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水泥或石灰对江西省某高速公路红黏土进行改良,并采用击实试验、承载比(CBR)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改良红黏土的击实特性和力学强度特性。结果表明:水泥或石灰的掺量越高,改良红黏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均增大;水泥用量为10%~15%或石灰用量为5%~10%时,改良红黏土的CBR、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较大;尽管干湿循环对改良红黏土的强度不利,但水泥或石灰用量越高,干湿循环后的CBR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越大。建议改良红黏土的水泥用量范围为10%~15%、石灰用量范围5%~10%。  相似文献   

2.
结合渤海近海口软基处理工程,对水泥改良海相淤泥质软黏土(即水泥土)分别在不同水泥掺量、不同龄期和不同养护条件下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养护龄期和水泥掺入比的增加而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速率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而减小;标准养护条件下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略低于自然养护条件的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改良上海地区黏土强度低的工程特性,采用在黏土中添加黄原胶和黄麻纤维的方法,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来探究黄原胶含量、黄麻纤维加筋率以及养护龄期对上海黏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黏土中加入黄原胶和黄麻纤维都能够提高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着黄原胶掺量的增大,黏土的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过量的黄原胶可能会导致黏土强度降低;随着黄麻纤维加筋率的提高,黏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增大,过量地加入黄麻纤维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黄麻纤维加筋黏土的效果;当在黏土中同时加入黄原胶和黄麻纤维时,相同养护龄期下,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较单独添加其中1种材料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本试验研究范围内,当黄原胶含量为2.00%,黄麻纤维加筋率为0.35%时,黏土的抗压强度最高;未经养护土体的抗压强度普遍较低;随着养护龄期的增长,黄原胶和黄麻与黏土接触更为紧密,同时添加剂和水的结合约束了土体的变形,使得黏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断提高,其增速逐渐减缓。  相似文献   

4.
李亚然  马丽娜  肖锐  李岳超 《公路》2023,(12):53-58
以土石混合料为研究对象,由于组成土石混合料的粗颗粒和细颗粒自身性质差异较大,还存在含石量、粒径和级配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力学性能更为复杂。为了对其基本特性进行把控,使得土石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达到最佳状态,对其进行力学特性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含石量对土石混合料结构组成影响较为关键,粒径大小决定着土石混合料内部孔隙的大小,从而对其力学性能产生影响;土石混合料的含水率与颗粒粒径有关,随着粒径的增加,含水率逐渐减小;又根据土石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在击实功较小时,土石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击实功增加有明显的增大趋势,含水率对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很明显,其中最优含水率所对应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含盐量对高等级公路路肩石灰土基层结冰温度的影响,将合肥—淮南高速公路田家庵段两侧土样配成掺灰比为3%的石灰土,分别在含水率为8%,11%,14%,17%与含盐量为0.5%,1.5%,2.5%,3.5%条件下进行结冰温度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得出了基于含盐量、含水率为变量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结冰温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含盐量增加近似成二次多项式函数模型减小;不同含水率石灰土的结冰温度随含盐量增加近似成线性函数模型增长;含盐量为1.5%~1.9%,含水率为13.5%~14.5%,结冰温度较素石灰土明显降低,满足无侧限抗压强度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泥掺量、压实度及养护龄期对重塑黄土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配置不同水泥掺量的重塑黄土,开展不同压实度和养护龄期条件下的直剪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对比分析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对重塑黄土抗压、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以及养护龄期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了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对重塑黄土强度的影响,并分析了无侧限抗压试样的破坏形式。研究表明:试样龄期为7 d的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水泥掺量呈先增大后减小,而内摩擦角先非线性增加后趋于稳定,水泥掺量为14%时重塑黄土的黏聚力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黏聚力和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压实度线性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随养护龄期延长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且与黏聚力表现出线性关系;水泥掺量和压实度均对重塑黄土强度有显著影响;无侧限抗压试样的压实度为75%时主要发生中部鼓胀破坏,压实度为90%时主要发生劈裂破坏。研究成果可为地基处理、边坡加固、人工边坡回填等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黄崇伟  朱美宣  孙瑜  李巍逍 《公路》2022,67(1):53-58
针对国内南方潮湿路基设计与施工的相关问题,选取新建公路路基的粉土、黏土及淤泥质土等3种典型土样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泥处治技术进行改良,分析不同含水率、水泥掺量及养生龄期对3种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3种土样而言,含水率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成反比关系;水泥掺量与无侧限抗压强度成正比关系;龄期在7~14 d内...  相似文献   

