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承担的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隧道路面结构与材料设计研究”,是立足于我国西部地区,对隧道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和复合式路面等进行深入的力学分析,研究隧道路面的水损害,建立了隧道路面结构与排水设计方法;并针对隧道的防火要求,研究开发了阻燃沥青,提出了评价指标和试验方法,还研究了多孔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及OGFC和SMA在公路隧道路面中应用,同时编制了《公路隧道路面施工技术指南》。  相似文献   

2.
公路隧道ITS     
本分析了公路隧道ITS的现状;提出实现公路隧道ITS应对不同类型隧道研究交通控制模式、通风控制模式并开展关键设备的开发,当前应注重ITS市场的培养;应用现场总线控制技术对隧道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3.
汤乾忠 《公路》1994,(10):25-27
中梁山隧道是我国最长的一条公路隧道,为了确保隧道的使用功能和环境要求,设计了一套包括监测,监控,通风,照明,火警,消防等的机电工程系统,除介绍这套系统工程外,从系统理论的角度对隧道机电工程的系统性进行分析,并阐述了系统分析对公路隧道机电工程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山岭公路隧道洞口美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现代化城市、交通、景观的发展,隧道洞口美学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隧道作为特殊的交通要道,为使其美学发展符合隧道的工程特性、满足隧道运营的安全性原则,在对隧道洞口美学已有研究调研的基础上,对隧道洞口美学进行比较全面的综述和研究: 从隧道的工程特性出发去认知美学,将隧道洞口美学的研究设定为审美活动; 从设计理念、设计原则和设计思路3个层面对隧道洞口美学设计进行分析,指出“绿色生态”“以人为本”“内实外美”是隧道洞口美学设计的核心思想;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提出隧道洞口美学设计方案评价方法,实现评价结果由定性向定量转化。  相似文献   

5.
浅析浙江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针对浙江省东南地区高速公路隧道内交通事故多发的现状,从交通工程管理的高度作分析;浙东南高速公路的地域性特点;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情况及特点;隧道事故原因调查;隧道安全条件与事故善后工作间的矛盾;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结构形式复杂且位于城市人员密集区,机动车在行驶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CO、NO<i>x等)不仅将对隧道内驾驶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同时还会给隧道洞口附近民众的居住环境及健康带来影响。为此,以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规律为重点研究对象,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并联风路理论,并结合上海和长沙4条隧道现场实测以及1∶8缩尺模型试验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交通风以及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扩散特性的研究;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交通风条件下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浓度分布特性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包括交通风速Vr、对流传质系数hm和扩散特征系数K等关键参数的确定方法;长沙市营盘路湘江隧道实测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交通风以及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误差评估值IA分别为0.992和0.916。当已知隧道结构特征和交通特征时,利用该计算模型即可预测评估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内沿机动车行驶方向各断面的平均交通风速、机动车流排放污染物CO平均浓度;同时可定量评价各分(合)流匝道对主隧道CO浓度分布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可为多点进出城市地下道路科学选址及其通风系统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科 《公路隧道》2001,(1):25-31
鹧鸪山隧道位于海拔高度超过4000m的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全长4424m,单洞双向行车。本隧道为高寒地区长大公路隧道。隧道内监控设施系统初期设计有:中心控制子系统;交通检测与控制子系统;环境检测与通风控制子系统;照明控制子系统;火灾检测子系统等。  相似文献   

8.
南京玄武湖公路隧道是一座城市交通隧道,由于车辆行驶的噪音声波,在隧道四面封闭洞内的界面上下左右往复反射传播,使隧道内外交通噪音差值较大。在交通高峰时,众多噪音汇集于洞内象一个巨大音响,而两端洞口又似一个“喇叭口”向外幅射声能;其次是洞内设备如通风排烟设施的运行又是一个噪音源。为此,玄武湖隧道设计者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降低噪音:  相似文献   

