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设计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国家标准(GB/T3108-1999)中关于设计电流密度的选取并由此计算船体的保护电流总量.由于船舶的结构布局等因素,往往使电极不能按理想的设计方案在船体E进行布置与安装,致使有些部位电流不足,导致部分船体得不到充分的保护.经实船实验证明,在船体设计安装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的同时,应在艉部等部位相应没计安装部分牺牲阳极以弥补辅助阳极电流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船体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是国内外肯定的防腐新技术。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海军差不多全部预备役及许多现役舰艇都采用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英国新造船舶的40%安装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装置;加拿大、西德、苏联、日本也广泛在船舶上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室内试验,针对大气区被氯盐污染的钢筋混凝土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其阴极保护电流在被氯盐污染混凝土结构的多层钢筋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为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工程的设计提供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大气区被氯盐污染混凝土中,邻近辅助阳极的第1和第2层钢筋共吸收的的电流较多,占总电流的70%以上;第2层钢筋与第1层钢筋的间距对电流在的钢筋中的分散情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阴极保护系统在工业防腐蚀上的应用非常广泛。文章详细阐明了金属腐蚀的成因及基本概念,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分类和工作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结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在远洋船舶上的广泛使用,指出该系统在船舶安装和使用中容易出现和忽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辽河特大桥为主跨436 m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位于辽河入海口处。该项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不但要考虑海水及淡水双重腐蚀,还要考虑冻融损伤对耐久性的影响,因此,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有非常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重点介绍高性能混凝土、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防腐涂层等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措施在本桥混凝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文章结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技术在天津港滚装码头预制梁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介绍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原理和保护效果,是国内工程中的首次应用,将为我国今后外加电流阴极防护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徐振华 《中国水运》2011,(11):58-59
阐明了金属腐蚀的成因及基本概念,对阴极保护系统的分类和工作机理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最后结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在远洋船舶上的广泛使用,指出该系统在船舶安装和使用中容易出现和忽视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荩金属腐蚀的成因与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8.
海水环境混凝土结构损坏修补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中非某海港桥梁混凝土构件因遭受氯盐腐蚀损坏进行修补和防腐蚀处理的措施.对全桥混凝土构件进行全面检测以后,针对不同部位采用结构裂缝灌浆加固、聚合物砂浆修补、浇筑自密实混凝土等措施恢复构件断面和承载力,对混凝土构件采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或硅烷防腐蚀措施,可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15 a以上.  相似文献   

9.
蔡伊扬  尚世超  刘玉军 《船舶》2017,28(6):79-83
针对张力腿平台下浮体的防腐设计,进行阴极保护方面的研究:首先分析了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方法和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法的特点,选择后者作为保护措施;然后结合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机理,比对国标和DNV等规范提供的相关阴极保护设计方法的异同,选择后者作为设计准则;最后以某张力腿平台为例进行基于DNV RP B401规范的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设计。研究表明: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成熟,DNV RP B401规范设计过程较为周详,能应用于张力腿平台下浮体的阴极保护设计。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在爆炸性气体环境中使用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系统时,设计、施工和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对油品码头和液体化工码头钢结构的防腐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同时也提出了目前保护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裴永明  崔士勇 《水运工程》2017,(S1):101-104
明确滑模工艺的优点,扼要说明滑模设计、组成与安装。将滑模滑升作为要点,将混凝土配合比、变截面滑模制作、滑升模板的吊装、混凝土缺陷处理和混凝土保湿养护作为难点,分别指出质量细节控制参数及其范围、施工管理方法及其措施。应从施工总结、保障措施、统一指挥和隐患排查等方面落实管控,以保证功效。  相似文献   

