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铁隧道竖井联系测量与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地铁隧道贯通测量技术,针对平面联系测量的各种方案,探讨地下导线起始方位角的各种影响因素,导出地上与地下测角误差以及边长测量误差的影响公式,得出直伸联系三角形中测角误差是地下导线传递方位角的最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针对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采用悬镜照准标志并结合后方交会法。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原有方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与悬镜法结合后方交会的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加可旋转棱镜的悬镜法进行竖井联系测量,不仅操作上更加简单,且点位精度比常规导线法点位精度提高近3倍,使联系测量点位精度大大提高;地上联系测量采用后方交会,每个投点保证被观测3次,大大提高联系测量的投点精度,保证了每个投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 mm;减小了对施工进程的干扰,有力保证了各施工环节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联系方向角的概念,可将地下工程测量中的支导线转化为附合导线,进而通过严密平差增强测量成果的可靠性,提高贯通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脚步的加快,修建地铁已经成为多数城市交通系统必不可少的一个选择。测量作为一门专业技术,时刻指引着工程的进展及工程施工方向。城市地铁测量工作中,地面和地下的联系测量及其精度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地铁施工的测量精度及贯通误差等。本文从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角度出发,介绍了无定向导线的应用原理,并结合城市地铁应用实际,探讨了无定向导线在城市地铁中的应用及其精度。  相似文献   

5.
中线法和导线法是目前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的两种主要测量方法,但这两种方法在误差控制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结合测量的基本原理与现场实际操作,对这两种测量方法进行改进,将原有的单导线法、主副导线法、旁点闭合环、交叉导线法等整合为三角导线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三角导线法测量精度明显提高,贯通误差仅为其它方法的60%左右,且测量工作更便利,计算更规范。  相似文献   

6.
地铁隧道两井联系测量严密平差及软件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两井联系测量钢丝投点法的工作原理与技术要点,依据无定向导线的特性采用附有参数的条件严密平差,最后通过程序实现数据自动化处理,并结合具体工程进行验算分析。  相似文献   

7.
受地形限制,洞内导线与地面控制点须由短边构成联系测量,贯通误差预计计算尚未考虑短边测量引起误差影响,通过实地误差计算分析,提出最佳联系测量方案。可供今后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联系测量工作中,传统人工联系测量方法存在作业效率低、易出错等缺点,经过实践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半自动化联系测量方法。基于“TSDI多测回测角”机载软件,搭配徕卡全站仪,在传统吊钢丝法人工联系测量基础上,通过仪器自动定位完成测量与数据记录,进而完成半自动化联系测量;同时利用自编后处理软件,实现数据采集、整理、检查、分析,最终生成可用于严密平差的导线格式数据,为获取高质量联系测量成果提供快捷有效方法。使用本文方法完成一组竖井联系测量工作,只需要2个测量人员,1 h即可完成全部测量工作,该方法较传统人工测量实践表明,测量效率提高近4倍,测量人员数量减少1/2,且避免人工记录易出错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适合工程应用的高精度宽海域高程直接传递是工程测量急待解决的问题。利用港珠澳大桥既有测量资料进行天文GPS水准法的应用研究,提出天文GPS水准多测线平均法。通过大量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用天文GPS水准多测线平均法求得宽海域两侧高程基准差的精度优于二等水准精度,为高精度大跨距直接传递两岸高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复杂小空间下的联系测量准确性是地铁隧道顺利贯通的关键。以广州市轨道交通14号线支线工程某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盾构区间中部设有盾构井,盾构井长约40 m,受盾构机等设施影响,相较于一般车站始发井,盾构井具有空间小、环境复杂、测量条件差等特点。在复杂小空间盾构井中,采用两井定向联系测量方案进行坐标和方位角传递工作,当盾构掘进至150 m后,通过重新布设控制点、增长基线边长度、设置导线结点网、采用强制对中装置、增加复核点等系列措施,提高测量精度、减少测量误差,指导隧道正确施工。施工完成后,隧道最大横向贯通误差为46.0 mm,横向贯通限差为±100.0 mm,贯通测量成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