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轨道交通》2014,(6):19-19
在铁路货运改革1周年前夕,广铁集团在全国铁路行业首创“微信发货平台99货主使用“广州铁路”微信公众号,使用手机即可办理铁路发货业务,并可实现货物运输的全过程追踪查询,成为众多企业运输物流的重要帮手。截至6月10日,广州铁路的微信“我要发货”上线3天,粉丝量已经突破18万。  相似文献   

2.
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一步明确"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含义的基础上,确定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指标体系,将"货物运输车辆"、"运输作业量"、"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益"等四类指标作为重点调查指标,详细分析"货物运输车辆"指标和"运输作业量指标",尤其是提出基于属地发送量、到达量和内部运输量的属地运输量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兼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进一步明确“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含义的基础上,确定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指标体系,将“货物运输车辆“、“运输作业量“、“运输质量“和“运输效益“等四类指标作为重点调查指标,详细分析“货物运输车辆“指标和“运输作业量指标“,尤其是提出基于属地发送量、到达量和内部运输量的属地运输量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兼容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属地道路货物运输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公路快速货运系统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形式,能够提供快速、安全、准确和“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从第三方物流、公路货物运输与现代物流的关系等理论出发,在分析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对其货物运输组织形式进行研究,提出公路快速货物运输组织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5.
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跨越式发展的理念和分布式计算、网络通讯、网络安全、数据库、数据挖掘等技术设计了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的网络拓扑架构,构建了基于审核的危险货物运输流程管理、基于认证与授权的运输责任审核功能体系与危险货物配装与仓储布局的数学模型。应用结果表明统一的全路危险货物运输计算机监管系统为危险品的运输安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6.
铁路货物运输速度和逾期率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市场经济对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有较高的要求,根据1999年对铁路货物运输状态调查抽样的数据,从管内和直通运输,运价里程,品类及运价号四个方面对铁路货物运输时效性服务水平进行分析评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开行快运列车,强化运输组织,加强作用管理,加快信息化进程等对策以提高铁路货物运输的时效性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危险货物在城市快速道路运输过程的动态运输风险,基于现有的危化品运输监管技术动态参数,分析了运输动态因素、城市快速交通流特征和运输风险这3者的相关性,建立了城市快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动态风险评价模型,重点研究了交通流参数对危险货物事故概率和人口暴露量的影响。实例结果表明:不同车速对运输风险影响显著,该模型可实时评估城市快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动态风险,对加强危险货物运输风险监管力度,降低运输风险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海上货物运输的权利转让制度关系到运输方和货方等各方的基本利益,权利主体、内涵、转让程序和效力等构成其主要内容。《鹿特丹规则》采取权利义务转让同步为一般,"异步转让"为补充的原则,继承和发展了以往国际货物运输公约,探索、完善海上货物运输的权利转让制度,对未来国际航运业、金融业等经营活动产生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公路运输指标可反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由于涉及面广、对象主体多,我国现行的依靠人工抽样方式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方法准确性、可靠性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数据资源、提高运输量统计精度,该研究基于高速公路收费数据、车辆GPS数据、普通公路轴载数据等信息资源,同时结合抽样实验的结果,构建了抽样方法体系和波动系数推算模型,提出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该统计方法,获取基础数据更加方便快捷,可大大减少人财物的投入,提高统计效率和经济效益;同时,所获得的公路货物运输量统计数据准确性高、客观性强,能为相关交通运输部门进行公路货物运输量调查、制定公路路网发展规划和优化运输服务综合体系等提供切实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主要特点,结合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评价理论对运输质量的综合评价进行分析,并根据上诉评价方法给出建立一套公路货物运输企业运输质量自动评价系统的总体结构,对公路货物运输企业的运输质量管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居民出行调查主要依赖人工实施完成,受到各种人为因素制约,容易导致调查结果在反映真实出行特征方面存在偏差.因此,需要进一步利用和分析综合交通调查和其他相关数据进行综合校核.以上海市第五次综合交通调查为例,提出人员出行特征和车辆出行特征综合校核的技术方法.利用交通行业相关统计指标、交通大数据、其他专项调查以及交通模型对出行特征指标进行比对校核.重点阐述人员、客车、货车出行特征校核的方法及步骤.最后指出,与以往调查校核相比,本次校核大量应用信息化数据,有效地将传统调查与信息化调查成果相融合.  相似文献   

