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3 毫秒
1.
结合高强混凝土的特点,考虑材料非线性影响,计算了预应力高强混凝土T梁的极限承载力。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提出了合适的预应力钢筋建模方法。选择了适合于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一些基本理论,主要包括混凝土和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整体式有限元模型、混凝土的破坏准则。计算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梁的非线性分析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基于上述理论,对影响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承载力的主要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可供工程设计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国内外无粘结预应力技术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对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这种结构应力桥梁工程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能够较真实模拟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受力状态,建立了基于接触单元法的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分析模型.通过三维点对点接触来模拟实际结构中无粘结筋与混凝土侧壁的面对面接触,同时为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依据相关试验参考文献资料数据,建立对应的有限元结构分析模型,采用接触单元法和原文献的自由度耦合法,分别对试验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再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开裂前,接触单元法可较好地模拟实际结构,混凝土开裂后虽其压应力及挠度变形计算值较实际偏低,但相较其它方法仍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预应力箱梁桥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基于ANSYS二次开发了预应力箱梁桥有限元分析模块,能够计入材料与几何非线性影响,可用于预应力箱梁桥的受力特性分析及局部应力分析.利用开发的模块,采用Solid45单元模拟混凝土,Link8模拟预应力束,建立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对钱江通道南接线大宽跨比现浇箱梁进行分析,验证了此建模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对预应力混凝土梁做非线性分析,通过选取不同的材料模型,组合成6种分析方案,比较ANSYS分析结果和理论计算结果,探讨了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数值分析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6.
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承载全过程分析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性能,建立了其基于有限单元法的考虑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的数值分析模型.引入分块截面模型确定钢筋混凝土梁单元截面的切线刚度和分析其退化过程,采用三节点摩擦滑移预应力筋单元分析体外预应力筋在转向块或滑块处的摩擦滑移效应.该模型考虑了影响结构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并考虑了轴力二次矩和二次效应.对试验梁的特征参数、体外预应力增量、摩擦滑移效应和二次效应等进行的分析表明,计算结果和试验值吻合.研究表明,体外预应力筋在转向块或滑块处的摩擦滑移效应是影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梁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中,钢筋与混凝土界面的粘结-滑移是十分复杂的问题.为研究粘结长度对梁力学性能的影响,以粘结长度为变化参数构造了三根模型梁.基于模型梁几何参数,利用以前学者由试验得到的粘结滑移曲线,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COMBIN39模拟了钢筋和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建立了粘结滑移关系曲线与弹簧单元F-D曲线的转换技术.基于ANSYS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对考虑粘结滑移问题的混凝土模型梁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梁式构件的数值仿真理论.  相似文献   