12.
左志刚 《港工技术》2010,47(6):21-23
不分散混凝土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的抗分散性和流动性,由于水下混凝土一般不允许振捣,因此,在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更多地考虑其流动性和抗分散性。以曹妃甸港区原油码头靠船墩和系缆墩的水下封底混凝土为例,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结构设计与强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载体框架是用于安装固定载人舱、蓄电池、可弃压载、可调压载水舱、高压气罐和浮力块等深海载人潜水器设备的空间桁架结构,也是深海载人潜水器布放、回收和甲板系固的主要承力结构。因此,载体框架的设计应便于设备、仪器、浮力块和轻外壳的安装、拆卸与维护;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以保证载人潜水器的布放和回收,以及在母船甲板上系固。在上述条件下,还应使其重量尽可能小。总结和介绍了我国正在建造的深海载人潜水器载体框架的材料选择、计算工况及设计载荷与许用应力的确定、结构型式的确定、构件的连接方式、节点的优化处理,以及结构强度的分析方法,给出了载体框架在单点回收和甲板系固两种工况下的强度分析结果,为今后研制同类型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瞿路佳  郭素明  王鹏 《水运工程》2015,(12):166-169
结合洋山深水港四期东围堤工程东海大桥下C型塑料排水板的打设施工,通过改造传统的履带式塑排机和革新塑排施打工艺,实现了在桥下有限净空条件下的双层套管塑排施工,达到设计要求的施打深度,保证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对《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3-85)和(JTGD62-2004)《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99年版和2005年版、ASSHTO-1994规范中在相同条件下,通过不同的加载龄期、不同的环境相对湿度等其中一个参数变化时对各规范收缩应变、徐变系数进行分析和比较。主要结论为:混凝土收缩应变主要与环境的相对湿度有关;混凝土的徐变系数,各规范相差较大,铁路规范中徐变系数仅与加载龄期有关,与混凝土的所处相对湿度无关,且其徐变系数相差不大;公路规范中加载龄期及湿度均对其有影响,但湿度对混凝土徐变系数影响更为敏感;在设计和施工中尤其是混凝土前期养护时的湿度应重点关注。综合分析表明,JTGD62-2004考虑参数较多、较为合理,建议铁路规范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外大型预制沉箱吊装施工的吊耳设计问题,结合工程案例对吊耳本体强度和局部混凝土强度进行验算,并提出大型预制沉箱吊运的技术要求。基于欧美规范,对吊耳局部混凝土的受压强度、抗崩裂强度、抗拔出强度、抗侧面爆裂强度和抗剪撬强度进行验算。结果表明,吊耳本体强度和局部混凝土强度验算的结果均满足要求。沉箱壁板作为薄壁结构,吊耳局部混凝土强度应是设计的关键问题,且在吊装施工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保证吊耳受力合理。  相似文献   

17.
防波堤工程水下块石安装的效率及安全是工程中至关重要的部分,而传统的安装方法和检测手段存在严重不足。三维实时声呐成像系统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具有实时、高效、清晰、保证人员安全的优势。并且能够在水下能见度极低、海况条件差等复杂条件下正常工作。以以色列阿什杜德港防波堤工程为例,总结利用水下三维声呐成像系统安装人工护坡块石所采取的技术与控制措施,具有较高的适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斌 《水运工程》2020,(5):254-257
针对国内外规范关于港区水泥混凝土面板接缝设计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对比中、美规范在接缝形式、间距和荷载传递机制的异同点,并通过调研和有限元计算分析温度、地基刚度和荷载对接缝的影响,提出采用限制板长和相对刚度半径比与板块应力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接缝间距。结果表明,水泥混凝土面板应少设或不设胀缝,且接缝应带有传力杆,以便更好地传递荷载。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竖缝墙的设计思想,考察带竖缝剪力墙设计方法,提出了补充设计计算和构造措施,包括梁柱连接和梁腹板,应补充受剪强度计算;当受剪强度不满足时,建议增加竖缝墙和钢柱的抗剪件连接,该构造可同时满足安装要求;建议竖缝剪力墙上端与钢梁采用竖向孔高强度摩擦型螺栓连接,以实现竖缝剪力墙不承受竖向荷载,只承受水平力的设计思路.建议参考钢筋混凝土设计规范(GB50010—2002)对竖缝剪力墙受剪承载力进行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20.
王长军  郝云  罗立臣  王宁 《船舶》2011,22(3):48-50,55
崖城PFA模块钻机是国内第一台通过平台吊机完成海上安装工作的模块钻机。它是一种新型的海洋模块钻机型式,具有安装、拆卸灵活,搬迁方便,海上安装运输不依赖大型驳船、浮吊设备等特点。通过对崖城PFA模块钻机关键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为后续的小橇块组合式模块钻机设计积累了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