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动态特性及悬置系统振动控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对汽车的NVH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悬置、液阻悬置、半主动悬置和主动悬置的静态、动态特性,探讨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方法及隔振设计的5个方面(建模;振动频率和解耦率的优化;动力总成的位移控制;低频大振幅激励下,动力总成的振动控制;隔离发动机的激励传递给车身或副车架),从而降低转向盘的振动和减少车内噪声。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性能的评价方法,包含设计阶段的解耦目标分析、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分析,重点分析整车阶段基于试验的悬置系统隔振率与整车振动的关系,得出针对悬置系统隔振性能的较为有效、合理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装置的性能对车辆NVH表现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单自由度模型对悬置系统的隔振原理进行分析,阐述了悬置系统的发展过程,并对不同类型的隔振垫进行了介绍和比较。$动力总成是汽车主要的噪声和振动源。主要的激励可分为两类:一是汽缸燃烧而产生的震爆  相似文献   

4.
吕兆平  杨晓 《汽车工程》2011,33(7):581-585
以某一微型车动力总成3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28种载荷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和各悬置点的位移与反力进行了计算,并论述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非线性刚度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位移控制设计计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论述了动力总成位移控制设计的一般原理。以一轿车动力总成4点悬置系统为例,针对汽车的一特殊行驶工况,对动力总成的质心位移、悬置位移和支承点反力进行了计算。文中论述的动力总成位移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计算方法对汽车动力总成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研究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汽车振动系统的一个重要子系统,对改善汽车平顺性和降低汽车噪声有着很大的影响。回顾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国内外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研究发展中重要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及目前研究发展的动态和趋势。  相似文献   

7.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勇  赵涛 《汽车工程》2007,29(12):1094-1097
阐述了用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解耦设计的转矩轴理论和能量解耦法,给出了这2种理论的计算方法,并利用这2种方法对某国产汽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解耦设计,结果表明:将悬置布置在转矩轴上,通过合理设计悬置的刚度可以对动力总成悬置进行很好的解耦设计。  相似文献   

8.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安全件和功能件,它的结构强度影响汽车的安全性,其一阶固有频率对车内噪声有较大的影响。以某轿车动力总成悬置支架为分析对象,阐述了对悬置支架优化设计时。设计空间与非设计空间确定、拓扑优化与形状优化的过程等。优化结构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建立的悬置支架优化设计方法对悬置支架的设计计算分析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汽车动力总成三点式悬置系统的设计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范让林  吕振华 《汽车工程》2005,27(3):304-308
首先分析汽车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的振动激励、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各元素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阐释了系统弹性解耦设计的理论基础和重要性。然后根据动力总成一悬置系统刚度矩阵各元素的解析表达式,应用V形悬置组的弹性解耦原理,论述了目前普遍应用的三点式悬置系统在弹性解耦设计方面的问题,提出了悬置布置设计匹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发动机悬置支架是动力总成系统中的重要零部件,对于汽车的NVH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文章基于某款皮卡车的动力总成悬置车身端支架一阶模态频率不达标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拓扑优化对结构进行减重分析,优化后车身端悬置支架结构不仅模态频率达到了设计要求,还实现了该悬置支架的轻量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了本分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该研究对于车身端悬置支架及车身上其他零部件设计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有限元法,采用ADAMS软件,对某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CAE解耦率分析,结果显示,各阶振型模态解耦率都大于目标值,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进行了悬置系统NVH隔振率测试分析,怠速,空档,加速工况下,悬置系统隔振率满足目标,与CAE分析结果对标一致,综合评估该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NVH性能符合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12.
汽车动力总成是通过悬置系统安装在车身上,为实现更大限度地发挥悬置系统的作用,文章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相关坐标系,对使用的欧拉角度、坐标变换和惯量张量的变换进行了研究。在推导出悬置系统在扭矩轴坐标系下固有频率及固有振型的基础上,采用能量解耦法及序列二次规划(SQP)优化算法,实现悬置系统刚体模态解耦优化。并运用Matlab/guide模块开发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解耦优化专用程序界面,用户可方便地完成悬置系统的建模及性能优化,快速获得悬置系统模态及解耦能量,实现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合理布置和匹配。  相似文献   

13.
以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汽车动力总成橡悬置系统的动力分析方程,固有特性分析方程及振动耦合特性分析公式,并用于某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分析和振动耦合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能量法解耦在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优化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建立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根据能量法解耦理论推导了有关公式,并将其应用到某微型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改进中.结果表明,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解耦率,从而改善系统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15.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配置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动力总成是汽车的重要振源之一,对乘坐舒适性有重要影响,合理选择动力总成是置系统,可明显降低动力总成和汽车的振动。本文根据汽车传动系的布置方式的不同,论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是置系统配置的一般原则、原理和规律,对于汽车动力总成是置系统的配置及悬置系统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性能是整车NVH性能控制的关键。文章以某轻型商用车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设计及优化。文章基于主惯性轴理论确定了悬置系统的初始安装角度,并基于能量解耦法建立Adams模型对胶块安装角度及刚度进行优化设计。通过整车试验表明怠速工况下悬置系统隔振效果良好,但后悬置在加速工况下在2930rpm处存在共振,然后通过CAE分析,提出了后悬置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并对改进后悬置系统重新进行测试验证。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共振消除,整个悬置系统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RQ11G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振动微分方程基础上,分析比较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固有频率、能量解耦度。通过在试车场进行的整车道路试验,比较分析了RQ11G动力总成系统悬置改进前后的隔振性能、存在的问题,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结果表明,通过合理设计车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固有频率和提高能量解耦度可有效降低车辆的振动与噪声,提高乘坐舒适性。探索了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一整套完整的设计、开发、试验保证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朱锋 《时代汽车》2024,(5):156-158
随着汽车隔振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各个汽车生产商也在逐渐增加这方面的投入。科学地设计动力总成的悬置系统,能有效降低车身和发动机的振动,在提升整车NVH性能的同时也给车内人员带来更舒适的体验。在悬置系统设计过程中悬置的固有特性和模态解耦是悬置系统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对系统固有特性和模态解耦进行分析,为悬置系统隔振设计提供参考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针对EQ1030T轻型载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建立了动力学模型,并对该模型建立自由振动微分方程,进而得到了系统的惯性矩阵和网4度矩阵。应用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工具对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进行了动态仿真和频谱分析,由此分析了悬置系统各自由度之间相互耦合的关系,以及引起汽车剧烈振动的主要输入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一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动力学模型,计算该模型的刚体模态,并在整车状态下进行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车内方向盘和座椅导轨的振动测试。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合理分配刚体模态频率和提高刚体模态解耦率对整车NVH性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