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水泥-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配比、不同龄期水泥-沥青混凝土马歇尔试验研究,揭示水泥-沥青混凝土强度增长规律及马歇尔试验其他指标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水泥-沥青混凝土强度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水泥-乳化沥青稳定碎石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为了选择水泥混凝土路面薄层罩面改造方案,对乳化沥青封层、单层橡胶沥青封层和双层橡胶沥青封层三种材料与SMA-10沥青混凝土所组成的罩面结构,采用剪切试验和拉拔试验评价其粘结性能,通过冲击韧性试验评价其抗裂性能,并通过铺设试验段验证了橡胶沥青复合封层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双层橡胶沥青封层罩面结构...  相似文献   

4.
为了合理利用废弃沥青混合料以达到节约资源、降低工程造价以及减少对环境污染,依托河南省安(阳)-新(乡)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提出了将废弃沥青混合料掺入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中,使其整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基层材料,同时采用较低含量的水泥用量和骨架密实型级配.通过试验,分析了掺入的废弃沥青混合料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材料收缩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满足基层强度要求的前提下,掺废弃沥青混合料有利于改善基层的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半柔性路面基层材料试验研究,探讨了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设计、性能试验、半柔性基层路面结构力学分析、施工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骨架嵌挤级配、振动压实法确定最佳含水量、干湿劈裂强度确定最佳乳化沥青用量的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半柔性混合料设计方法,混合料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高温稳定性、低温柔性、抗疲劳性能;采用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代替半刚性基层,可降低路面最大竖向剪应力,提高路面抗裂能力;试验路应用表明乳化沥青-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具有均匀性好、易压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沥青混合料中石油沥青的使用量,研究提出沥青中掺加生物油制备生物沥青,并对生物沥青进行改性,通过沥青三大指标试验、DSR试验、BBR试验,确定生物沥青的最优掺量;分析不同水泥用量下生物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当生物沥青掺量为16%(质量分数)时,改性生物沥青使用性能最优;生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水稳定性能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明显提高,低温抗裂性能无显著影响;综合分析水泥掺量对沥青混合料整体路用性能的影响,建议水泥掺量为3%~4%。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整体结构的疲劳特性是决定铺装层使用寿命的关键.通过对双层沥青铺装层结构的复合梁以及"水泥混凝土板+双层沥青混合料铺装"三层复合结构的疲劳试验,对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复合结构的疲劳性能进行了研究,同时考虑了层间防水粘结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微应变为700×10-6时,"环氧沥青混凝土+SMA"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其他类型铺装结构的1.4倍;"水泥混凝土板+环氧沥青混凝土+SMA"三层复合结构的疲劳寿命是其他类型铺装结构的2.1倍.结论表明"环氧沥青+SMA"复合铺装结构适宜于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相似文献   

8.
水泥-乳化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与路用性能特点的研究 ,用进一步修订的马歇尔稳定度实验方法设计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 .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实验路的铺筑 ,对水泥 乳化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方法进行探讨 ,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响应绿色公路建设节能减排号召,扩大改性乳化沥青在公路行业的应用范围,针对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差的缺点,在混合料中加入水泥填料以期提高其抗水损害能力,并分析现有水稳定性评价方法对水泥-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的适用性,建立基于动态模量主曲线的改性乳化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评价方法.研究表明:水泥填料的加入可使改性乳化沥青混...  相似文献   

10.
水泥是碱性材料,因此它们对沥青的吸附作用比较强,一种沥青混合料分别按5%矿粉、5%水泥和2%消石灰 3%矿粉3种情况的析漏率,采用等量的水泥代替矿粉后,析漏率有所降低,掺入少量消石灰后,混合料的析漏率明显减少。由此可知,消石灰对沥青的吸附作用很强,有利于提高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这点将在下面予以讨论。  相似文献   

11.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技术的应用,不仅解决了环境问题,而且节省了造价,节约了资源。详细介绍集中破碎再生利用、共振碎石化再生利用、多锤头碎石化再生利用、冲击压裂再生利用及板式打裂压稳再生利用五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从技术原理、适用性与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提出了五种技术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田建军 《交通标准化》2013,(23):138-139
旧沥青的再生是废旧沥青混合料再生的关键.选择三种再生剂,取不同用量对旧沥青进行再生并对再生沥青的三大性能指标进行试验,进而评价旧沥青与再生剂的配伍性,为再生剂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沥青就地热再生技术作为一种路面维修方案具有快捷、高效和有效防治车辙病害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沥青路面的养护维修中。结合S323一级公路沥青就地热再生的施工,通过再生沥青混合料性能试验,可全面分析沥青热再生混合料的性能及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14.
杨义  闵祥虎  孟强 《北方交通》2007,(6):140-143
通过对沥再生^TM材料进行一系列的试验研究,检验了沥青生^TM对老化沥青的激活再生效果,分析了沥再生^TM掺量、老化沥青老化程度及再生效果之间的关系,验证了沥再生^TM应用于沥青路面养护的可行性,通过对各种试验数据的综合分析,得出沥再生^TM的试验研究结论,为沥再生^TM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实际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5.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是实现重复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有效的技术经济措施,对于我国的公路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对就地热再生技术的应用进行介绍,首先分析原路面病害情况,并介绍就地热再生技术的三种施工工艺及其适用性,然后综合病害类型和试验结果确定出就地热再生施工方案,最后,通过对施工质量的检测表明,就地热再生技术在100%循环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同时,能够有效治理原路面病害。  相似文献   

16.
冷再生技术早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在鞍山地区使用还是第一次,我们通过在旧路改造上的应用,总结了一些施工控制指标,也是为这项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总结了一些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沥青混合料冷再生技术及就地冷再生适用性的介绍,深入分析使用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处理方法,并分析沥青类再生粘结剂的性能特点、配合比及造价等方面。案例表明,就地冷再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分别对掺三种不同乳化沥青剂量的冷再生混合料进行了水稳定性试验、高温稳定性试验、松散试验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等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良好,残留稳定度试验和劈裂强度试验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具有较好的抵抗变形的能力,在最佳乳化沥青用量下成型的试件能满足抗压回弹模量大于800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高级沥青路面的再生利用在国内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选择两种不同类型(A、B)的再生剂对废旧沥青进行再生研究,室内试验结果表明,A型再生剂改善废旧沥青性能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结合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热再生工程的实际情况,测定旧沥青的常规指标、粘度及组分并与原新沥青各指标进行对比,评价旧沥青的老化程度.选择不同种类再生剂,以不同比例调配旧沥青组成再生沥青,观察再生沥青的常规指标、粘度及等性能的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旧路面的老化沥青中掺入10%~30%再生剂后,其性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