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莫立权  苏萍 《专用汽车》2012,(10):101-102
利用钢板弹簧的理论假设,提出"等弧长法"的运动轨迹计算方法。首先,运用CATIA草图模块进行建模,绘制出钢板弹簧运动轨迹曲线,并与"SAE圆弧法"绘制的曲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弧长法"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可应用于各类钢板弹簧设计与悬架运动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2.
基于多体动力学的钢板弹簧建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钢板弹簧的3种建模方法.分别运用ADAMS/Car的非线性梁建模方法和ADAMS/Chassis的专业板簧模块leafspring,建立了某轻型货车钢板弹簧多体动力学模型,并将两模型集成到同一前悬架中进行了静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两模型所得到的仿真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且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应用ADAMS软件建立汽车钢板弹簧动力学模型方法,用中性面法建立了C型车用钢板弹簧悬架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中性面法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少片钢板弹簧力学特性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试验工况为基础,考虑簧片间的非线性接触,建立了钢板弹簧装配及加载状态的精确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和应力叠加计算得到钢板弹簧接近实际工况的应力分布和弹簧刚度.  相似文献   

5.
考虑片间接触的汽车钢板弹簧动力学建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钢板弹簧的仿真精度,提出了一种考虑片间接触的多片钢板弹簧动力学建模新方法.首先建立钢板弹簧各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态分析,将所得的各片钢板弹簧的mnf文件导入ADAMS中进行装配,然后采用遗传优化算法反求出钢板弹簧片间接触参数,得到确定参数的钢板弹簧动力学模型,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重型载货汽车通过凸块的平顺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  相似文献   

6.
对国内外载货车钢板弹簧涂装工艺及涂层质量进行了剖析、对比,找出了国内外载货车钢板弹簧的质量差距。通过试验证明了锈点是导致钢板弹簧断裂的新的疲劳源,为提高弹簧的使用寿命必须提高其涂层质量。介绍了变截面钢板弹簧涂装新工艺,并对该工作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车辆前钢板弹簧的有限元计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汽车车架有限元计算中,必须考虑前钢板弹簧整个车架有限元模型中的如何模拟,本文介绍的前钢板弹簧采用变截面的梁单元,可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再探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广奎 《世界汽车》1995,(3):10-12,41
通过引用线性钢板弹簧设计计算中的一些通用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共同曲率和“集中载荷”两者相结合的假设,建立了比较符合实际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主,副簧新模型。从在接触点处主,副簧瞬态相对变形量等于其原始开形状函数之差的观点出发,导出了计算渐变刚度钢板弹簧载荷-挠度特性以及各簧片工作应力的十分简单实用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9.
钢板弹簧离散梁动力学参数反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创建钢板弹簧动力学模型中所需的对钢板弹簧进行简化处理(用少片等效模拟多片钢板弹簧)时确定离散梁动力学参数的困难,引入遗传算法.利用遗传算法来反求对弹簧刚度影响最大的离散梁的动力学参数(绕3个轴的转动惯量),从而可快速准确地建立钢板弹簧仿真模型.最后,用某车型前桥的钢板弹簧离散梁动力学参数反求算例中仿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一、原因分析 1.超载是钢板弹簧断裂的主要原因 钢板弹簧是根据车辆的载质量设计的,如果在实际运营中,装载质量超过额定载质量,钢板弹簧在工作中会产生过大的弯曲应力,耐疲劳强度降低,易出现断裂。 2.道路条件恶劣是导致板簧断裂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1.
空气弹簧悬架系统在强迫振动下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空气弹簧悬架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通过空气热力学方程和试验得出空气弹簧的刚度特性,对单自由度1/4车辆模型只考虑车辆的垂向运动,得到其振动方程,并研究在单频正弦激励情况下的主共振,利用平均法得到了一次近似解及幅频关系。利用奇异性理论分析其分岔集,可知系统为叉形分岔的普适开折。结果表明:激励幅值与非线性刚度是影响空气弹簧悬架非线性特性的主要因素,且非线性刚度中只有立方非线性起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钢板弹簧是悬架系统中比较传统的弹性元件。悬架系统中的异响大部分是由钢板弹簧引起的,直到今天都未完全解决。本文分析客车钢板弹簧产生异响的原因,探讨解决异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汽车空气悬架的现状展趋势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在相同的载荷作用下,空气弹簧可以得到比钢板弹簧低得多的振动频率,从而提高行驶平中性;空气弹簧具有变刚度特性,固有频率可以根据需要而适当地改变,由于其具有优良的性质,使得空气悬架在汽车悬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国外已渐渐发展成为标准装备,中对空气悬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同时分析了空气悬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空气弹簧的特性及其在整车中的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SX6112E型公交车的悬架特点,介绍了少片钢板弹簧悬架的设计方法以及其它辅助结构的选择,并对悬架侧倾角进行了校核。  相似文献   

