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对北京市轨道快线建设的条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与纽约、巴黎和东京等国际大都市的人口、经济实力以及城市发展状况进行对比,结合国际大都市城市轨道快线建设和运营的成功经验,提出北京市应加快城市轨道快线建设;对建成的1、2、4、5、13号线根据客流特点,采取快慢车同一轨道上运行,调整快慢车开行方案;在北京市城市轨道网中增设两条穿城对角轨道快速线,满足人们出行方便、快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城轨资讯     
《轨道交通》2013,(4):26-27
首列“成都造”地铁车辆下线 近日,首列“成都造”地铁车辆在成都开发区竣工下线,不久后将投入到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使用。成都南车轨道车辆公司正为成都地铁2号线东延线制造10辆列车。其城轨地铁车辆维修与组装一期项目6个月建设竣工,8个月实现项目投产。“现在这个车还只是在成都组装,关键零部件要从青岛运来,下一步我们将实施更加全面的本地化战略。”成都南车轨道车辆公司董事长罗斌说,成都轨道交通规划创造了巨大的商机,南车将在成都投资零部件生产和研发项目,以辐射广阔的西部市场。  相似文献   

3.
地铁线路维护是地铁营运安全的重要保证.文章结合西安地铁1、2号线线路静态检查的实际,介绍轨道检查仪在地铁线路维护中的使用情况,并将检查仪所测结果与人工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提出了存在问题及提高轨道检查仪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轨道交通》2009,(4):21-21
上海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4月12日宣布,为确保明年上海世博会期间轨道交通运营,6、8、9、10、11、2号线东延伸、2号线虹桥枢纽段等线路的1000多辆新车将于年内陆续交货、调试、验收。据介绍,由长春长客一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供货的上海轨交7号线车辆采购项目共32列A型列车,车辆总数达192辆。目前已有9辆列车运抵上海准备交付,最后一辆列车计划于明年3月交付使用。  相似文献   

5.
一、工程概况匈牙利布达佩斯机场线是一条连接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市中心与李斯特国际机场的客运轨道交通线,线路起点为布达佩斯市中心的火车东站终点为李斯特国际机场2号航站楼这条线路基本沿着匈牙利既有的100年铁路走行,沿途设置小佩斯站、1号航站楼站和2号航站楼站,线路全长约18公里(图1)。该线主要为机场客流服务,并兼顾部分市郊客流。二、系统制式选择本线在系统制式上可以有匈牙利国家铁路制式(下称国铁制式)和城市轨道交通制式(下称地铁制式)2  相似文献   

6.
地铁正线40.0‰最大坡度对行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铁线路穿越山岭或跨江渡河时,适当提高正线最大坡度标准有利于减少建设成本、降低设计和施工难度. 为了研究地铁正线40.0‰ 最大坡度取值的可行性,结合苏州市轨道交通8号线车线系统特点,采用理论分析、列车纵向动力学、车辆-线路系统动力学以及有限元等方法,从动车功率、列车起动与制动能力、故障列车救援、列车运行状态与动力特性、轨道力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了地铁正线40.0‰ 最大坡度对行车特性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4动2拖B2型车时,地铁正线最大坡度值可采用40.0‰;列车通过40.0‰ 大坡道地段时,行车安全性、平稳性、列车起动制动以及故障救援能力均能满足要求;钢轨所受最大应力仅为容许应力的37%,纵向最大位移值仅为0.443 mm.   相似文献   

7.
《轨道交通》2011,(2):22-22
2011年1月28日,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客股份)与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车辆采购合同签订仪式在京举行。长客股份公司喜获北京东西大动脉——6号线一期总计达30亿元人民币的订单,成为全球地铁车辆采购史上最大的一单。  相似文献   

8.
城轨资讯     
《轨道交通》2013,(10):16-17
泉州轨道交通1号线预2015年开工2020年建成通车 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泉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了具体的时间表,1号线力争2015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据了解,泉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将强化与铁路、机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项目全长约40公里,计划投资230亿元。目前,泉州市已完成项目的线网规划修编,按照省里计划,这条轨道交通线将在2015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此外,厦漳泉城际轨道1号线也有望在“十二五”末开工建设,该线路全长197.8公里,为双线电气化,设计时速160公里,总投资达408亿元。  相似文献   

