81%;优化加固方案后,边坡在降雨入渗条件下的安全系数提高到1.320,可靠度指标Pf为1.23%,加固后的边坡稳定性较好,其计算思路将对类似的降雨条件下强风化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及加固措施的优化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红砂岩地质易风化、崩解,遇水软化的特征,结合浦合公路K12+785~K13+300段滑坡处治工程,分析红砂岩路堑边坡滑坡原因,经过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分析、评价,提出红砂岩边坡滑坡处治方案,并提出红砂岩地质条件下路基边坡设计和施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针对某高等级公路红砂岩路堑边坡滑坡问题,分析了红砂岩路堑边坡滑坡的地质特点,探讨病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滑坡治理措施,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6.
岩质边坡动力失稳机制及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岩质边坡动力破坏机制的基础上,采用FLAC3D方法,建立了四川震区理县至小金公路工程中豹子嘴岩质边坡三维数值模型.以永久位移作为评价指标,在对四川5.12汶川MS8.0大地震中理县地震台实测地震波校正的基础上,对该岩质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稳定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岩质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并未出现明显的拉应力区,主要以"压-剪"破坏模式为主,由于边坡内部分布的应力并不大,该边坡总体上仍为较稳定边坡;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边坡位移呈现出明显的分层现象,位移分布总体上呈现由坡内向坡外、由坡底向坡顶逐步增大的趋势.考虑到地震动力作用下边坡的永久位移偏大,且边坡坡脚处出现了应力集中,应增设SNS主动防护网及矮脚墙进行防护.  相似文献   

17.
滑坡是公路建设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的安全施工及运营有严重影响。本文以某公路工程边坡治理为背案,结合实际工程地质特征,分析了影响边坡稳定的各种因素,采用弹塑性理论与极限平衡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借助数值模拟,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针对潜在的滑坡提出综合治理措施。工程实践证明:用此方法进行边坡治理效果良好。其工程经验可供其它类似的公路边坡治理借鉴。  相似文献   

18.
铁阜高速公路K237 858~K238 026段边坡开挖后,发生滑坡,威胁到公路建设安全,根据滑坡体工程地质条件、对该边坡稳定性进行工程地质分析和数值计算分析,并对滑坡的治理原则及方案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总结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的破坏模式,并利用MIDAS/GTS岩土工程数值分析软件,选取典型的顺层岩质路堑边坡模型进行详细的数值模拟,得出各岩土参数对顺层岩质路堑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针对鹰厦线K290 795~905段路堑边坡建立稳定性分析模型,并开展有限元数值计算.通过分析坡体各段的受力情况,得到各个单元的主应力及剪应力大小,并结合极限平衡计算分析了坡体稳定性,论证了降雨作用下容重、内摩擦角变化对坡体稳定性的影响,探讨了设置抗滑桩前后及其在降雨作用下的抗滑工程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