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立标眀责、完善现场卡控体系、实行安全评价等制度建设;通过在管理责任的分析上增加力度、从科室职能作用上进行分析,在管理责任的追究上加大力度,严格了责任追究;通过干部在现场、问题在现场解决、作风转变在现场,强化了管理职能;通过深化提素工程,在管理能力上注入了活力,使干部逐级负责制落到实处。确保了安全生产朝着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复合材料在摆动式货车转向架上的应用情况,分析研究了复合材料在摆动式货车转向架上的功能及结构,论述了复合材料的应用对提高车辆的运行速度、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充分说明复合材料在铁道车辆上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地铁车辆段上盖开发利用已成为一种趋势,但车辆段的上盖开发使得车辆段的设计趋于复杂。分析了上盖开发对车辆段设计的影响,从车辆段结构型式、车辆段上盖屋面、消防、室外综合管线等方面介绍了有上盖开发的车辆段设计,总结了相关设计要点。应在保证满足车辆段的规模功能及运营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兼顾车辆段上盖开发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两起列尾装置故障的分析,找出了800M列尾在使用上和自身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从设计上、使用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两起列尾装置故障的分析,找出了800M列尾在使用上和自身设计上存在的不足,并从设计上、使用上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替换有乐町线和副都心线上运营了约45年的7000系电动车组,制造了新型17000系电动车组.新型动车组在继承上一代车辆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稳定性及节能性.介绍了17000系动车组的主要参数、设计特点、车体结构、性能,以及在转向架、制动装置、控制装置和服务设备上采用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阐述了国内外复合材料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现状、存在的差距及在高速列车上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拱桥的地震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研究大跨度上承式钢桁拱桥在地震激励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了上承式钢桁拱桥在纵向、纵 竖、三维激励作用下的内力响应,分析了纵向、竖向、横向激励作用下上承式钢桁拱桥的响应特性,讨论了行波效应对钢桁拱肋地震响应的影响,对桥面系支座布置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拱脚是上承式钢桁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截面,行波效应显著增大了拱肋内力,桥面支座的布置方式是影响拱肋内力响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膜式干燥器因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连续供气等特点在城轨车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膜式干燥器的特性、相关实验数据和设计经验,阐述了膜式干燥器在城轨车辆上应用的特点及注意事项,并提出了应用及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0.
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PC)箱梁在桥梁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内蒙古地区冬季时间长,装配式PC箱梁往往需要在梁场长期存放,而箱梁长期存放可能会导致其上拱过大、桥面铺装过薄、耐久性等问题。本文分析总结了影响箱梁上拱的因素,依托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了存梁时间、张拉龄期、张拉预应力、环境相对湿度、均匀压重等因素对装配式PC箱梁上拱的影响规律,并据此提出了长期存梁期间控制上拱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存梁时间越长,各个因素的差异对箱梁的上拱影响程度越大,这种差异造成的上拱值不可忽略,其中张拉龄期和张拉预应力对长期存梁的上拱变形影响较大,而通过均匀压重可有效控制箱梁长期存梁的上拱变形。  相似文献   

11.
如何通过合理设定开始检票广播时间,使得旅客在进站上车的过程中增加检票的流畅性,是提高高速铁路客运车站广播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服务环节.本文建立旅客候车检票模型,并通过SRAIL仿真系统对北京南站进行实例仿真,对不同的开始检票广播信息进行评价分析,得出最佳开检广播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铁路语音识别引导购票应用进行了需求分析,并分析了开源的Sphinx语音识别平台的特性,在此平台上完成了铁路语音识别引导购票应用的整体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铁路自动票务设备种类繁多、不能及时获得人工服务的问题,应用音视频远程交互技术设计并实现了铁路智能可视化交互自助票务系统,在降低人工成本的同时提升客服的质量和效率.试点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旅客去多台设备办理不同业务的困扰,并可及时得到人工帮助,较为便捷,具有较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提高铁路客运的服务水平,丰富旅客线下购买车票支付方式,在铁路客票系统引入扫码支付十分必要。本文结合既有支付系统,采用异步通知服务和自适应轮询技术,设计实现了扫码支付在铁路售票窗口和自动售票机上的应用。通过分析支付方式应用和使用数据,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对后续引入其他第三方支付方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浪潮下多元化移动支付技术层出不穷,ODA技术作为银联在城市轨道交通过闸支付应用场景中推出的重要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兰州市轨道交通ODA过闸技术应用以来,在过闸乘车方式中一直稳定占据较大比重,为持信用卡乘客提供了很大便利,但通过一定时间的乘客体验,扣款不成功和单边扣费问题对企业和乘客都存在一定影响。在对终端网络实时传输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使用“异步预授权+ODA”模式能有效降低单边账和扣款失败问题,提高银联IC卡在城市轨道交通支付过闸时便利度和改善乘客体验。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子系统众多、技术复杂、培训成本高、环境要求严格、服务用户数量受限等问题,提出客票系统云培训平台方案。该方案具有互联网方便安全接入、生产环境与模拟环境实时联动、平台智能管理、多场景学习环境和多中心在线考试等功能。实践证明,所提方案技术具有智能、高效、便捷等特点,对现有系统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大幅度提高了跨网数据的同步效率和异地互动的协调能力,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降低中国铁路客票发售和预订系统(简称:客票系统)中数据同步的运营维护复杂度,增强数据同步性能和一致性,提高数据同步过程中满足业务复杂数据需求的能力,设计了客票系统数据同步平台,提出了平台架构和数据同步流程,综合运用智能并发入库、数据一致性检测、流式数据传输技术,提升客票系统数据服务能力。该平台已在客票系统多个业务中进行试用,试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为帮助国内部分脱网人群和外国旅客顺利使用铁路自助票务,提出京张高铁自助票务优化方案;在既有自动售票系统的基础上,增设远程协助与交互服务器,对自动售票机和工作人员服务终端进行优化设计,改进了自动售票机的用户交互界面,为旅客提供可与客运服务工作人员直接沟通、便捷获取信息咨询和远程协助的服务渠道。概述京张高铁自助票务系统构成、服务终端硬件构成及系统功能设计,总结系统实现中所采用的音视频通话、信令控制、呼叫排队、远程桌面控制等关键技术。目前,该系统及相关设备已在京张高铁投入使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列车基础数据维护是铁路售票组织管理的基础工作,分析当前铁路客票系统列车基础数据维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基于客票系统现有技术条件,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数据维护工作中的思想,实现不同系统间基础数据互联互通。建议设计铁路客票系统数据核查工具,提高数据维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确保铁路客票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提出利用移动电话和银行卡绑定,通过移动电话和铁路客运服务网络、金融网络的交互,实现铁路旅客购票电子化服务的方法.介绍铁路电话购票系统的网络及硬件结构,以及系统处理流程和操作处理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