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通过统计学分析,基于重庆市主城区不同立交基本段采集的交通流与道路线型等数据,建立Panel Data(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山地城市立交基本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确定通行能力与主要影响因素间的数学关系,对主要影响因素的敏感度排序.结果表明:竖曲线半径、设计速度、圆曲线半径、大车比例是影响山地城市立交基本段通行能力的主要因素,其 中,竖曲线半径对通行能力的影响最大,敏感度最高,为20.66%;道路坡度由于影响权重较小,被大车比例取代.  相似文献   

2.
公交优先道是在高峰时段设置了分时段的地面公交优先道系统,也是作为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形式,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的分析和计算在公共交通运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结合山地城市公交优先道的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从交叉口和路段两个方面选取通行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绿信比和路段开口数量、开口驶入流量、开口驶出流量,提出山地城市特征引入公交优...  相似文献   

3.
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通行能力在现行的规范、规程中缺乏相应的分析、计算方法。为了寻求其可行的分析、计算方法,合理确定互通立交的规模和形式,以天津市快速路典型互通立交为例,采集大量数据,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互通立交各组成部分的交通特性。通过实测数据的标定,建立互通立交仿真实验平台,得到天津市快速路互通立交基本路段,分、合流区,交织区,各类型匝道的通行能力推荐值,并提出了互通立交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如何提高互通立交的通行能力给出了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4.
设置公交优先道是缓解山地城市交通压力的有效措施,构建体现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的计算模型有助于掌握并提升公交优先道的通行效率。 分析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路段特征,从而根据通行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山地城市特征,提出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思路并基于已有模型进行优化,构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通行能力计算模型。 结合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得出优化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际通行能力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即该优化模型能较准确地计算出山地城市路侧公交优先道实际通行能力。  相似文献   

5.
彭飞 《北方交通》2011,(12):24-27
介绍了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匝道出入口与主线交织区段的通行能力及服务水平分析的基本方法,并以一处枢纽互通式立交内环匝道交织区段为例,进行了计算,经对计算结果的深入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主城区立交节点布局和立交形式与平原城市相比存在密度大、形式复杂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通过重庆市主城区城市交通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城市交通运行情况与国内外相关城市的对比,探索存在这种特征差异的原因,分析立交节点特性与重庆市特殊的山地城市特点、城市空间结构、用地规划、路网结构之间的关系,提出关于重庆城市立交节点规划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设置集散车道是互通立交的常规设计方法,为提升集散车道交织区的通行能力、改善整个立交的运行状况,以杭州通彩立交方案设计为例,通过增加交织区长度、设置剪刀叉匝道、设置隔离设施等措施,对交织区的行车条件进行改善,并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对交织区的服务水平进行评价。这些措施可显著提升交织区的通行能力,为保障立交运营期间的通行能力和行车安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9.
本针对我国城市机动车行驶缓慢,以及由此造成的道路通行能力降低、城市道路交通拥挤状况这一现实,以北京为例,具体分析了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与道路通行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外,章根据我国城市机动车运行特点。对造成我国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低这一状况的原因作了分析,并结合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提出了提高我国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改善我国城市交通状况的一些具体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北京市主干道、次干道的调查与分析,建立了北京市主、次干道基本路段速度-流量模型,并得到其基本路段通行能力推荐值.在此基础上将公交停靠站的影响因素予以考虑,对路缘车道的通行能力进行了修正.对北京城市主、次干道服务水平进行定量划分,确定服务水平定量划分1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定量考察公共交通对城市经济的贡献性,本文从固定资产投资、市辖区人口密度和就业人口数等方面,分别建立与公共交通发展指标的面板数据模型,并以江苏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公共交通能够显著拉动城市固定资产投资,公交初期阶段的发展模式应以加快完善路网为主,相对成熟阶段则应以运力投放为重点;公共交通对城市人口空间分布表现出显著分散效应,并且仅当城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公交客运总量才产生显著作用;公交发展水平越成熟,其对就业的促进作用越高.公交运力并不直接影响城市就业和引导城市人口分散.地铁开通对固定资产投资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就业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5-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在考虑空间效应的情况下,运用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国内R&D投入、人力资表和专利授权数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积极影响,而外商直接投资几乎无影响;省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影响能源效率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因素.如何利用好外商直接投资、发挥东部地区溢出效应等是解决我国能源效率发展非平衡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提出了一套以安全为核心的立交方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建立了安全指标体系,并采用AHP与GST相结合的方法,对安全指标及其他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进行了确定和检验。借助GST中的灰色关联分析,计算了立交方案的综合关联度,并最终确定出最优方案。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和仿真分析验证了该评价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立交节点是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评估其交通运行质量,对分析北京市快速路立交节点交通拥堵问题根源以及解决对策的提出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析了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立交主要形式和种类,提出了立交服务水平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平均行程车速、合分流点交通量和交织车速为指标,分别确定立交主线、匝道、交织区服务水平,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评价标准. 最后论文选取北京市快速路系统中的重要立交节点——马甸桥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互通式立交服务水平评价法和评价标准对其服务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立交节点是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服务水平评价方法,评估其交通运行质量,对分析北京市快速路立交节点交通拥堵问题根源以及解决对策的提出均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分析了北京市快速路系统立交主要形式和种类,提出了立交服务水平的概念.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平均行程车速、合分流点交通量和交织车速为指标,分别确定立交主线、匝道、交织区服务水平,并参考相关文献提出了评价标准. 最后论文选取北京市快速路系统中的重要立交节点--马甸桥为例,应用本文提出的互通式立交服务水平评价法和评价标准对其服务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对微观(路段和交叉口)环境交通容量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机动车尾气扩散箱型模式建立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计算模型。考虑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保证路段的通行能力,本文主要考虑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得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型。最后对北京某路段环境交通容量进行初步计算分析。该模型的提出可为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和交通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日益严重的占道施工问题,从建立占道施工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思路出发,确定阈值的指标形式及其计算方法,并在充分考虑各施工路段的交通状况差异性的基础上,给出各施工路段阈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判定流程,最后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成果对于占道施工交通影响分析阈值的建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互联网数据城市快速路地点安全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城市交通安全分析主要考虑人财物的直接损失,却忽略了事故产生的交通延误等间接损失,同时也较少利用互联网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建立了基于互联网文本数据的城市交通事故属性模型,采用模糊系统聚类法划分事故交通影响等级,构建了基于绝对事故次数、损害后果和交通影响的等效事故次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累积频率曲线和K-means聚类的城市快速路地点安全组合评价方法中.北京市快速路地点安全评价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可有效地将互联网安全文本数据应用于城市交通安全分析中,分析结果可为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适宜的时段选取能促进交通影响评价(TIA)的有效性. 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建筑项目进行分类,根据各类之间的相似性,确定同类项目的出行高峰时段,并最终确定项目研究时段的选取范围. 同时,基于北京市一些典型居住项目的出行调查数据,按照项目的早、晚高峰进行聚类,最终以区位因素确定了居住项目的早、晚高峰分类结果;结合分类结果、项目实际调查数据以及北京市外部路网的高峰时段分布情况,本文给出了北京市各类型居住项目交通影响评价中研究时段的选取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