15.
麦弗逊悬架侧载螺旋弹簧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江  喻凡  楼乐明 《汽车工程》2006,28(8):743-746
以某轿车为例,建立了麦弗逊悬架多体动力学模型,将减振器侧向力仿真结果作为侧载弹簧设计目标,应用有限元方法进行结构优化设计,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优化设计的侧载螺旋弹簧后可显著降低悬架侧载,为悬架系统及其元件的优化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eals with properties of bogie yaw resistance of an electric locomotive with secondary suspension consisting of flexi-coil springs supplemented with tilting spring pads. Transversal stiffness of a sample of a spring/pad assembly was measured on a dynamic test stand of the University of Pardubice (Czech Republic) and the results were applied into a multi-body model of the locomotive created in the simulation tool ‘SJKV’. On the basis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bogie yaw resistance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effect in dynamic behaviour of the locomotive when the moment against bogie rotation (and therefore the distribution of guiding forces on individual wheels, as well) is influenced with the vehicle speed in a certain curve. Results of this analysis show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suspension elements with strongly directionally dependent transversal stiffness into the secondary suspension can just lead to a dependency of the bogie yaw resistance on cant deficiency, i.e. on the vehicle speed in curve. This fact has wide consequences on the vehicle dynamics (especially on the guiding behaviour of the vehicle in curves) and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current method of evaluation of the bogie yaw resistance according to relevant standards, which is related with assessment of the quasistatic safety of a railway vehicle against derailment, is not objective enough.  相似文献   

17.
应用MSC.ADAMS及ANSYS软件,在ADAMS/Car[1]中建立了中型客车前空气悬架系统刚柔体耦合的动力学模型。模型的各类参数主要通过试验和Solidworks软件获得。在ADAMS/Car中,利用虚拟仿真试验对单纵臂式非独立悬架进行了多种性能分析,并结合空气悬架在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通过模型参数化分析及不同方案的仿真试验对比表明,利用基于ADAMS/Car软件建立的空气悬架系统模型可对悬架性能做出正确预测,对空气悬架系统的设计具有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运用虚功原理导出了悬架受力、弹簧刚度与悬架刚度之间、阻尼器参数与系统阻尼之间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开发了简单实用的双横臂-螺旋弹簧独立悬架仿真分析与设计软件,应用于某微型电动汽车的悬架系统设计。利用ADAMS建立双横臂悬架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公式及其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The design problem of a two-bag air suspension system for heavy-duty vehicles is formulated as a two-level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and component level) optimization problem. At the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optimal stiffness matrix of lea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 and upper rod layout are determined by solving a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response surface. At the component level, shape and thickness of the leaf spring are formed using cubic-spline curves to make the stiffness matrix as close to the target values cascaded from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as possible. Simulations using a vehicle model described by multi-body model and FEM of the novel leaf spring validate the suspension system thus derived.  相似文献   

20.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在ADAMS软件环境下建立了ZF、DANA和SCANIA3种大型客车空气弹簧前独立悬架的多体运动学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刚体运动学和弹性体运动学仿真分析研究。在车轮跳动条件下对这3种大型客车空气弹簧前悬架定位参数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后两者的前束角进行了优化设计,为同类型空气弹簧前悬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