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耕 《交通标准化》2009,(3):118-121
并联高架快速路是一种城市道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城市规划形式,尤其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大城市郊区、新建区、城市带的发展需要。在用交通引导城市形态方面,并联高架快速路比城铁更主动、更合理、更有效,可以有效防止城市的被动蔓延。  相似文献   

2.
田耕 《交通与运输》2008,24(6):20-20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是要发展公共交通,这逐渐成为了共识。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有适应城市公共交通的道路,通过推理,我们可以设想一种更加适合城市公共交通新的道路样式——并联高架快速路。  相似文献   

3.
单点上跨桥梁方案是城市快速路方案中的重要节点方案,桥梁方案设计与选型是快速路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城市高架桥梁单点上跨桥梁结构形式、断面形式、桥墩形式、桥梁跨径的方案设计与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架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不足5%的设施量承担了超过20%的交通量,起到了交通主动脉的作用。为确保主动脉畅通,上海市政管理部门针对上海高架快速路网特点,积极开发建设上海市高架快速路监控系统。该项工作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符合国际交通监控发展趋势的上海高架快速路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5.
<正>一、供给状况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公路网总里程达12 633公里,城市道路里程达4 865公里。中心城快速路形成"三环十字五射"格局:"三环"即内环高架、中环、S20外环;"十字"即南北高架路—济阳路高架、延安高架;"五射"即逸仙路高架、S5沪嘉高速入城段、武宁路高架—G2京沪高速入城段、沪闵路高架、五洲大道等。郊区高/快速路形成"两环、九射、一纵、一横、多联"的网络  相似文献   

6.
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地铁与轻轨两种形式,两者到底如何区分呢? 首先,不能以建于地下及地面或高架来区分地铁及轻轨.地铁有建于地下的、地面的、高架的(高架地铁也可称为高架轨道交通);而轻轨同样有建于地下、地面、高架的.有人认为地铁肯定是建在地下的,而在地面或高架行驶的则认为是轻轨;更有人认为轻轨的钢轨重量要比地铁轻等等.这些理解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7.
城市快速路系统的出口(匝道)通常设置于地面交叉口附近,快速路出口(匝道)交通与地面道路交通之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地影响快速路以及地面交叉口的运行可靠性,因此,快速路出口(匝道)衔接段对保证下游地面道路的通行秩序以及上游快速路的畅通非常重要.从快速路衔接路段以及快速路下游交叉口与快速路出口(匝道)通行能力匹配性原理出发,对出口(匝道)衔接段提出3种组织形式(组织形式Ⅰ——设交织段,组织形式Ⅱ——设隔离设施,组织形式Ⅲ——路网绕行),并从通行能力匹配、服务水平以及流量均衡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各自的适用性.最后,利用VISSIM仿真软件分析组织形式Ⅰ的设计参数敏感性,并给出设计建议值.  相似文献   

8.
以上海市南北高架与内环高架快速路线圈检测数据为数据支撑,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理论,设计事务内与跨事务两种类型的交通拥堵关联规则的挖掘方法,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断面拥堵相关性计算结果进行关联规则筛选,挖掘出断面拥堵之间的强关联规则;最后,对断面拥堵关联规则之间的时空特征与网络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互通立交是城市快速路系统衔接的重要锚固点,城市快速路互通立交的选型更是快速路网衔接的重中之重,在立交选型时需综合考虑整个立交的交通功能、投资、占地、景观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因素。着重对城市高架快速路互通立交中环形匝道应用的误区进行研究,并以长沙市红旗路立交为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我国快速路高架道路系统的交通运行,本文从土地规划角度分析了高架拥堵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出入口管理策略,给出了具体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技术手段,并提出了将土地规划以及之后的交通设计、管理等通盘考虑,系统解决高架拥堵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