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孔令旗 《城市道桥与防洪》2013,(6):228-231,237,7
环形交叉口经常成为城市道路交通的瓶颈。该文详细探讨了无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优化方法、改善策略。根据环形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分析了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设计,确定了信号灯的相位配置及主要交通参数。结果表明,其对环岛交叉口改善具有可实施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武汉光谷广场环形交叉口早、晚高峰期交通流量大、交通承载趋于饱和的现状,考虑现状下沉庭院行人及非机动车坡道对电动车通行存在较大困难,造成环岛内机非混行严重。文中提出从源头控制驶入环岛的车流量,降低环岛交织段的交通负荷度,进而提升环岛通行效率的交通拥堵改善方案。基于Wardrop交织理论模型,对光谷环岛各交织段的通行能力进行计算,并利用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模拟光谷广场环形交叉口运行状况,交织段负荷度、行程时间、延误、排队长度等方面的仿真结果均显示本方案对提升环岛通行效率的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环形交叉口利用车辆绕环岛交织行驶,在“空间”上解决了道路相交车辆的冲突问题.文中从常规环形平面交叉口出发,阐述了环形交叉口的设计理论、适用条件、设计控制参数及其应用,进而引出环形立体交叉的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4.
交通特性是城市道路及交叉口的重要分析参数,科学合理地分析城市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对于正确估算交叉口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分析城市立体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特性,并通过交通调查,就吉林市部分立体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提出其相应的交通特性分析方法及推荐取值。  相似文献   

5.
张超  郑元勋 《公路》2013,(9):49-52
基于对环形交叉口分流方式的分析,以减少交织区车流量和缩短左转车辆绕行距离为出发点,提出了卫星岛式环形交叉口的设计概念,对现行环形交叉口形式进行了重组和改进:(1)在每条道路末端增设卫星岛;(2)车辆进入中心岛后绕中心岛顺时针单向行驶;(3)分离右转车道。据此设计了卫星岛式环形交叉口的构型。针对卫星岛式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组织方式,运用交通流线分析技术,重点分析了左转和调头车辆的运行路径。结果表明:卫星岛式环形交叉口能大幅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尤其适用于左转和调头车流量大的交叉口,为现代平面交叉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非机动车及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城市环岛尤其是五路环形交叉路口已不适应当前城市交通运行需求。通过对五路环形交叉口的交通症结进行剖析,并结合国内外众多环形交叉口改造方案,找到适宜不同类型交叉口的改造方案与思路。以北京市密云区长城环岛的改造为工程背景进行案例分析,为五路环形交叉口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赣州三康庙环岛为例,分析其交通问题的根源之所在,对其采用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措施,并对不同措施进行了交通评价,从而得到了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与上海五角场环岛、陆家嘴环岛等相关案例的类比,对城市环形交叉口常见的交通问题、解决思路及措施进行了总结,可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8.
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模式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在对环形交叉口交通特征及其问题的分析,以及对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与管理基本思想讨论的基础上,研究提出环形交叉口交通控制的3种基本模式,并分析各种模式的控制方法、技术细节以及适用条件等。这3种模式对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管理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哈尔滨市博物馆环岛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存在的问题以及交通流量特性,提出不同的环形交叉口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不同方案仿真评价,用量化的数据比较方案可行性,最终得到最优交叉口改善方案,同时对周边交叉口进行研究提出信号联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交叉口设计是解决交通瓶颈的重要环节。针对某中小城市新城区的T型交叉口,在充分尊重规划意图以及预测交通流量的基础上,重点从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交通组织方式、景观效果与当地文化风貌融合等方面进行了环岛方案和优化的T型交叉口方案研究和比选,最终确定了该建设条件下环岛交叉口的设计方案,不仅满足了交通功能,而且成为了城市的门户性标志;同时,针对环岛交叉口的特点和现状,研究了其适用性,并给出了适宜建设该种系统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结合安徽省来安县城南环形交叉口的改造工程实践,分析比较几种改造设计方案,提出环形交叉口改信号控制交叉口具体方案,并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进行效果评价。