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活塞环的鉴别①日本活塞环的专业生产厂主要是下列三家:日本活塞环公司,代号为NPR;理研公司,代号为RIK;帝国活塞环公司,代号为TP. ②零件的外观检查: 1)虽然每种型号发动机的活塞环结构不一定相同,但其第一道气环的外侧(外圆)表面上必然镀以硬铬,以改善其耐磨性.柴油机刮油环的外圆表面上,大多也镀硬铬.有些发动机的第二、三道气环外圆表面上也镀硬铬.凡镀铬表面,其光结度  相似文献   

2.
安世佳 《汽车运用》2001,(11):21-21
活塞环有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作用是保证气缸内气体的密封,并将活塞上的热量传给气缸壁.油环的作用是用来刮掉气缸壁上多余的润滑油,防止机油上窜烧失,并使机油在气缸壁上分布均匀,改善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的润滑条件.此外油环也起到封气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自制的基于摩擦力的活塞环槽温度限值测试装置上,采用火焰加热活塞模拟内燃机燃烧室的燃烧过程,在加热强度一定的条件下,分别研究不同冷却强度、配对副以及润滑介质时缸套-活塞环间的摩擦力随活塞环槽温度的变化。结果发现:活塞环槽温度限值随冷却强度的增大而逐渐提高;CKS环与镀铬缸套配副时比镀铬环以及喷钼环与镀铬缸套配副时活塞环槽温度限值高;SAE15W/40润滑油作为润滑介质时比SAE40,SAE10W/30润滑油作为润滑介质时活塞环槽温度限值高。  相似文献   

4.
一槽观环活塞一槽双环活塞环属发动机技术领域.目的要解决活塞环开口间隙增大及更换活塞环后产生的漏光度,提高活塞环与气缸的密封性能.本发明通过调查研究从实践与理论上,对活塞环磨损环开口间隙增大伴随的背间隙增大、侧间隙增大所致活塞与气缸壁间窜气漏油问题,提供了依据,提出新的见解.并对加强第一道气环的润滑与密封,减缓活塞工计时对缸壁的摆动冲击提出了新的措施,用于各种类型的汽油机和柴油机.  相似文献   

5.
活塞环是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与气缸表面的润滑程度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发动机的运行性能,因此分析活塞环—气缸之间润滑油膜的影响因素,对今后汽车发动机活塞气环润滑性能和结构改良的研究打好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表面织构活塞环与CuO纳米润滑油协同润滑特性数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活塞环-缸套流体动压润滑数值模型,研究表面织构和CuO纳米润滑油对活塞环协同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CuO纳米润滑油能有效减小粗糙接触力,降低磨损,但会引起流体黏性剪切力增加;活塞环织构表面与缸套之间形成的微动压效应对动压润滑有促进作用,能有效减小流体摩擦力,减少摩擦损失,但在上下止点附近会导致粗糙接触力增加,磨损加剧;活塞环表面织构的位置会影响其摩擦性能,对比发现中间织构效果最好,与无织构活塞环相比能减小摩擦损失5.17%;表面织构和CuO纳米润滑油之间存在协同润滑作用,合适浓度的纳米润滑油和一定尺度的表面织构能在减少活塞环摩擦损失的同时降低磨损。本研究中中间织构活塞环和体积分数0.5%CuO纳米润滑油组成的协同润滑能达到最佳润滑性能。  相似文献   

7.
用于斯达一斯太尔91系列汽车的WD615系列柴油机的活塞上共安装有三道活塞环,其中有两道是气环,一道是油环。第一道气环是安装在铸铁镶圈环槽内的双面梯形桶面环,上部带有凹槽,工作表面喷钥;第二道气环是镀铬锥面环;第三道是撑簧铸铁油环,双刃表面镀铬(见图1)。众所周知,气环主要的功能是密封和导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起到密封作用,使活塞环与气缸套处于线接触状态,同时消除气环的泵油作用,气环往往制成带凹糟的矩形坏或锥面环,在活塞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气环会产生挠曲变形从而保证上述功能的实现。因此,一般来说气环在活塞…  相似文献   

8.
车用四冲程发动机的活塞环一般由二道气环和一道油环组成,活塞环的材料也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格局,为铸铁和钢质。铸铁活塞环多用在柴油机上,以及汽油机的第二道环上。在铸铁环的加工中,内外圆仿形加工与铸造是特别关键的。  相似文献   

