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PDA的高速公路养护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高速公路养护数据采集方式存在的效率低、数据准确性差、不能采集GPS信息和路况图像信息等缺点,提出并研发的基于PDA的高速公路养护数据采集系统,经实际应用表明,具有适应性强、效率高、数据准确性高、功能强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400-0516-660www.citylinker.com班联数城智慧公路养护解决方案以CIM平台为核心,通过实体公路的数字镜像,建立公路道路时空数据库。CIM平台利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GPS、BIM、GIS等信息技术,并接入各种物联网感知设备,在公路设计、施工与运营三个阶段提供数据采集服务,基于采集到的静态和动态数据,系统平台可实现:为养护阶段的公路巡检、桥梁定检、桥梁隧道健康监测、病害诊断分析、养护管理、辅助决策等服务提供数据基础支撑;能够实时掌控公路健康及养护业务状态,深度挖掘分析公路养护过程中各类采集数据的变化规律,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养护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对比分析了各种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基于WIFI无线通信技术的桥梁无线应变采集系统。系统设计了现场应变数据采集设备以及上位机监测软件,实现了桥梁结构检测数据的无线通信。系统有效解决了应变片测量桥梁应变时导线线阻引起的测量误差,设计的高精度数据采集电路有效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电校准方法校准系统并对系统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测量准确、测试效率高、采集控制灵活方便、稳定性好、成本低等优点,验证了WIFI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在桥梁无线结构监测系统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PC机的数据采集一般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单串口的PC机只能采集一个传感器的数据,如何设计PC机的分布式多任务采集系统?根据设计车辆导航系统时的经验,介绍如何使用DELPHI语言实现PC机串口分时采集磁阻传感器HMR3300和GPS接收机的数据,并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有线方式采集传感器数据的缺陷,提出了具有远程数据分管中心、嵌入式现场数据采集子系统、ZigBee无线传感器数据采集网络等3层子系统的监测方案;构建了一个以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组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完成现场采集,将融合、预处理后的数据经GPRS网络发回远程数据中心。多源异构传感器采集的实验数据与对应环境变量完全吻合,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车辆荷载(动态称重)监测是中小桥梁结构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价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能够在中小桥梁上24小365天运行的、价格低廉的、精度较高的实时轴载数据采集系统进行全天候轴载数据采集,将对桥梁的建设、辅助养护和管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介绍了基于压电薄膜传感器的车辆轴载称重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给出了该系统进行测试验证的流程和校验结果,对于此类系统的搭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PC机的数据采集一般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单串口的PC机只能采集一个传感器的数据,如何设计PC机的分布式多任务采集系统,作者根据自己在设计车辆导航系统时的经验,介绍如何使用DELPHI平台实现PC机串口分时采集磁阻传感器HMR3300和GPS接收机的数据,并给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基于NI公司DAQ数采卡及LabVIEW的硬、软件开发平台的大型桥梁健康状况远程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组建测量网络的方法,通过现场采集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该实现方案还可用于大坝、公路桥、巨型建筑体等大型结构的远程健康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9.
