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鉴于特种荷载车辆要通过某段道路,为检验道路支挡结构承载力是否满足大件货物的通行要求,需要对控制断面验算支挡结构承载力,在没有相关基础资料条件下,提出了一种由结构物尺寸拟定-加载验算-加特种荷载推算的检测验算评定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公路支挡结构类型及设计、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 支挡结构是一种能有效抵抗自然岩土体和人工填筑体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的受力结构,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应用极广。据文献记载显示,支挡结构物的应用历史非常悠久,上古时代人类就开始采用支挡结构物修堤、筑城,然而由于生产力的制约,该项工程技术并未得到真正的发展。从土力学的层面讲,支挡结构作为工程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为了对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并考虑到室内小模型试验存在的比尺效应等问题,自行开发了大型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模型试验系统,为进行室内路基边坡支挡结构物大比例模型试验研究提供了可能。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槽、加载系统、测试系统、人工降雨系统、地下水系统以及试验所需的土料和结构物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谢瑞丰 《路基工程》2014,(5):170-174
铁路站房中有时由于场地受限或站房内部结构物影响,导致通道内支挡结构难以设计.以某铁路站房为例,介绍了该车站的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支挡结构设计的受限条件.通过各种支挡方案的对比,采用了扶壁式挡土墙与站台雨棚、通道楼扶梯立柱合建方案,解决受限支挡设计问题.结构安全稳定,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文中结合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公路、铁路路基边坡、防护及支挡工程的典型破坏形式和相关总结、探讨,对传统的路基支挡结构物在地震中的破坏情况及受力机理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实践成果,探索、改进和提出一些抗震性能优越、经济合理而又适宜高烈度地震区应用的新型结构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重庆山区公路地质条件较差、地形复杂、原材料缺乏等特点,根据不同的地质地形条件,提出石笼挡墙、石笼加筋土挡墙、锚杆(基础)挡墙等新型支挡结构,并建立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明确其工作特点,提出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方法,丰富山区公路特殊支挡结构物形式。  相似文献   

7.
陈清洪 《路基工程》2009,(3):163-165
通过渝怀铁路不同形态岩溶路基处治实践表明,正确认识和分析岩溶特性对路基及支挡结构物的影响是决定处治效果的关键,应重视对岩溶水的疏排及倾斜溶洞或溶槽的支挡处治。  相似文献   

8.
抗滑桩和挡土墙这两种支挡结构物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中均有广泛的运用,桩墙联合支挡结构兼具了两者的优势和特点。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抗滑桩桩长、嵌固长度和弹性模量等3个影响桩墙联合支挡结构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展开讨论。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桩长为坡脚处至基岩表面深度处距离的两倍左右为宜,较大的锚固长度和弹性模量能有效减小抗滑桩自由段的水平位移,但出于经济性的角度考虑,在能满足整个支挡结构稳定的前提下,选择较低弹性模量的抗滑桩更有利于节省经济。  相似文献   

9.
严炳阳 《隧道建设》2004,24(4):49-51
介绍了青藏铁路加木曲大桥2#墩冻胀力的分析,对建筑结构物基础在季节性冻土区域中施工必须考虑冻胀力,并采用有效的施工措施,减少或消除冻胀力,以确保建筑物结构在冻土区域中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以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视化建模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在Windows平台下, 以Visual C 为工具,进行了山区石笼支挡结构物综合设计软件的设计和开发.文章介绍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对系统的模型实体类和窗口界面类的设计进行了说明;对该系统进行了实例分析,并将该系统应用到了实体示范工程中.  相似文献   

11.
山区公路路基新型支挡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受路线线形、路基稳定性和地形地质条件等影响,在陡坡路堤、沿河路堤、地形、地物受限制等路段,需要设置支挡工程。山区公路支挡结构物的形式多样,支挡结构设计和施工主要面临地形复杂、地质条件较差、沿河修筑冲刷严重、施工强度大、建筑材料缺乏或价格较高等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大量灾区道路的路基边坡的震害调查,分析灾区公路路基边坡及支挡结构典型震害特征,指出边坡破坏与地震断裂带、岩性等的关系;比较了路基边坡有无支挡结构的震害表现形式,并对灾后道路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以某潜在滑坡体的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运用不平衡推力法,对比分析了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不同工况时的稳定性及按设计方案加固后坡体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滑坡体在无支挡结构物的情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按治理方案加固后的坡体,在不同的工况下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有明显的提高,坡体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地质条件差、地形复杂和建筑原材料匮乏等问题给高大支挡结构物的设计和施工带来的困难。以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地基承载力低的巫十路K17 300~K17 350段为试验段,从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控制两方面详细论述了石笼挡墙在施工过程中应把握的技术要点及处理方法。并以建成的石笼挡墙为例,采用有限差分法和强度折减法分别分析了石笼挡墙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特点及其稳定性。数值分析显示,石笼挡墙的变形量较小及变形主要集中在墙身中部,自身稳定性较好,达到了设计要求,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石笼挡墙作为一种新的山区公路支挡结构,与传统的高大支挡结构物相比具有较大优势,能有效地降低山区支挡结构物的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5.
张波  高曙光 《公路》2008,(3):32-36
山区公路中,不稳定的斜坡路堤是一种常见的断面形式,设计中以采用各类型重力式支挡结构物为主。但若基底遇深厚软基,在倾斜面填料和软土共同作用下,结构受力机理则相对较为复杂,普通支挡方案往往难以成立。重庆市黔彭高速公路D1合同段一处软基陡坡高路堤,通过采取抗滑桩板墙下支挡的工程措施,有效控制了路堤的沉降和侧向变形,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重力式挡土墙是道路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支挡结构,其设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通过分析重力式挡土墙设计中容易混淆或容易忽略的常规问题,并对有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友煖 《中外公路》2012,32(4):9-10
在陡峭地形山区新建公路,或者对既有山区公路进行拓宽改建时,由于受地形的限制,沿山顶侧拓宽造成开挖量大,沿谷底侧拓宽时采用普通支挡结构无法布设,或虽然能够布设但支挡工程数量大,经济上不合理。为了解决这类问题,该文介绍日本CANTI工法——采用悬臂梁构件对地形陡峭山区道路进行拓宽设计,解决了用常规开挖或支挡结构不能达到的效果,为山区公路设计与施工提供多样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8.
大保高速公路K401滑坡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光慧 《路基工程》2006,(1):126-129
通过对K401滑坡地质概况、特征、形成及变形机理以及稳定性分析,采用排水与支挡结构物相结合的措施对滑坡进行综合治理,同一根抗滑桩被巧妙地设计为具备稳定滑坡和挡土墙基础两重功效。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K247滑坡地质概况、特征、形成及变形机理以及稳定性分析,采用支挡结构物、坡面防治和治水相结合的措施进行综合整治,指出增设井点降水、集水井和排水盲沟等排水措施的功效。  相似文献   

20.
在高膨胀不饱和湖积粘土中安装了线振式土压盒,量测了天然原位水平压力,此项工作是膨胀粘土中研究设计支挡结构物项目一部分,小心埋设土压盒以确保土体尺可能地少被扰动,并记录几年来的土压力值。记录到总水平压力为总垂直应力的二倍或三倍,并记录到季节性波动与降雨量及蒸发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