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究竟意味着什么?关键取决于我们有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观和精神状态。奋发有为就能兴利除弊,化挑战为机遇,继续保持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无所作为就会丧失我们发展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面对兼并重组的挑战和机遇,中国汽车市场的未来会怎样?本刊记者徐慧妮认为,热车展需要冷思考,也许透过研讨会我们可以看清楚中国车市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编者弁言:随着中美双边协议的签署,中国“入世”进入倒计时。“入世”之后,中国摩托车企业要遭遇多大的冲击?利大还是弊大?我们应做好哪些应对工作?等问题,业内人士冥思再三,力求找出最佳答案。这里,本刊特稿推出“入世面面观”,从不同角度,用多种眼光来审视“入世”问题。这里特别推荐中国轻骑集团总裁张家岭先生“山雨欲来,英雄独立”与重庆力帆轰达集团总裁尹明善先生“摩托‘入世’,利大于弊”两文。张家岭是中国摩托界名宿,深谋远算,洞察力极强,所持论点颇具说服力;尹明善近年来足迹遍及海外多国,对世界摩行车生产和销售知之甚多,所得出的“利大于弊”结论虽说是一家之言,但却有根有据。编者认为,中国摩托车行业依靠近乎完全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或许能在“入世”后独树一帜,尽领风骚。当然,祸福相倚,我们切不可盲目地自娱自乐,要紧的是抓紧时间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相似文献   

4.
美中关系将构建全球21世纪的未来。美国在应对国际公共政策的核心挑战时,如果有中国的建设性参与.那就再好不过了。然而,在这个美中关系显现重大机遇的时刻,在背後支撑美中保持35年接触的共识正在逐渐减退。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6月27日,深圳市交警局下发公告称自7月1日起,本身车重不超过40公斤、最高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电瓶最大电圧不超过48伏的电动车,凡上路者面临200元的处罚,实行新的"限电令"。消息一出,立即在深圳甚至全国引起轩然大波。"限电令"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015年7月27日,中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自行车电动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朱应平,绿源电动车董事长倪捷作客人民网,就深圳"限电令"是否合法、合理展  相似文献   

6.
据专家预测,再过10年,全球汽车业将仅利六大汽车和16家世界级供应商。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应正视实现,主动参与全球汽车工业的全作与分工,争取企业利益的最大化。战略联盟为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在全球竞争中开拓了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中国汽车企业要实际强强联合,放年部配套自体系、与知名跨国集团结盟及顺应世界性技术管理方工芭参与国际战略盟。  相似文献   

7.
许宁 《重型汽车》2003,(3):36-37
加入WTO,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是我们不可回避的紧迫课题。于是,名悼战略必然成为中国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与狼共舞”的重要抉择。  相似文献   

8.
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日渐成型,意味着中国摩托车行业即将迎来一场根本性的变革核心技术、产品价值链、市场定位、用户群体……这一系列的变迁,对于整个行业来说将是一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博弈无论胜负,这场变革必然会引导行业进入新纪元,而在这场变革的背后,我们又将窥视怎样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当前,全球化企业都在面临着挑战。但是,挑战应该成为机遇。而解决这个机遇关键在人才。在拥有巨大前景的市场蓝海形势下,重视人才成为全球的热门趋势,而我们中国的人才正在开始富集。  相似文献   

10.
到2020年,世界汽车产业将是什么样的?中国汽车产业又将如何?我们是否已做好准备?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到今天,我们大胆地提出这样的设想,并针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思考。在未来近15年间,中国汽车产业将有可能面临3大机遇:第一,世界范围内的汽车市场将扩大,而且速度不会很慢。以目前的  相似文献   

11.
近来,很多中小城市为了搞“畅通工程”,以摩托车“影响城市形象”为名,对摩托车大发禁令。闻之,甚是惊诧。摩托车在中小城市到底是该禁还是不该禁,并非玩于股掌间般简单,得看一看摩托车对中小城市的经济建设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笔者不赞同禁,举证几点: 首先,我国中小城市至今还需要作为交通工具的摩托车。目前我国依然是一个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中小城市以及周边的乡村还可以用“落后”两个字来概括,其交通建设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摩托车作为代步的交通工具,可以弥补政府在这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加入WTO后,“幼稚”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汽车跨国公司的冲击,同时,也将面临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入WTO后,如何化解风险,把握机遇是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入世后汽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正负影响以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许多人眼里,作为民营企业的宗申集团的发展是一个奇迹,是一个异数:宗申摩托进入国家光盘目录仅两年,产销量便冲上全国前茅;宗申摩托车队在驶上国际赛场的第一个赛季,便取得了中国车队在世界摩托车赛场的第一个积分;在获得自营进出口权的短短一年多里,宗申集团便构筑起国内国际两大市场营销体系,宗申摩托1999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入世"在即,宗申集团又有什么新思路、大手笔呢?带着这一疑问,笔者于不久前与宗申集团董事长兼总裁左宗申进行了一次交谈。笔者:左董事长,去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双边协议,我国距"入世"仅半步之遥。"入世"是机遇大于挑战,还是挑战大于机遇?是利大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范围的合作和竞争中,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将面对一个更加开放的发展环境,这既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又向我们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然而,创建一流大学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长远、合理的目标,要有一个长期的准备。中国高校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首先国家经济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确保对高校的支持与投入,其次,高校必须加强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5.
1984年到2005年,斯太尔相伴中国重型汽车产业走过了22个春秋,中国重卡人经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全面完成了斯太尔重卡技术在中国的生根、发芽与成长,建立了独立自主的以斯太尔平台为基础的中国重型汽车产业发展平台。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而今天,中国重型汽车产业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发展,创新与挑战。试问,谁可再相依?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从前几年的超高速增长阶段过渡到平稳增长阶段。有一种论点认为,当前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形势不好,忧大于喜。但是2004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还是分别超过了500万辆。同时,在世界汽车工业中我国汽车产业的产销增长率依然是较高的。作为汽车专业研究人士,笔者认为,中国汽车产业当前面临的发展形势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欧盟和美国众议院通过中国加入WTO的有关协议,WTO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中国加入WTO到底将给中国带来什么?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如何迎接WTO的挑战?将是关系到中国许多企业生死存亡和整个经济的发展和前途的大问题.现就我们的了解和研究谈谈体会,希望能对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新年献辞     
伴着新年的晨曦,我们送别了跌宕起伏、令人难忘的2009年,迎来了蕴含机遇、充满挑战的2010年。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汽车界同仁共克时艰、共享成功的一年。  相似文献   

19.
新年献辞     
伴着新年的晨曦,我们送别了跌宕起伏、令人难忘的2009年,迎来了蕴含机遇、充满挑战的2010年。过去的一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汽车界同仁共克时艰、共享成功的一年。  相似文献   

20.
姚洪华 《上海汽车》2002,(6):29-29,32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的经济将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机遇与挑战并存,竞争将会非常激烈,尤其是作为中国的支柱产业一汽车工业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和国内的竞争,促使汽车产业以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产品应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