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狮子口滩群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整治滩险的河形滩性特征、演变特点,成滩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扼要地介绍了通过模型试验,确定边界条件较炙复杂的狮子口滩群整治方案的过程,设计思路和体会,较完整地提供了治理河口型复杂性险滩的成功例证。  相似文献   

2.
洞庭湖区几种特殊滩险航道的整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简述乌江通天槽滩滩险特征,滩险成因及演变概况,重点介绍该滩整治方案的比较和选定,以及工程实施后的整治效果。  相似文献   

4.
乌江航道滩险整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乌江航道整治经验,对乌江航道滩险进行分类。分析各类滩险的成因、特点,研究其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西江(广西段)航道整治几点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西江(广西段)河道水文、泥沙河床变化特性和各类滩险成滩原因,总结各类碍航滩险整治成功经验和整治线宽度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西江航运开发采取上游渠化航道,下游整治的方针.“七五”期间建设了桂平枢纽,改善航道110km.“八五”期间建设贵港通航枢纽,1997年截流通航,渠化航道104km.桂平至西津之间43个滩险,除地伏滩、伏波滩和鸡儿滩需进行不同程度的整治外,都已满足通航尺度要求.西津电站1964年建成,水位60.60m以上回水可达南宁,但这种水位机率小.西津水库原设计死水位为59.62m.变动回水区内有著名的浅滩洴滩,建库以后,水沙条件改变,滩  相似文献   

7.
刘晓帆  胡阳 《水运工程》2015,(9):123-128
以岷江朱石滩为例,分析大规模采沙对弯道滩险河床演变和航道条件的影响。采沙前,朱石滩河段河床基本冲淤平衡;采沙后,河床冲淤平衡被破坏,河床严重下切,汛期河床回淤剧烈。大规模采沙对弯道滩险航道条件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破坏航道边界、降低河段水位、增加上游水面比降;原来稳定的弯槽由于水深不足而被舍弃,航道改走不稳定的直槽,给航道维护带来困难;河床地形凌乱,航槽局部存在较大横流,给船舶航行带来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9.
重庆三角碛滩群外部环境复杂,存在山区河道及水库的双重特性,滩性复杂,碍航严重。通过分析重庆主城区三角碛复杂滩群的演变规律、碍航特性,提出滩群治理思路,并结合模型试验,进行多方案的比选和方案优化,采用方案1鱼骨坝的长顺坝作为最终治理方案,布局合理,工程投资少。  相似文献   

10.
陈刚 《中国港湾建设》2005,(4):17-18,25
通过对陆溪口水道系统治理前河床变化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进行分析,探讨对类似水道进行治理的最佳时机和对治理前出现的不利变化提前采取工程措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陈红武 《水运工程》2000,(8):108-111
论述鸡儿滩碍航情况、航道整治方案与整治效果,为今后整治该类位于下一级枢纽末端和上一枢纽坝下的滩险整治提供了经验。整治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相似文献   

12.
13.
通过分析长江中游新洲—九江河段碍航特性以及河床演变特征,确定了上下兼顾、系统整治、固滩守槽、调控结合的航道整治原则。进而提出采取修建整治建筑物的措施,稳定徐家湾边滩,限制新洲水道上深槽右摆和沿岸槽的发展,归顺浅区水流,恢复并抬高九江水道上浅区鳊鱼滩头部滩体,抑制左汊发展,稳定过渡段位置,提高浅区的冲刷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家俞  徐奎  黄成林 《水运工程》2018,(10):143-147
为探讨山区河流库尾河段航道整治技术,以嘉陵江南充段凤仪场库尾河段为例,分析河床演变、滩险及泥沙淤积规律,探明河段的碍航特性。采用河工模型试验方法,制定了"疏浚、筑坝、护岸"等整治方案。试验表明:优化方案实施后整治效果良好,从根本上解决了山区河流库尾河段变动回水区碍航问题。  相似文献   

15.
山区河流主要是石质河床,其中基岩河床最多,山区航道多以基岩滩险为主,坡陡、滩急、滩多是山区航道的特点.长期以来,山区航道整治多以炸礁和导治为主,而炸礁又多采用裸露爆破,这种原始的施工方法既耗费大量材料,且工作效益低下,整治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文章总结了川江王家滩河段35年来的整治经验,指出,要使整治成功,必须在勘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河床演变分析,而河工模型试验往往是整治成功的保证,对于群滩河段,更应以科研为先导。文章还提出了今后进一步治理的意见和方案,并预报了在2000年前后有两次出现严惩碍航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筲箕背滩的多年实测资料、现场踏勘资料,结合历年整治方案,分析筲箕背滩卵石沙波形态以及碍航特征。分析表明:1996年整治方案实施后,练家槽上段的“浅”得到了治理,中段的“急”得到了缓解,下段弯险的碍航特征还比较突出;筲箕背滩卵石运动强烈,卵石呈三维沙波形式向下游输移;扯船槽、新槽、老槽目前为卵石沙波的波谷,但极有可能发展成波峰;卵石沙波运动较为缓慢;练家槽以上的主航槽较为稳定。练家槽是筲箕背卵石沙波向鹭鸶碛输移的主要通道,其地形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8.
19.
黄颖 《水道港口》2010,31(6):589-593
通过实测资料,系统分析了长江中游宜都水道演变特点,并重点对三峡蓄水后的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初步治理对策。结果表明:宜都水道是长江中游离三峡枢纽最近、受其影响最早的碍航水道,天然情况下属枯季碍航浅水道;蓄水后,水浅的碍航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其支汊发展、边滩冲刷现象明显,其对宜昌水位的控制作用受到威胁,因此及时实施该水道控导工程以稳定控制节点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