12.
基于发展先进货运服务系统的迫切要求,从系统科学的思维角度出发,采用面向过程的研究方法,通过分析整套货物运输作业流程,提出了基于铁路运输系统面向货主的货运服务系统需求分析表。在充分考虑货运服务需求和系统智能化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借鉴企业架构规划思想,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基于铁路智能运输系统(RITS)货运服务系统的综合服务框架,并完成了货运服务系统顶层逻辑框架DFD图,实现了RITS货运服务系统的逻辑框架功能模块的划分。  相似文献   

13.
公路运输量波动系数反映了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在时空上的不均衡状态.本文首先分析了车辆货物运输量月度波动系数的统计方法和其在统计调查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依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系统、交通量自动观测点与交通量调查信息系统等平台,建立了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月度波动系数推算模型,把车货质量、收费总额、交通量、车道数、通车里程等参数引入到模型中来,并对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非基数月度波动系数提出了量化处理、权重赋予的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公路路网货物运输量统计调查、区域内公路路网规划和综合运输体系优化提供切实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30年来全国范围综合货运网络基础数据的分析,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和5种运输方式所承担货物周转量的相关关系函数,并以此确定了综合货运网络各种运输方式的里程规模.结合当前常规数据结构,建立不同运输方式所承担货物周转量合理比例的多目标货物周转量比例计算模型(CCTV Model),并基于运输效率、运输效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确定了合理货物周转量构成比例.结果表明,模型利用国内的常规数据结构能够较好的预测综合货运周转量比例,并应用于未来综合货运结构的预测和分析,不同目标值决定了不同的运输方式货物周转量构成比例.  相似文献   

15.
我国铁路、民航等运输量统计都能够获得属地区域运输量,但公路运输量统计调查得到的是工具运输量,难以获得属地公路运输量,运输量统计与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脱节.为了研究属地运输量,以2013年交通运输业经济统计专项调查为契机,有效利用全国各省专项调查数据,以辽宁省为例,探索分析公路属地客运量和属地货运量,并比较工具运输量与属地运输量的区别,进行流量流向分析.属地客运量与工具客运量基本相同,市级属地客运量与工具客运量的比值在0.91~1.15之间;属地货运量与工具货运量差异相对较大,市级属地货运量与工具货运量比值在0.70~1.68之间.在公路属地运输量基础上,进一步综合铁路、民航、水运等其他运输方式数据,可形成完整的区域综合运输量数据,进而深入分析研究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关系,从而为有效推动综合运输体系协调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戴炜 《城市交通》2008,6(1):54-58
由于受行业及部门分割的影响,我国城市货运交通政策往往缺乏必要的系统性和统一性,不仅不利于城市货运交通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还给城市物流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论述了城市货运交通政策的概念、目标、实施范围、政策评估及其基本内容;并结合国内外货运交通发展的经验案例,说明规划或政策的制定者们必须重新调整和认识货物流通中心的发展观念,用城市货运交通大系统的视角去审视货物流通中心发展面临的政策问题,结尾对我国城市货运交通一体化和货物流通中心发展政策的思考,指出必须加强货物流通中心发展政策与城市货运交通的必要有效的互动,从更高层面加强货运交通政策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区域交通一体化迫切需要开展区域交通模型研究,而传统交通模型建模方法在数据基础、调查方法上的不适用性造成区域交通模型的研究多停留于理论层面.打破传统的交通建模基础数据需求,明确多层次空间模型体系,依托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数据,铁路、水运、航空等监测数据构建广东省综合交通模型.阐述在有限基础数据的背景下广东省综合交通模型框架、路网设置特点、交通分区方法、出行频次模型、目的地选择模型、区域货运模型等建模的关键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货运车辆的运行已对城市的局部地区产生了一定的交通影响和环境污染,为掌握城市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运行规律和配送行为特点,论文首先分析商业中心区的总体交通特征,接着对商业中心区的货运交通运行规律进行调查分析,进而剖析并总结商贸物流所产生的配送行为与交通特征,进一步对现行城市货运组织管理政策和措施进行评估,并对共同配送策略的实践意义进行了初步思考。这些分析为城市制定相关的货运交通组织管理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论文以上海市黄浦区局部路网为调查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