9.
正(上接2018年第7期)f)从理论上说,活塞环应具有一定的弹性,根据不同的测力方式,有切向弹力和径向弹力之分。活塞环弹力的大小,与环的密封性能有着直接关联。气环的径向弹力一般要求在11.8~15.7 N之间。若弹力过大,则摩擦阻力增加,使活塞环与气缸的磨损加快;弹力过小则会降低活塞环与气缸的密封性能。活塞环弹力的大小可用弹力测量仪测定,如条件不具备,可用新环与之比较的方法来判断。检查时,可先测量新旧活塞环在自由状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钢制活塞环,简称钢环,是指用优质钢材制造的活塞环。活塞环的热稳定性即弹力衰减率P值的大小,是评价活塞环质量的关键项目之一。一般说来,钢环中气环的热稳定性不易达到要求。我厂等效采用英国标准BS5341—1983,该标准规定气环的热稳定性试验条件为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活塞环组的摩擦润滑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对活塞环组润滑状态研究的新发展情况,论述了其分析方法:富油分析和贫油分析,分析了发动机结构参数对环组润滑状态的影响,最后给出活塞环组进行润滑状态分析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1.活塞环的结构 东风EQ6BT发动机活塞共有3道活塞环,第1、2道为气环(压缩环),第3道环为油环。气环的作用是防止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漏气,并将活塞传来的热量传给气缸壁;油环的作用是刮去气缸壁上过多的机油,防止大量机油进入燃烧室。  相似文献   

13.
活塞环的激光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要提高发动机使用寿命和润滑汕低烧耗的稳定性,大多取决于活塞环的耐磨性。虽然,当《扭曲》型下压缩环不强化时,上压缩环的耐磨性通常可以借助镀层来保证,但是由于镀铬层剥落,因而试图靠这些环镀铬来保持工作锐边必需的形状是困难的。因此,对于压缩环试用表面处理工艺是合适的。 到目前为止,强化铸铁活塞环所采用的能保证细分散淬火组织的热处理方法,导致了活塞环在加热时其本身的弹性损失。当金属的热透深度最小时,用激光辐射进行的表面强化就有得到强化层的可能性。因此,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来强化活塞环。在汽车制造业中,采用激  相似文献   

14.
读编往来     
《摩托车》2012,(23):26-27
活塞环的种类Q:请问摩托车发动机活塞环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天山魏定国)A:四冲程发动机活塞环有两种,一种是气环,一种是油环。气环的主要作用是保证燃烧室的密封,防止燃烧气体自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窜入曲轴箱,使燃烧室保持一定的做功压力,另外还可以将活塞顶部的热量传递给气缸壁,使其散发到空气中去。油环的作用是刮去气缸壁上过量的润滑油,不使它窜入燃烧室中内,气环装在活塞头部的上环槽内,下环槽用于放置油环。两冲程发动机活塞环只有一种气环,工作原理和四冲程一样。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首次采用电涡流传感器测量倒拖工况下活塞环组最小润滑油股厚度,证明活塞环的润滑确实存在着流体动压和挤压两种作用方式以及环组润滑处于贫油状态;测量结果还说明,使活塞环开口间隙闭合的最小润滑油膜厚度是其极限值。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曲轴箱处于发动机的下部,曲轴箱底部存放着润滑油(对采用湿池式润滑方式的发动机而言)。发动机工作时,有一部分空气-燃油混合气和已燃气体会透过活塞环进入曲轴箱,这部分气体就称作“窜气”;在冷机运转期间,曲轴箱内会出现水份和液态燃油,这些都  相似文献   

17.
以活塞环-缸套为研究对象,利用GT-Suite软件建立了活塞环-缸套摩擦模型,将摩擦、润滑和动力学三者耦合起来,同时考虑了活塞环和缸套的扭曲变形、接触表面粗糙度等因素,计算分析标定工况下活塞环-缸套的油膜厚度、油压分布、摩擦力和摩擦功耗。着重分析了不同润滑油温和不同转速条件下第一环油膜厚度和摩擦功耗,结果表明:第一道活塞环处润滑效果差、摩擦功耗高;随着油温升高,油膜厚度显著减少,同时摩擦功耗显著减少,综合考虑润滑和摩擦功耗,发现油温在80~90℃时摩擦特性较为理想;随着转速提高,油膜厚度增加,同时摩擦功耗增加,转速对油膜厚度影响较小,对摩擦功耗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影响机油消耗量的因素很多,不论是哪种燃料的发动机,活塞环对机油消耗量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塞环有气环和油环两种,气环的主要作用是传导热量和密封,油环用来刮除气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在气缸壁上涂覆一层均匀的油膜,同时也起密封的作用。因此,当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多时,一般都首先检测活塞环的密封性能。  相似文献   

19.
活塞环外圆的珩磨加工,就是将活塞环叠成圆筒形装入珩磨套——假气缸内作轴向直线往复和相对旋转运动,以获得在环外圆圆周上连续的珩磨刃带。这不仅能确保环的气密作用与导热作用,还能达到新活塞环在内燃机中磨合性能的提高、弹力的稳定、窜气或漏油的减少。  相似文献   

20.
<正> 现代民内燃机的动力储备在很大程度上由活塞环-缸套摩擦副的工作能力所决定,并且首先要由这个摩擦副保证有可靠的润滑条件所决定。应当指出,发动机活塞环-缸套上部润滑油工作条件非常苛刻:活塞环-缸套零件的高温使润滑油粘度急刷下降,接近上死点顶部空间的工作气体压力达到最大值,活塞环处的油膜液体动力压力趋近于零。这样,活塞环与缸套在此区间的接触条件接近于临界状态。此外,当活塞工作行程下行时,活塞的顶环在气缸表面上所形成的润滑油膜厚度,对评定润滑油工作热氧化条件,以及润滑油在发动机整个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