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针对某乘用车原钢制保险杠低速碰撞变形大的问题和汽车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新开发了铝合金保险杠。分别建立了原钢制保险杠和新开发的铝合金保险杠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三点静压仿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铝合金保险杠强度性能优于原钢制保险杠。通过台车碰撞仿真和试验,分析了两款保险杠的耐撞性,相同工况下铝合金保险杠防撞梁的变形量和台车减速度值均小于钢制保险杠,其耐撞性优于原钢制保险杠。  相似文献   

2.
熊松 《汽车实用技术》2023,(23):113-116
保险杠是汽车重要的外饰件,其设计的好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所开发车型能否取得成功。文章重点介绍了汽车保险杠在开发过程中的布置要求,如位置布置要求、行人保护要求、车辆通过性能要求、保险杠布置法规要求及前保险杠与雾灯的匹配要求等,可为汽车保险杠人机布置分析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ABAQUS对前保险杠进行刚度分析,在保险杠上施加98 N的力时其变形量不允许超过10 mm。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载荷下前保险杠的变形量为2.435 mm,验证了此前保险杠设计符合要求,避免后续因前保险杠设计不当导致的修模费用。  相似文献   

3.
汽车前保险杠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安全性、装饰性于一体,其设计的合理性对汽车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汽车前保险杠的组成部分及其材料选择,同时还概述了前保险杠与周边件如中网、翼子板等的匹配结构设计,旨在为后续同类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同时根据以往车型顾客反馈的前保险杠开裂或断裂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Mesh和Nastran对前保险杠基于外界振动频率响应的强度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应频率下前保险杠横梁及安装支架的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验证了此前保险杠设计符合要求,避免后续因前保险杠开裂或断裂等导致前保险杠的修模费用。  相似文献   

4.
前保险杠是商用车上较大的外覆盖件之一,作为一个独立的总成在整车上安装。它对车辆的安全防护、造型效果、空气动力性等有着较大的影响。本文讲解了商用车前保险杠的设计流程节点,各个节点需要完成的工作及输出物;同时,介绍了设计过程中常规的检查项目和内容,以及相关法规对设计因素的约束,为前保险杠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2北京国际车展期间,沃尔沃全新FMX卡车首次亮相中国,向观众—展其强悍稳健的外形及装备.此款车型的亮相,预示着沃尔沃卡车将强势进军蓬勃发展的中国建筑和矿山机械领域,进一步扩充在中国的业务版图. 强悍中更注重人性化设计 全新的高底盘沃尔沃FMX卡车与老款车型最明显的不同在于其强悍和现代的外部设计.全新设计的保险杠上格栅、厚度为3 mm的前部钢制3段式保险杠、坚固的发动机护板等都是建筑专用车的特别设计.另外,FMX卡车装备有强大的前拖钩,这一设计是国内重卡中少有的,据介绍该拖钩的牵引质量达到25 t,可在矿区对大多数的车辆进行拖拽施救.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汽车保险杠涂装中的前处理和喷漆工艺、保险杠涂装线厂房及设备的选用原则,对国内几条主要的保险杠涂装线进行了多项性能指标的对比,详细列举了年生产纲领为20万套的保险杠涂装线的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7.
针对行人保护柔性腿型(Flex-PLI)、RCAR低速碰撞、高速偏置碰撞3种工况,采用有限元建模方法,对某车型前保险杠系统进行耐撞性仿真分析,分析表明该车前保险杠系统不能满足碰撞安全性要求。以前保险杠系统主要结构参数为变量进行正交试验设计,利用综合分析法对前保险杠结构进行优化匹配。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以厚度为变量利用响应面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前保险杠系统的安全性能和质量进行了进一步优化,其整体耐撞性能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8.
汽车前保险杠是整车内外饰最重要的功能件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如今的汽车前保险杠除了要保持原有的安全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造型的美观性。所以前保险杠设计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汽车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具有轻质高强的特点,本文中基于抗撞性要求将某乘用车保险杠原钢制防撞梁替换为CFRP,并进行铺层优化设计。首先对CFRP层合板进行力学性能试验以获得材料参数,并通过三点弯曲仿真试验验证其准确性,然后根据等刚度设计原理,确定CFRP防撞梁的厚度,并通过保险杠低速碰撞有限元仿真对比分析两种材料防撞梁的抗撞性能。在此基础上,以质量、比吸能、最大侵入量和碰撞力峰值为目标,采用熵权TOPSIS方法对CFRP防撞梁进行铺层优化,确定出最优铺层方案。结果表明,在保证抗撞性能要求的条件下,优化后的CFRP防撞梁比原钢制防撞梁减轻了76.82%。  相似文献   

10.
正本文以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段差不均匀,与翼子板配合处外暴问题为例,结合设计、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得出原因并进行优化改进,使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段差的外观尺寸符合外观品质基准书的要求。前保险杠与翼子板间隙变化较大、段差不均匀。现在习惯零间隙、零段差,后期通过保险杠修模,调整卡子结构,卡角等,使段差在控制范围内。保险杠和翼子板配合处问题分析保险杠和翼子板配合处非零段差设计在进行A面制作时,工作量会增加,所给段差  相似文献   