8.
为了准确预测与评估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力学性能,利用混合壳单元建立了T梁有限元计算模型,对T梁从完好状态至破坏状态的力学行为进行了非线性分析。T梁中弯曲预应力钢筋采用组合壳单元模型,应用虚功原理推导了其对组合壳单元刚度矩阵的贡献,梁底平直预应力钢筋采用分层壳单元模型;利用Owen双参数屈服准则和Hinton压碎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非线性特性,采用双折线本构模型模拟钢筋材料。分析结果表明:混合壳单元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弹性阶段的T梁刚度折减不明显,非线性阶段刚度发生明显折减,跨中预应力钢筋应力增长幅度最大,因此,混合壳单元法对预应力混凝土T梁力学行为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三种结构模型,将一般纤维布加固梁和预应力纤维布加固梁与未粘贴的普通混凝土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对比分析,用有限元计算结果讨论了纤维布及预应力纤维布对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受力行为,以黑瞎子岛乌苏大桥为研究对象,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行为进行了非线性数值仿真分析.分析中考虑了结构和材料的非线性特性,采用非线性弹簧模拟栓钉的粘结-滑移行为,并与采用线性弹簧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非线性弹簧单元模拟栓钉时,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设计荷载作用下,采用线性栓钉模型和非线性栓钉模型的计算结果差别不大;采用不同的栓钉力学模型时,对结合段混凝土的初始裂纹扩展模式有较大影响,而混凝土大部分开裂后裂缝分布的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的静载强度、裂缝、挠度、疲劳强度等结构行为 ,从技术的角度讨论了无粘结预应力砼结构应用于桥梁工程的可行性 ,以促进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有限元研究中预制混凝土框架节点处新旧混凝土叠合层界面黏结与穿过叠合层钢筋难以模拟的问题,讨论了有限元软件ABAQUS中模拟新旧混凝土叠合层黏结性能的不同方法,引入叠合层的黏结滑移本构和钢筋的剪切-滑移模型相结合的本构关系,建立后张预应力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结果与足尺模型的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轴压比、混凝土强度、预应力筋有效应力及筋黏结构造(全黏结、部分黏结和无黏结)等有限元参数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轴压比由0.2增加到0.4时,承载力提高了11%,由0.4增加到0.6时,承载力增加不明显;提高混凝土强度、增加有效预应力可显著提高承载力;预应力筋黏结构造对节点承载力影响不显著,增加无黏结长度,可一定程度延缓节点的屈服.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已有预应力砼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 提出了预弯双预应力复合梁、预弯预应力钢筋砼、预弯无粘结预应力砼、横张预应力砼技术的构思. 其中, 横张预应力砼技术集良好的使用性、用材的经济性和施工的简易性于一体, 具有很好的技术经济效益和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单元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分析混凝土梁中预应力钢筋的力学性能,模拟结构中存在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直线钢筋和预应力曲线钢筋,提出了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梁非线性分析的单元模型。应用有限元理论,采用全拉格朗日列式的三维杆单元模拟预应力钢筋;采用实体退化组合壳单元模拟结构;应用钢筋单元和混凝土单元之间的位移场关系形成钢筋对混凝土单元的贡献,将预应力钢筋对结构的作用直接反映在单元模型内部。预应力混凝土T梁的破坏过程模拟结果表明梁的跨中挠度计算结果和试验实测数据吻合,单元模型有效地反映了预应力束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5.
随着立交桥工程的增多,分析和研究预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空间结构问题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针对预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及受力特点,总结和阐述了当前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力学分析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梁格系理论对应力混凝土异形连续箱梁结构的一般受力问题进行了探讨,注重分析了结构的预应力效应.  相似文献   

16.
Segmental bridges with unbonded prestressed tendons have some advantages, such as the weather independence and the corrosion protection of prestressing tendon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behavior of a prestressed segmental bridge with unbonded tendons under combined loading of torsion, bending and shear.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 research, a modified skew bending model was developed to calculat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egmental bridges subjected to combined bending, shear and torsion.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deflection behaviors of such structure, also to check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e theoretical and FEM research resuits were compared favorably with the test results from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Braunschweig, Germany. Finally, suggestion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segmental bridges with external prestressing was made.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对4根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预应力筋高度和预应力筋配筋率对其受力过程、破坏形态和裂缝开展情况的影响,并通过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预应力超高强混凝土梁承载力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预应力筋高度和预应力筋配筋率对超高强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裂缝开展情况均有一定的影响; ANSYS模拟计算所得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以及极限荷载与试验结果较吻合。研究结果可为超高强混凝土梁的设计及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托某跨径布置为(47.5+85+47.5)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计算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桩基桩-土之间的相互影响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动力和抗震性能的影响。采用桥梁分析软件MIDAS/Civil 2010建立了该桥的两种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自振特性分析,并应用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方法计算了该桥的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桩基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结构变柔,频率减小;顺桥向抗震设计由制动墩控制;考虑和不考虑桩-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桥梁结构影响复杂。  相似文献   

19.
基于近年来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和资料,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缺损状况的表现形式、检测技术和评价方法作一概括性的介绍,给出对不足之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的框图模型,可为在这方面的进一步应用、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