9.
为给轨道交通车站交通接驳设施配置策略提供一定参考,通过对上海8条轨道站点类型及周边用地性质进行分类统计,结合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的实际情况,对车站交通接驳设施布置策略进行梳理。结果表明:无锡地铁3号线新区段车站居住性和商业商务类型地铁站点出行方式均以步行交通为主;地铁站点应充分配备公交设施,同时要调整与地铁线路复线5个及以上轨道站点的现状公交线路;综合枢纽型地铁站点(高铁、飞机)应结合枢纽配套设施资源进行共享。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2014,(5):39-40
2014年5月8日,以主题为绿色、节能的2014机车车辆关键技术与材料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北车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安超、高级工程师李明,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兼首席设计师李瑞淳,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管理越来越重要,以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培养的交通警察已远远无法满足现今城市轨道交通管理的需要。教学中的仿真实训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的安全性。分析当前公安院校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虚拟技术的优势,将虚拟现实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相结合,对虚拟仿真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训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温旭丽  杨悦  陈玮 《交通标准化》2011,(20):130-134
基于轨道交通大发展的背景,对居民选择轨道交通出行的意向进行建模分析,旨在为大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居民出行交通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传统的出行方式、出行费用、性别等),构建了居民轨道选择意向转移模型,并确定模型的输入输出向量,利用MATLAB-ANN的BP网络,求解模型效用值,最后结合苏州市进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今,城市轨道交通以其安全舒适、快捷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但是轨道交通项目成本造价高,运营维护费用贵,以及运行带来的诸如噪声污染与电磁干扰等社会问题,成为制约轨道交通健康发展的“瓶颈”.本文以北京市地铁4号线为例,系统地分析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依据价值链理论,把内部成本细化为前期规划设计成本、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把外部成本分为空气污染、交通事故和噪声污染三个方面,并且将外部成本定量化.该研究有助于准确计算出城市轨道交通的总成本,为政府制定票价提供依据;同时使城市轨道交通满足经济资源、社会资源和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满足城市发展和旅客出行对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需求,界定了客运轨道交通运输系统为包括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内的广义系统,分析了传统铁路列车停站模式的弊病,提出了构建客运轨道交通系统的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原则、整体效益最优原则和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原则,构建了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根据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不同衔接形式,提出了替代兼用、共轨运输和枢纽换乘3种构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基本模式.通过对传统模式的适应性、城市位置、铁路现状、铁路新建或延伸走向、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规划、技术条件、运输组织7个条件的判别,得出了适用于23种不同特性城市构建模式的选择结果,为一体化客运轨道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论坛以“轨道交通技术政策”为主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结合国家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提出了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 研究了不同类型轨道交通系统单位周转量能耗的统计指标,以及计算模型和方法. 结合实际统计数据与列车运行的仿真计算,定量测算了不同技术参数和运输组织方案下轨道交通能耗的变化趋势,从节能角度对我国轨道交通发展的技术政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 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 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ڷǼ���MNLģ�͵Ĺ����ͨ��ʽ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研究对象,将轨道交通方式预测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采用转移曲线法预测无轨道交通条件下的各种交通方式的比例结构,第二阶段选取时间、费用作为效用函数的特征变量,以交通行为调查的RP和SP联合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各种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率,建立了应用于轨道交通方式预测的非集计MNL模型. 最后以苏州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为例,进行了模型参数估计和轨道交通分担率的预测. 结果表明,常规公交和自行车交通方式向轨道交通转移比例较高,该模型能较全面地考虑居民出行选择的各方面影响因素,模型的预测实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都市圈外围向心的通勤交通比例高、中心区交通压力大,因此都市圈通常采用以轨道交通为主的交通发展模式。首先结合伦敦、纽约、东京都市圈案例,分析轨道交通对都市圈空间形态的影响。结合广佛都市圈国家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低运量轨道交通4个层级轨道交通的发展,从枢纽规模与布局、网络一体化、运营管理与车站开发等方面提出存在的问题。指出分散布局的轨道交通枢纽与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是适合都市圈的轨道交通发展策略。最后,针对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借鉴、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快线采用地下线路形式穿城、如何实现"四网合一"、枢纽空间的规划预留等方面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区域一体化轨道交通网络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基于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区域轨道交通面临战略任务的分析,提出区域轨道交通的4个层级划分:国家级战略大通道、区域轨道交通走廊、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中心城及二级城镇局域网轨道交通。阐述各层级轨道交通网络的功能定位以及对新型城镇化的策应关系,并给出区域轨道交通规划的具体要求。提出当前区域一体化轨道交通发展中须重点审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涉及各层级网络功能的兼容和代偿、网络衔接、通道资源的合理配置、多元化运营模式、枢纽级配体系、需求分析理念等方面。最后,针对转变规划理念、协调上位规划、法规与技术标准、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发,以及建设模式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轨道交通建设发展是破解交通拥堵、交通污染、绿色出行环境差和停车难等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在轨道交通大发展机遇期,有必要探讨如何科学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促进城市集约发展和改善城市交通状况。研究总结城市交通的内涵,即城市形成和发展中的内在要素,提出城市交通应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高效可持续运行。从车辆技术成熟度与国产化水平、轨道交通制式多样化、轨道交通规划建设规模与城市形态和发展阶段的适配性、认证和标准体系、交通功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一体化土地开发、多模式公共交通衔接换乘等角度出发,梳理发展现况并归纳问题及症结。重点针对结合市情的轨道交通基础性问题,就科学规划城市和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提出指导思想和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