11.
浅谈汽车保险杠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保险杠是汽车安全防护装置之一,是现代汽车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保险杠的设计原则、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及工艺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介绍。保险杠的设计原则应遵循主动安全性、被动安全性、外部造型、色彩和质感的整体性。保险杠的材料通常选用改性聚丙烯,它满足良好的使用性能、优良的工艺性能及合理的成本等方面的要求。在保险杠的结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保险杠与其他车身部件的搭接关系,如前保险杠与散热器罩、前大灯、前翼子板及机舱总成等的装配关系,后保险杠与行李箱盖、后组合灯、后围总成及侧围总成等的装配关系。为了保证保险杠有良好的工艺性,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圆角、壁厚、脱模斜度、加强筋及安装孔等部位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汽车前保险杠是整车内外饰最重要的功能件之一。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提高,如今的汽车前保险杠除了要保持原有的安全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造型的美观性。所以前保险杠设计的精细化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汽车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13.
卢家海 《上海汽车》2021,(10):19-23
文章提出了基于弹簧模型和优化技术的刚度性能解耦方法,将轿车前保险杠系统匹配性能解耦至关键零件的设计要求。首先通过载荷路径分析,识别出中支架是影响前保险杠系统匹配性能的关键零件。在此基础之上,采用弹簧模型简化中支架结构,并通过对最优匹配性能的定义以及优化求解,将前保险杠系统匹配性能解耦至中支架安装点刚度目标值。  相似文献   

14.
为在造型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汽车的行人碰撞安全性能,以提高汽车的开发效率和行人安全性,提取了77款SUV侧视图的轮廓线及其特征参数,构建并验证了SUV前端造型的简化有限元模型,并依据Euro NCAP评价规则进行行人安全性能仿真。以造型特征参数为自变量,损伤参数为因变量,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对有无扰流板的两类车型筛选出对下肢损伤有显著影响的造型特征参数,并建立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有前保险杠扰流板的SUV在造型设计时应增大保险杠中心离地高度、保险杠宽度和扰流板相对于保险杠的前伸量;无扰流板的SUV则应增大保险杠上参考线离地高度、进气格栅曲率半径,减小保险杠下参考线离地高度。建立在量产车型造型特征基础上的汽车前部简化模型通过Euro NCAP试验数据的验证,不仅能表征造型信息,也具备结构属性,对于结构设计前的造型设计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商用车前保险杠前期设计数模进行模态分析,找到结构设计中的缺陷及与设定目标值的差距,并制定不同方向的改进措施。通过实施不同改进措施的模态分析,找到各个措施对模态改进的贡献,最终使前保险杠前三阶固有频率达到目标值。  相似文献   

16.
豪彦 《汽车与配件》2003,(24):28-29
汽车在城市中经常发生在低速状态下正面和后面碰撞或在车辆变道时正面和后面角碰撞情况。低速碰撞可用来评估前、后保险杠的作用,但对大多数汽车制造商而言,前、后保险杠设计未放在重要位置。美国和欧洲都制定了车辆前、后端(保险杠)碰撞保护标准。在美、欧进行低速碰撞时,部分汽车制造商的保险杠设计存在不少问题,都进行了改进,如韩国现代公司Elantra、日本马自达Protege。在低速碰撞(碰撞速度8km/h)时,德国大众新甲壳虫在VRC进行保险杠四次试验中,两次无损伤,另两次仅有小损伤。有的汽车制造商在进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汽车前保险杠与柱类物(如电线杆或大树的垂直硬物)耐碰撞性能。为降低保险杠的质量,某轿车采用了超高强度热冲压含硼钢。针对该类保险杠进行了落锤试验。用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柱碰性能模拟,并分析了不同板厚的前保险杠耐撞性。选取了前保险杠的变形、受力及吸能3个参量作为柱碰过程的评判指标。结果表明:柱类碰撞时,对比原冷冲压保险杠,热冲保险杠的最大内侵量减小40 mm,最大承载力提高7 k N,最终吸能量提高0.1 k J。因而,热冲压保险杠具有更加优异的柱碰性能。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介绍了市场主流皮卡后保险杠的分类、特点,以及发展趋势,并且介绍了塑料本体后保险杠相对其他材质的保险杠的优势。文章重点从人机工程要求上,详细介绍了皮卡后保险杠的开发过程中,保险杠踏步离地高度,踏步宽度的设计依据及设计要点,并对后保险杠踏步的防滑性做了详细的要求。同时基于安全性考虑,对保险杠承载强度进行了详细的CAE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保险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天,轿车前、后保险杠除保持原有的保护功能外,还要追求与车体造型的和谐与统一及本身的轻量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目前轿车的前、后保险杠采用了塑料保险杠。  相似文献   

20.
康磊 《时代汽车》2022,(2):152-15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逐渐普及,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性.汽车保险杠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对于汽车塑料保险杠面漆前处理工艺还不够成熟.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汽车塑料保险杠面漆前处理工艺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改进汽车塑料保险杠面漆前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