改造设计显著提高了交叉口的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环形交叉口左转通行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借助内侧环道与外侧环道设置左转待行区和直行待行区,并建立环道交通信号与进口道交通信号协调控制的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法。在饱和度等约束条件下,基于进口道停车线和环道停车线后不同的交通状态建立相应的延误计算模型,以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建立信号控制参数优化模型。案例分析表明:当左转交通量低于左转二次停车控制法适用的左转临界值时,所提出方法的延误较高;而当左转交通量高于该临界值时,左转二次停车控制法的延误快速上升并高于所提出方法的延误,且将导致环道锁死,而采用该方法仍能稳定运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分析进口交通量、不同类型环道数量和环岛半径等差异对所提出方法控制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环形交叉口进口交通量增大,该方法适用的临界左转比例随之降低;当进口交通量的左转比例低于临界左转比例时,交叉口处于非饱和状态且延误低;反之,交叉口处于过饱和状态且延误高。当左转交通量高于450 veh·h-1时,增加左转环道有利于降低车均延误;而当直行交通量高于1 150 veh·h-1时,增加直行环道效果更佳。当进口交通量小于800 veh·h-1时,环岛半径对交叉口延误影响不大;而一旦进口交通量高于800 veh·h-1后,环岛半径对车均延误的影响随进口交通量的增长愈加显著,环岛半径越大,交叉口车均延误就越高。  相似文献   

13.
五路交叉口交通改善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路交叉口通常用环岛来组织交通,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现在成了道路上的主要拥堵点,是交通界公认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探讨五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案显得尤为必要。结合城市多路交叉口的常见问题,探讨了五路交叉口设计中的五路环形交叉、五路信号控制、五路环岛加信号控制、五路改四路等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其适用条件。以实际五路交叉口改造为例,对各个方案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五路环行交叉口的最优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号2次控制模式的基本原理,对十字环形交叉口左转2次控制方法在交通设施布置和相位协调设计等方面进行改进,使其可用于多叉、中心环岛不规则等复杂环形交叉口的信号控制,并通过实例加以验证。其中,在环道相位之间通过绿灯间隔时间进行协调设计,可以使车辆连续通过相邻环道信号灯,减少车辆在环道上停车待行的次数,从而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的环形交叉口存在通行能力及安全问题的缺点,系统介绍了国外一种新型的环形交叉口——涡轮式环形交叉口。根据已有研究的模型评价结论,与传统的环形交叉口相比,该类型交叉口通行能力可以提高25%~35%,同时可以显著减少交通冲突点,提高环形交叉口的安全性能。最后探讨了其在中国的适用性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理论模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中国国道,省道环形交叉口道路及交通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首次以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适于中国低渠化环形交叉口通行能力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7.
道路环形交叉口是一种常见的道路交叉口型式,在交通量相对较小时能避免交通流冲突,在我国大小城市均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交通量日益剧增,不少环形交叉口日渐拥堵,急需改造。依托泰州市凤凰路转盘改造工程设计,探讨了道路环形交叉口的改造措施及改造中的难点,通过分析,确定了合理的转盘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8.
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是大流量环形交叉口一种理想的交通控制方式,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很好的运行效果。我国由于缺少现代环形交叉口的充分发展与应用,所以导致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控制模式与国外不尽相同。本文从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起源与发展着手,对各种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各自的适用范围,探究造成中外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模式异同的原因,最后总结国外的经验与教训,提出我国信号控制环形交叉口健康发展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为消除平面交叉口左转交通对交叉口的瓶颈作用,采用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方式,禁止交叉口车辆左转,将左转车流引至次要道路的环岛处进行掉头,将左转车流变成直行车流,并根据车速、道路和交通条件推导了掉头环岛与交叉口的距离、半径和车道宽度的计算模型。经过蝴蝶领结型交叉口交通组织以后,使交叉口的车辆禁止向左行驶,促使冲突点减少且信号控制只需两个相位,能够将交叉口信号灯的利用率提升,对交叉口运行效率具有显著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环形交叉口适用条件及改造措施。以某城市道路环形交叉口为例,通过合理分析确定改造方案解决城市车流量增大所带来的环形交叉口拥堵及通行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