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正>西江航运开发采取上游渠化航道,下游整治的方针.“七五”期间建设了桂平枢纽,改善航道110km.“八五”期间建设贵港通航枢纽,1997年截流通航,渠化航道104km.桂平至西津之间43个滩险,除地伏滩、伏波滩和鸡儿滩需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外,都已满足通航尺度要求.西津电站1964年建成,水位60.60m以上回水可达南宁,但这种水位机率小.西津水库原设计死水位为59.62m.变动回水区内有著名的浅滩洴滩,建库以后,水沙条件改变,滩 相似文献
7.
8.
9.
10.
通过对陆溪口水道系统治理前河床变化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类似水道进行治理的最佳时机和对治理前出现的不利变化提前采取工程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论述鸡儿滩碍航情况、航道整治方案与整治效果,为今后整治该类位于下一级枢纽末端和上一枢纽坝下的滩险整治提供了经验。整治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山区河流主要是石质河床,其中基岩河床最多,山区航道多以基岩滩险为主,坡陡、滩急、滩多是山区航道的特点.长期以来,山区航道整治多以炸礁和导治为主,而炸礁又多采用裸露爆破,这种原始的施工方法既耗费大量材料,且工作效益低下,整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川江王家滩河段35年来的整治经验,指出,要使整治成功,必须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河床演变分析,而河工模型试验往往是整治成功的保证,对于群滩河段,更应以科研为先导。文章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的意见和方案,并预报了在2000年前后有两次出现严惩碍航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19.
通过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长江中游宜都水道演变特点,并重点对三峡蓄水后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初步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宜都水道是长江中游离三峡枢纽最近、受其影响最早的碍航水道,天然情况下属枯季碍航浅水道;蓄水后,水浅的碍航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支汊发展、边滩冲刷现象明显,其对宜昌水位的控制作用受到威胁,因此及时实施该水道控导工程以稳定控制节点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