9.
为了高效率解决交通隧道巡检维护中人员响应速度慢,消息滞后,应急调度不及时等问题,通过分析交通隧道实际运维中出现的各类事故和灾害,建立了交通隧道事故和灾害预警模型,并据此提出了交通隧道智能巡检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实现隧道的火灾监测、交通预警和危化品泄漏处置等智慧运维巡检功能,提高交通隧道养护维修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的精细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悬浮隧道是一种跨越深大水域的新型交通方案,在地质条件差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的水域优势突显,成为最具竞争力的跨海通道形式,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简要介绍了悬浮隧道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概况,重点梳理了国内学者在悬浮隧道的水动力特性与动力响应、锚索涡激振动及控制和模型试验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对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展望。分析表明:1)已有研究普遍采用欧拉梁和弹性支承梁模型分析管体的动力响应,锚索的计算大多采用无质量的弹簧或受拉的杆单元;2)环境荷载集中于均匀流与规则波,模型试验以小比尺节段模型试验为主;3)波-流-交通耦合荷载或极端波流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大比尺多管节模型试验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分析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差异,通过运营隧道调研和交通事故数据收集,从隧道本体结构及设施、外界环境、交通特性3方面出发,对城市道路隧道与公路隧道的运营风险进行阐述和对比分析。分析得出: 1)与公路隧道相比,城市道路隧道在结构方面的运营风险较大; 2)城市道路隧道车辆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较公路隧道低,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使其社会风险较高; 3)在城市道路隧道运营风险的防控过程中,应当重点考虑周边环境扰动对于结构安全的影响和运营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公路学会隧道工程分会2005年全国公路隧道学术交流会已经中国公路学会同意,计划于10月在四川省举行,这次会议的主题为:长大公路的建设技术,内容包括有关长大公路隧道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围岩稳定监测;防排水;通风、照明、交通监控、防灾;建设管理技术和有关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为了开好这次会议,学术交流深入,隧道工程分会决定正式出版论文集,目前正向各理事、各成员单位和从事隧道工程广大技术人员征集论文,内容包括上述的六项内容,论文要求在今年7月30日前提交。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公路隧道交叉分岔段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支隧道的存在,交叉段结构受力复杂,围岩应力高度集中,给施工带来很大困难。为获得交叉段合理施工方案,以四川雅砻江官地水电站内交通工程——隧道交叉段实态建模,进行5种可能方案的三维施工数值研究。结果表明,每种方案中交叉段围岩的竖向位移和应力集中程度均较其他部位高20%以上;开挖后立即支护或分部开挖,可明显降低交叉部围岩的应力集中程度;对交叉部控制截面进行线型优化,可改善裸洞受力情况。研究结论对设计、施工交叉隧道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苏保锋  胡江碧 《隧道建设》2022,42(3):363-371
为解决隧道区域事故率偏高且危害性较重等问题,首先,分析隧道常见事故的致因和归纳传统隧道交通事故的应对策略;然后,借助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现代移动通信、互联网与大数据处理的技术进步,构建基于5G通信的隧道区域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框架,并探讨基于该框架的创新性风险规避策略。本研究顺应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系统的技术趋势,契合公路隧道提质升级行动的目标需求,通过完善隧道区域的综合预警机制,变传统的隧道事故被动应对为积极主动预防,为实现隧道区域交通要素的智慧化、提升司乘人员的行车体验、增强事故的紧急救援能力和风险管控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北京交通工程学会举办GPS技术专题讲座;2005全球汽车安全概念发展论坛隆重举行;北京交通工程学会举办移动流媒体技术交流;2005中国(上海)国际城市轨道交通展览会;2005中国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展览会。  相似文献   

16.
陕西咸阳市被流经的渭河一分为二,为解决大河南北两岸的交通联系,咸阳市先后修建了三座跨越渭河的大桥。但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车辆的增加,三座大桥已难以满足交通量的要求。有鉴于此,咸阳市政部门经过认真研究,仔细论证,提出了修建下穿渭河的隧道方案。隧道选址在城区,北起彩虹南路,南至世纪西路,全长1585m;其中隧道主体长895m,为双洞4车道,  相似文献   

17.
郑立宁  蒋雅君  刘世圭 《隧道建设》2022,42(Z1):560-567
为解决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状况评估结果无法量化和指导运维的问题,通过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在交通隧道结构健康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应用,依照类比思想,利用该理论建立城市综合管廊结构健康状况评价体系。首先,依据有关养护规定和调研结果,基于不同需求分别建立管廊结构的本体完好状况和本体结构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其次,以交通隧道和综合管廊养护经验为基础,划分各指标的分级判定标准; 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最后,采用柯西分布型隶属函数和矩阵型隶属函数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建立一级和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赋予评价向量中各评语相应分值,将评价向量单值化,判定管廊结构健康状况。采用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应用于实际工程,所得评价结果与经验评判得到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8.
张文超  伍肖  程涛 《路基工程》2017,(1):146-15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新建隧道施工临近既有已运营隧道的情况越来越多。以某工程中新建盾构隧道下穿既有已运营隧道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BAQUS对盾构下穿施工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既有隧道的应力和位移以及不同地层损失、不同覆土厚度和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建隧道盾构下穿施工使既有隧道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并使既有隧道产生向着新建隧道的位移,最大位移发生在新建隧道下穿位置;地层损失、覆土厚度、隧道间距对既有隧道沉降的影响较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隧道内火灾温度分布规律和烟气运动状态,使交通隧道火灾灾害降到最低,通过全尺寸隧道火灾试验研究了热释放速率为30 MW火源位于偏离横向中心位置一个车道宽度条件下的顶棚射流的烟气温度特征,分析了烟气在各阶段的温度分布以及沿横向和纵向扩散的规律。结果表明:在火源下游一定区域内,偏置火源火灾产生的烟气在沿隧道横向和纵向扩散温度分布均呈非对称形态;烟气继续沿纵向扩散一段距离后,逐渐出现和形成温度分层;偏置火源顶棚射流的温升趋势随时间呈二次多项式关系增长,远壁面烟气沉降高度和温度衰减幅值大于相应中心火源的试验值;与中心火源的相似,火源在下游30 m内的顶棚射流温升随纵向距离的增加符合指数衰减规律,但同时还受到偏置距离的影响;可使用量纲一的偏距与量纲一的纵向距离的函数关系式描述其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7月8日下午17时,厦门梧村山隧道胜利贯通。该隧道位于厦门浦南工业区,隧道浅埋暗挖段全长665m,由连拱隧道、小净距隧道和分离式隧道组成,其中连拱隧道段长415m,其结构型式为3车道连拱隧道,开挖跨度达34m;隧道地面房屋密集,受施工影响的房屋多达95栋;隧道埋深仅10多m,地质条件总体为Ⅴ~Ⅵ级围岩;地下水埋深2~4m。这种地层一经暴露遇水即为流沙,开挖难度极大。在如此差的围岩条件下施作隧道,既要保证大跨连拱隧道结构自身的安全,又要保证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工程设计、施工难度实属国内罕见。设计单位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采用了无中墙连拱隧道结构和施工方法、全断面帷幕注浆、地下长管棚、超前长锚杆、围岩后注浆、地面隔离桩支护、地面房屋基础注浆加固、地面房屋基础抬升注浆等多种措施,保证了隧道结构和地面房屋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