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河大桥钢混结合段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钢混结合段的构造措施与设计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以天津海河大桥——双索面独塔混合梁斜拉桥钢混结合段为例进行局部应力分析,讲述采用有限元模型进行准确分析的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钢混结合段是混合体系斜拉桥结构中的关键部位,构造布置和受力均很复杂,是大桥设计中的关键。为研究钢混结合段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该文首先分析了钢混结合段位置的确定原则和构造细节的受力特点、布置原则,结合一座大跨混合体系斜拉桥,介绍钢混结合段的设计细节,并采用相似比1∶3设计和制作了大比例模型,分标准组合、承载能力组合、1.6倍承载能力组合共3种工况,分16级进行了加载测试,考察了钢混结合段钢与混凝土构件的应力状态,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斜拉桥主梁的钢-混结合段构造复杂,受力状况不明晰,是斜拉桥设计中关键节点。以奉贤区金汇港大桥为工程背景,对中、小跨径斜拉桥的主梁进行了构造设计与分析,首先通过MIDAS Civil软件对全桥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主梁钢-混结合段的内力状况,再通过有限元分析ANSYS建立钢-混结合段的实体空间模型进行分析,明确该区段钢梁板件、加劲肋以及混凝土的受力状态。分析表明:该结合段构造合理,构件应力水平总体较低,安全储备良好。  相似文献   

4.
钢混结合段是混合梁构造的关键部位。结合石首长江公路大桥主梁结构特点及受力特性,及超大跨度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拟定了该桥主梁钢混结合段构造,通过受力计算分析,验证该钢混结合段结构的安全性,并总结了石首大桥主梁钢混结合段的设计特点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5.
混合梁斜拉桥主梁钢混结合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段设计是混合梁斜拉桥设计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简要介绍混合梁斜拉桥的优点,详细阐述混凝土梁与钢梁结合位置的确定原则与方法,节点构造设计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工程实例来讨论结合段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斜拉桥桥塔钢混结合段构件繁多,构造复杂,致使其受力情况难以明确,对于异形截面的桥塔尤其如此。以太原摄乐大桥异形截面桥塔的钢混结合段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全桥空间杆系模型进行分析,确定了钢混结合段的内力情况,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钢混结合段的空间板壳实体模型进行分析,明确该区段钢板、混凝土以及锚固钢筋的受力情况。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桥塔的钢混结合段内力传递平顺,安全储备良好,构造比较合理;若要进一步提高设计的技术经济合理性,可以采取措施提高下层承压板的传力比例,另可以适当减少锚固钢筋。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某变截面椭圆形独塔斜拉桥的桥塔-主梁结合段的静力学性能,建立了塔-梁结合段1∶8缩尺试验模型,采用大型地震荷载模拟加载装置对缩尺模型进行了竖向偏心加载试验。通过模型试验与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研究了塔-梁结合段钢板、塔内混凝土和PBL剪力键的应力分布以及受力情况。研究表明:在1.7倍等效设计荷载作用下,该斜拉桥的塔-梁结合段处整体应力水平较低,混凝土竖向正应力约为11MPa,PBL剪力键的贯穿钢筋承受的最大弯曲应力为63MPa,钢板承受的最大压应力为227 MPa。研究成果揭示了该变截面椭圆形桥塔斜拉桥的塔-梁结合段在设计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学特性,为该类桥塔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混合梁斜拉桥受力性能优越,但是钢混结合段受力复杂,大大增加了其设计难度.为了保证全桥的安全性和使用性能,该文采用有限元程序对某大跨斜拉桥钢混结合段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应尽量降低钢箱梁加强段顶底板U肋处突变;2)距离承载板较远处应采用刚度滞后剪力键;3)混凝土密实度对剪力键受力影响很大;4)结合段设计时应考虑剪力滞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东平水道特大桥跨穗盐路斜拉桥地理及空间环境复杂情况,斜拉桥钢箱梁采用分块组拼、悬拼施工的方案.介绍钢混结合段和起始节段的施工方法及墩旁支架的设计计算.经稳定性验算,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0.
