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路》2015,(1)
上海杨浦大桥为主跨602m的双塔空间双索面钢-混结合梁斜拉桥,连续服役已有20年。在对大桥自振特性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环境激励法进行现场实测,获取了包括索塔、主梁在内的全桥整体动力特性,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以竣工时结构完好状态下的实测动力特性为基准,通过历次模态试验结果比对分析,研究了大桥结构整体状况的变化程度及原因,结果表明该桥运营以来自振特性几乎没有发生变化,桥梁整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重庆石门嘉陵江大桥为大跨度单索面斜拉桥,至今已服役30年,为了解大桥当前结构状态和受力性能,对大桥关键受力构件进行静荷载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主梁最大正、负弯矩,塔身最大弯矩,斜拉索索力,主梁挠度和塔顶偏位,旨在根据现场试验结果与荷载试验评定方法,评估桥梁的结构状态。结果表明,石门大桥各试验截面平均应变、挠度、塔顶偏位和索力校验系数均在合理范围内,相对残余应变均小于20%;大桥整体处于弹性工作状态,受力状态良好,满足设计荷载的正常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李湛 《公路交通科技》2010,(12):237-239
斜拉桥结构的振动特性参数(振动频率、振型及阻尼比)是大桥动力学性能的决定因素之一,也是结构总体状态的一种表征。斜拉桥结构的结构体系问题、抗风性能、抗震性能均与大桥结构的动力特性密切相关。本文采用Midas Civil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某半漂浮体系钢箱梁斜拉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大桥的动力特性,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大桥的动力性能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
超大跨度斜拉桥在运营服役期间,由于受到活载、风载、温度、地震和船撞等外部因素以及材料性能变化、施工偏差及疲劳效应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其结构特性和耐久性能可能与设计阶段理想状态发生较大偏差,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突如其来的功能丧失。因此有必要利用桥梁健康监测数据对结构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进行评估和确认。以鄂东长江公路大桥为例,简要介绍其健康监测系统、运营期力学监测数据及安全性分析,可供同类桥梁结构设计及监测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定期检测信息的基础上实现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的健康状态评估,提出采用无线多点自动综合测试系统监测结构应力,利用环境随机振动法测试全桥索力,并结合桥梁几何测试信息,获得桥梁状态的综合检测方法。针对招宝山大桥,建立最优化遗传静力反分析模型,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大型复杂结构损伤识别程序对模拟的损伤工况进行分析,有效识别出了斜拉桥主梁的损伤位置。并且由于遗传优化算法对参数的类型和数量没有限制,对斜拉桥进行包含不同损伤类型的参数化建模,可以进行结构多类型损伤的识别,因此,可推广至其他复杂桥梁的损伤识别,为同类工程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宁波招宝山大桥是曾经严重事故、后经局部拆除加固重建的大型独塔不对称斜拉桥,目前成桥状态十分复杂。为了评估大桥的使用性能和建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需要符合实际结构的有限元分析计算模型。在采用精细的有限元模型基础上,以实际测量的动态试验数据为依据,应用基于灵敏度分析为基础的模型修正法,对结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修正。基于振型的模态确认准则的相关性计算表明,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比较好的反映了结构的实际状态,由此计算分析了成桥状态的动力特性。相关结果可为后续结构健康检测、损伤评估与维修管理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主跨268 m的佛山市南庄大桥,介绍独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体系和施工方案,研究得到该桥合理的成桥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给出施工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的静力分析结果,并对结构的整体稳定安全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8.
港珠澳大桥桥长22.36 km,水下服役环境复杂,为提高对大桥水下结构设施服役状态的检测能力,设计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研发智能化无人船平台、水下机器人系统、水下地形地层检测设备、船/岸异构无线通信系统、多源数据融合及三维可视化系统等关键模块。应用无人船水下综合检测系统在大桥处开展水下检测工程实践,获取水下结构关键部位表观状况、桥墩承台外形特征和周边冲刷情况、人工岛斜坡堤结构及周边冲刷情况、隧道顶部回淤状态等信息。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安全、可靠、高效,实质性提高了跨海集群设施水下维养检测水平,解决了目前跨海集群设施水下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数据独立,可追溯性、交互性差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公铁两用连续钢桁结合梁多塔斜拉桥为对象,针对其特殊构造形式,研究了运营阶段风与车辆荷载作用下公铁两用部分斜拉桥塔梁连接部位的静力行为。探讨了在桥塔自立状态和成桥状态下结构在相应最大静阵风荷载和自重联合作用下结构的静力反应。重点分析了主桁跨中和支点部位、桥塔塔根和塔顶部位、桥塔和主桁连接部位、公路桥面板和铁路桥面板的静力特性。并对公铁联合荷载作用下大桥的强度、刚度进行了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某大跨度三塔斜拉桥在运营期间的结构技术状态,采用先部件后整体的评定方法,结合该三塔斜拉桥的结构特点,开展了外观检查、桥梁材质状况检测、桥梁变形测量、恒载索力、桥面平整度及车辙检测,并基于检测数据对其承载能力和技术状况进行了评定和分析,给出了相应的养护建议。检测结果表明,采用先分层评定后综合整体评定的方法能够全面有效地评估大跨度三塔斜拉桥的运营安全状态;该斜拉桥各部件分项指标为良好,总体技术状态评级为2类;针对该斜拉桥结构不同部位的裂缝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