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几天我作为语言学者直邀到日本交流,临行前铁道知识杂志社的魏主编嘱咐我留意日本铁路的情况,让我写点随笔什么的。恰好老友安排我住在京都火车站旁的宾绾,于是就有了接触日本铁路的机会。几乎天天要去车站,或是去乘车、或是去吃饭、或是去购物,甚至吃饱了没事去遛街,遛着遛着也还是到了京都火车站。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作者的赴日研修报告,叙述了日本岩手隧道施工前地质调查的基本做法,阐明了日本长隧道施工前地质调查方面的新发展以及我们应从中吸取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日本铁路高架化前,后环境噪声,振动的预测方法和结果,其中包括治理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长尾:我们做过东京和伦敦、纽约、巴黎这样的世界级大城市的交通出行模式的比较,后三个城市通过私家车出行的比例分别达到25%、32%和28%,而日本东京只有11%。之所以日本的轨道交通这么发达,我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历史上铁路的建设就早于公路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世界轨道交通》2009,(8):66-67
大家好,我叫C.S. Woo.在汉高工作了22年.专事乐泰产品方面工作。我是亚太地区的技术客服经理.在上海分公司办公。之前我在汉高日本分公司和韩国分公司工作.为当地市场的客户服务。  相似文献   

6.
1994年4月,我受中国铁道学会派遣,到日本研修土木工程。经过8个月的生产实践和4个月的工程管理,我对日本的工程质量、效益与施工人员素质之间的关系有了真切的了解,感受颇深。 素质是质量的保证 在日本的商场里,日本人买东西没有挑挑捡捡的习惯,原因很简单:质量有保证,产品有信誉。日本人注重质量的例子随处可见。我所在的株式会社,是专搞建筑工程的。当一所建筑物交工的时候,地上没  相似文献   

7.
华强 《四机科技》2005,(3):44-48
1前言 日本新干线开发采用数字化ATC等为代表的新ATC系统后,作为新ATC系统要求的一项新机能,制动控制方面开发采用了[单级制动控制方式],[单级制动控制方式]与过去的[多级制动控制方式]相比,在车辆停止或达到减速目标速度值前制动控制不缓解,车辆减速或制动停车所需时间大副缩短,不仅制动时间缩短,车辆纵向冲动也有所改善,进而能够提高车辆的乘坐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公铁两用车     
前言“从公路到铁路”、“从铁路到公路”不用换乘这一梦想最初始于70年前。初次尝试是1932年在英国的LMS铁路上试行的,随后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做过试验,日本也曾尝试过实用化,但都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实用化。  相似文献   

9.
根据从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针对200公里铝合金车体司机室中几个关键组焊工艺:司机室门框、客室门框及司机室前窗框组焊工艺的控制及反变形控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采取的工艺措施和对日本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上,谈一点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0.
干线铁路     
《世界轨道交通》2009,(8):12-14
京沪高铁明年底贯通环渤海区将建公交化铁路网 京沪高铁预计在明年年底全线贯通,2011年五一前可完成铺轨,进入系统调试阶段。7月27日,铁道邵副总工程师兼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介绍,目前,京沪高铁建设进展良好。张曙光说,目前,日本、法国等国正在研发时速360公里的列车,京沪高铁将继续保持中国在高铁速度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王爱萍 《四机科技》2006,(4):8-11,20
根据从生产实际中总结的经验,针对200公里铝合金车体司机室中几个关键组焊工艺:司机室门框、客室门框及司机室前窗框组焊工艺的控制及反变形控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从采取的工艺措施和对日本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工艺设计上。谈一点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12.
一个世纪前,哈尔滨火车站曾经发生过一件震惊世界的事件: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来哈尔滨会见俄国财政大臣戈果甫佐夫时遇刺,在车站月台上被朝鲜义士安重根击毙。这一事件存当时的东亚地区犹如一场地震,对当时的中、日、朝、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谓晚晴铁路大案中影响最大的一起。  相似文献   

13.
当日本因东北太平洋地震而失去主要电力供应之后,节约能源已经成为日本铁路运营商关注的核心问题。其后,RTRI(日本铁路技术研究所)研发部门将研发重点转移到供电技术上。与此同时,21世纪前半叶,日本面临出生率下滑、社会老龄化、人口下降等问题,从而直接导致劳动力下降。因此,对于RTRI来说,免维护技术成为另一项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RTRI近期针对供电技术进行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铁道部四方车辆研究所赴日本考察团对日本空气弹簧和轮轴试验技术的考察报告,本报告从空气弹簧的研究,开发,关键技术,制造工艺等方面介绍了日本采用空气弹簧悬挂技术的现状及在语旬车上广泛应用的情况,并介绍了日本铁路轮轴试验的技术的发展及试验手段建设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15.
作者依据1995年9月末的日本铁路统计资料,在做了部分必要的修改之后,对日本各铁路公司内燃机车的保有量及配属情况作了综合报道,并对日本内燃机车今后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据作者统计,由于受铁路同燃动车化及电力化的影响,日本各铁路公司当前的内燃机车总保有量为650余台,仅相当于内燃化全盛时期的四分之一。作者认为,今后日本各铁路公司的内燃机车保有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减少。  相似文献   

16.
营业线路施工作业通常在运行列车间进行,万一作业时列车接近,列车应当在作业区间前停车。为此,西日本铁路开发了用于ATS—SW传递立即停车信号的地面传感器。这种传感器临时安装在作业区间的前面,能够防止列车与作业的冲突,保证了作业人员的安全。既有ATS地面传感器安装需要时间,安装方向出错还不能工作。新开发的大型地面传感器能够短时间在线路上装卸,  相似文献   

17.
寒农 《铁道知识》2006,(3):36-39
周游世界是很多人的夙愿,但本人“胸无大志”,只想在有生之年走遍全国。有人说,走遍世界我相信,走遍全国是做梦。此话怎讲?台湾啊,台湾你去得了?细想不由黯然:从小就知道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它曾经被荷兰人统治38年,被日本人侵占50年,随后又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和大陆隔海相望近60年。有道是“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岂非梦想?  相似文献   

18.
日本高速铁路考察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铁路》1997,(7):43-47
通过对日本高速铁路的建设和经营情况的实际考察,综合分析了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筹资方式、发展设想及其对日本经济发展的贡献。还介绍了日本磁悬浮铁路研究情况。从日本高速铁路的发展分析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对我国发展高速铁路下一阶段工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路面电车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日本最早的路面电车是1895年京都电气铁道株式会社建设的由京都站至伏见站一段的路面机车,而后随着明治天皇移宫至东京。日本的城市发展与经济重心也发生了转移,于1903年东京的品川至新桥一段也开通了路面机车,当时全程仅长56km,到1932年日本全国有67个城市开通了路面电车,总里程为1500km,达到了日本路面电车史的顶盛时期,成为当时最重要的城市轨道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20.
日本铁路运输的变革及社会经济效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是个四面环海的国家,大部分国土为山地,人口和产业集中于沿海岸线的狭长平地上。由于这一特殊的地理条件,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铁路。在旅客运输当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快速、安全、大量地运送旅客,日本进行了多种铁路技术革新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改革,特别是日本铁路在世界上引以为自豪的新干线铁路,对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