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USB主机和CAN总线的现场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传输,取代RS485,提高通信质量;同时系统中的嵌入式USB主机将现场采集数据存入U盘,实现数据存储,取代现场数据采集系统必须有一台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是保障桥梁安全运营的重要技术手段,已在国内外众多桥梁工程中得到应用。然而,传统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存在海量数据可读性差、突发事件下难以评估等缺点。文章借助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提出新型"BIM+健康监测"模式下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架构,开发了基于BIM的桥梁健康监测系统,实现了桥梁安全运营的多用户协同管理以及监测与养护一体化运维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桥梁病害信息管理过程中数据采集过程复杂、可视化效果不佳及缺乏时间关联要素的问题,结合BIM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实现了某钢桁梁桥裂纹病害的可视化,基于可视化编程软件Dynamo研发了一种裂纹病害信息快速批量更新的方法,且将更新代码模块化;通过引入病害时间参数,创建了4D裂纹病害信息模型,实现了裂纹病害信息与三维图形在时间序列上的动态关联,呈现了裂纹的扩展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在桥梁病害管理系统中引入BIM技术可以提升病害信息管理的效率,实现裂纹病害信息的可视化,通过4D裂纹病害信息模型的创建可以直观地对裂纹病害的发展历程加以呈现,帮助桥梁运维管理人员科学地预测裂纹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为了能够应用公交IC卡数据分析公交乘客的出行特征,对判断公交IC卡乘客上车站点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南宁市智能公交系统为例,采集公交IC卡收费系统和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的运营数据,应用数据仓库技术建立智能公交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将智能调度系统数据与公交IC卡收费系统数据进行关联,判断公交IC卡乘客的上车站点,对提出的方法进行精度分析和算法实现,并应用海量的智能公交系统实际数据对算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判断公交乘客上车站点的准确率达到98%以上,算法效率满足实际应用需要,该方法能够用于公交系统的规划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更新数据准确性及更新工作的管理效率,分析了当前农村公路建设规划政策、部级与省级农村公路管理流程;梳理了已有更新系统的部署现状;通过对系统功能框架的分析,总结了现有系统与新时代农村公路建设更新需求的差距;归纳了前沿信息技术对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更新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新时代农村公路发展建设、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的信息耦合链式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据更新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同时提出了基于此功能架构的系统功能流程与系统模块详细架构。较之现有系统,新架构能够提升对更新数据的分析解译能力与管理部门的相关工作效率,提升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数据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现有桥梁评价系统的发展,介绍了GIS、数据库、计算机知识在桥梁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创建了钢管混凝土拱桥的GIS坐标系,建立了GIS可视化桥梁模型,引入层次分析法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及GIS数据库,以VB语言编制GIS平台上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评价系统.该系统分为2个主模块9个大模块,可实现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安全性进行科学、准确、快速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对现有服役桥梁进行安全监控,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桥梁安全监控预警系统,采用在被监控的桥梁上安装桥梁安全状态数据采集与处理子系统,在后台安装桥梁安全监测预警中心,并采用物联网实现数据传输至桥梁安全监测预警中心,实时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实现对桥梁安全状况的监测预警、分析、评估,以及危险桥梁的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16.
ETC收费数据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成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的迫切需求.本文选取ETC历史数据构建路径序列事务数据库,针对基本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低、覆盖率低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Markov路径预测模型预测高速公路车辆路径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实现了高速公路ETC车辆未来通行状态的预测,同时检测出异常的路径序列.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结果可靠,总体预测准确率达到83%以上,能够为高速公路管理部门开展收费稽查、提高ETC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数据是交通规划、管理与控制的基础,尤其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运营具有决定性作用。阐述交通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分析、归类其技术特点,研究和展望新技术在交通数据采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适合我国道路交通特点的交通数据采集技术。  相似文献   

18.
指静脉识别是一种利用手指中静脉特征来进行身份安全验证的一种技术,与其它指纹识别技术相比,具有非接触采集、活体识别、内部特征安全、高精确性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已经成为关注的对象。本设计将手指静脉识别技术和嵌入式系统结合起来,实现了基于ARM的指静脉识别系统,契合了安全设备小型化的未来的趋势,识别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部署在铁路路基监测区域内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由于节点能量和带宽等资源的限制,要求数据的采集、处理、传输满足低能耗、高效率和高可靠性. 本文提出面向智能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部署策略,在感兴趣的区域内部署尽量多的节点,并根据数量类型、环境特征等因素将网络以簇为单位进行划分. 以簇为单位,采用自适应加权数据融合处理技术,将采集的地温数据按照精度分别乘以权重值再进行平均值处理,有利于降低数据冗余度,提高数据准确度和采集效率. 仿真性能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