刘岚 《世界桥梁》2000,(3):24-30,51
日本大芝大桥是一座主跨210m的预制节段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介绍了该桥结构、高强混凝土的设计及节段制作、架设及斜拉索索力调整等施工情况.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钢混结合段在斜拉桥中的应用特点,从而提出依据钢混结合段受力形式,明确其传力机理和过程,给出针对性构造对策的设计思路。最后,建立了钢混结合段的一般设计过程和方法,可应对任意复杂受力形式的钢混结合段设计。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双套拱塔斜拉桥钢-混结合段受力性能,并通过对受力性能分析得出结论,以此为该类桥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某双套拱塔斜拉桥工程为背景,合理选取钢-混结合段,并通过大型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该结合段进行施工过程的模拟,分析总结出该钢-混结合段的应力特点、变化规律以及内部各构件的传力途径。分析结果表明:该双套拱塔斜拉桥钢-混结合段的力学性能基本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其中钢结构部分应力全部小于200 MPa;混凝土结构部分仅在其顶部与锚头结合的部位出现较大的拉应力,需要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钢-混结合段剪力钉最大受力为73 k N,满足相关规范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刚 《公路》2012,(7):169-173
中跨合龙段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斜拉桥成桥后的主梁应力及线形,结合福州林浦大桥工程的施工实践,对斜拉桥中跨合龙段施工技术行了介绍,具体阐述了中跨合龙段施工工艺及配重选择的新思路,为今后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中跨合龙段施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贾京丰  陈文涛 《桥梁建设》2007,(A01):148-151
灌河大桥是连盐高速公路连云港至盐城段上的一座结合梁斜拉桥,介绍该桥施工监理中质量和安全控制的要点,为结合梁斜拉桥施工监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桂林市南洲大桥结构设计及静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何峰  励晓峰 《公路工程》2009,34(1):104-107
作为国内第一座跨度较人叠合梁结构的弯塔斜拉桥.针对其结构特点和技术标准,制定了施工阶段和施上流程,通过对各个工况和使用阶段的总体结构静力汁箅分析,验证该方案的合理性以及设计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是我国第一座钢斜拉桥,其主塔钢混结合段在国内首次创造性地采用"钢筋混凝土棒剪力键群"作为传力连接器,本文主要介绍南京江第三大桥主塔钢混结合段的设计研究.  相似文献   

17.
绵阳三江大桥是由空间索面曲线钢箱梁人行斜拉桥和单索面混凝土箱梁车行斜拉桥叠置并共用桥塔组合而成的新型结构体系.该桥将斜拉桥的刚劲和曲线桥的柔美巧妙地结合,结构新颖,造型独特,富有韵味,具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和科技含量.以绵阳三江大桥为例介绍叠层曲线组合斜拉桥设计的理念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混合式斜拉桥钢混接合段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卢桂臣  邹宏华 《中外公路》2006,26(3):153-156
桃夭门大桥是主跨580 m的7跨连续半漂浮体系混合式斜拉桥,在技术设计阶段桥型比选中,从结构受力性能合理、施工工艺简单以及造价经济等方面对钢混接合段的位置和形式进行了比选研究,确定了接合段位置为伸入中跨16.7 m、接合段形式为填充混凝土后面钢板式,并进行了主梁钢混凝土接合段模型试验研究,验证了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同类桥型的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舟山市富翅门大桥-双塔结合梁斜拉桥为工程实例,从双塔结合梁斜拉桥的构造特点入手,通过对双塔结合梁斜拉桥、双塔混凝土梁斜拉桥及独塔钢箱梁斜拉桥三个桥梁方案的比选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双塔结合梁斜拉桥为推荐方案.最终根据确定的桥型,采用有限元对其进行了细部设计和计算研究.给出有关结论和建议,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以某异形钢塔钢梁斜拉桥为例,对该体系桥的结构受力进行分析评价;针对该桥桥塔的独特造型,应用结构计算软件对其进行总体受力分析.分析结果验证了该桥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及施工合理性,同时对类似桥型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地方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