8.
以水泥搅拌桩加固处理昆明铁路枢纽泥炭土路基工程为背景,介绍了滇池泥炭土地基的工程特性,通过压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工点水泥泥炭土在不同水泥掺量下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密实度、无侧限抗压强度,讨论了初始含水率、密实度、龄期对水泥泥炭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工程实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9.
CFB粉煤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煤时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由于其煤燃烧的温度远低于传统煤粉炉的燃烧温度,造成CFB粉煤灰的工程力学性能与传统的煤粉炉粉煤灰存在较大差异,造成其在工程应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为了解CFB粉煤灰的工程力学性能,对CFB粉煤灰路基填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压实度的CFB粉煤灰在不同养护条件、不同养护龄期及水作用下的CFB粉煤灰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的养护条件对CFB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增长有影响,自然养护条件下CFB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长比标准养护下的明显;自然养护条件下,各压实度及各养护龄期下的CFB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均要大于标准养护条件的,且随着压实度的增大和养护龄期的增长,CFB粉煤灰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会增长,但当压实度超过92%,养护龄期达到14 d后,压实度对CFB粉煤灰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不同养护条件下,14 d龄期的不同压实度的CFB粉煤灰无侧限抗压强度会基本达到一致(压实度90%的自然养护除外);养护龄期达到7 d后,各压实度下CFB粉煤灰试样的软化系数均不小于0. 75,说明CFB粉煤灰养护7 d后耐水浸能力强,水对CFB粉煤灰路基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因此CFB粉煤灰路基有较好的水稳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宁启铁路中某段现场的粉质黏土进行室内试验,采用的水泥掺入比分别为4%,7%,10%,13%。对水泥改良土样进行分组击实、养护及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不同水泥掺入比改良土的击实特性及力学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改良土的最优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影响不大,可依据原路基粉质黏土填料的压实标准作为控制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压实标准。水泥改良粉质黏土的最优水泥掺入比是10%,7天的养护期即可满足现场施工挤密桩加固不低于1 MPa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击实试验、抗疲劳性能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土凝岩固化黏性土与水泥固化黏性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进行对比,探究其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土体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稳定黏性土7 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其最佳含水率也随之增大;水泥固化稳定黏性土的早期水稳定性系数低于土凝岩固化黏性土,后期水稳定性系数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2.
以安徽五里河高速公路#13取土场高含水率粉质土为研究对象,采用赤泥、粉煤灰为新型固化剂对其进行固化改良。通过室内试验测试改良土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初步确定固化剂中赤泥与粉煤灰混合比例;通过现场改良土填筑路基试验,测试改良土的含水率、最大干密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度等指标,综合确定最终固化剂最优掺入比,并确定路基合理碾压次数。结果表明:室内试验测得的固化剂中赤泥与粉煤灰的最优比例关系为1.2∶1;现场试验中,固化改良土在5天内含水率显著降低,固化剂掺入比达6 %后对于原状土含水率降低速率贡献并不明显;随固化剂掺入比的增加,现场试验中的改良土无侧限抗压强度显著增加,路基碾压成型效果较好,但固化剂掺入比超过6 %后强度提升幅度不大;因此,确定固化剂掺入比6 %为最优,同时确定改良粉质土碾压5次为宜。  相似文献   

13.
依托枣阳至潜江高速公路路基工程,研发一种铁矿废石渣、粉煤灰和生石灰按一定比例掺配的新型固化剂,对不同含水率的强风化云母片岩路基填料进行固化;测试固化后云母片岩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及承载比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新型固化剂掺量增加,无侧限抗压强度得到提高,黏聚力呈上凸型抛物线变化,内摩擦角小幅增加,承载比得到增强;建立固化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黏聚力及内摩擦角随初始含水率和固化剂掺量变化的数学模型,固化后的强风化云母片岩稳定土路基填料能满足高速公路路堤填料填筑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别选用石灰、粉煤灰、水泥作为改良剂,对某高速公路红层泥岩填料进行改良。对改良后的15组试样进行最优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耐崩解性、水稳定性的测试,并作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最优含水率影响较大,石灰次之;水泥、石灰、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耐崩解性的改善整体排序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相同配比情况下,水泥对填料的整体改善作用最好,石灰次之,当石灰掺入比为7%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即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5.
陈俊彦 《路基工程》2018,(6):150-153
采用两种不同的养生方法、不同饱水条件、压实度分别对不同养生龄期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进行测试,研究以上因素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养生方法二对水泥稳定土的早期强度的提高更加显著,且能够提高试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的稳定性;饱水条件降低能够降低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通过提高压实度能够显著提高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养生龄期对水泥稳定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大,其强度持续增大。  相似文献   

16.
红粘土是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在我国分布广泛,不同地区的红粘土表现的工程性质具有差异性。就湘中南地区的粘性红壤土通过不同水泥掺入比及不同龄期下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红粘土的强度增长机理,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回归分析,给出了不同掺量、不同龄期水泥土之间的强度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目前盾构泥浆(经泥砂分离)资源化利用率低的问题,开展絮凝-压滤-固化试验和絮凝-固化试验,进行泥浆脱水性能、流动度、固化体无侧限抗压强度等宏观性能测试和SEM(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CT(computed tomography)扫描等细观性能测试,探究絮凝-固化联合作用下盾构泥浆高效建材化利用和流动化填料利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 1)絮凝-压滤-固化试验中,采用絮凝-固化剂处理的泥浆脱水速率最快,说明固化作用对泥浆脱水性能有促进作用; 2)高压挤压下硅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体可大幅脱出水分,固化体3 d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 MPa左右,具有建材化应用的潜力; 3)絮凝-固化试验中,采用硫铝酸盐水泥基絮凝-固化剂处理后的泥浆流动度在20~30 cm,3 d无侧限抗压强度最高可达130 kPa以上,具有流动化填料应用的潜力; 4)细观形貌测试结果表明,絮凝-固化剂的絮凝作用与固化作用可相互促进,提高固化体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在10℃和20℃两种养生温度下,对3种常用的半刚性基层材料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以及抗压回弹模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养生温度为20℃时相比,在养生温度为10℃时,半刚性基层材料的路用性能均有所降低,但是降幅不同。养生温度对半刚性基层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大小为:劈裂强度〉抗压回弹模量〉无侧限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