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小间距隧道应力场和周边位移与施工方法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通过对国内外小间距隧道情况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各类小间距隧道的多种施工开挖方法,指出了各种小间距隧道的最优开挖方法、支护方法等,明确了小间距隧道开挖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距离既有铁路小间距二线隧道的建设经常会对既有铁路建设时间较早隧道的安全使用及新建隧道的安全、质量、工期、建设投资等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就新蛇皮沟隧道通过爆破监控安全顺利通过近距段施工,并引伸所有软弱片岩施工,提出粗浅建议,以供探讨及提高,并尽快投入应用.  相似文献   

3.
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施工爆破振动对先行施工隧道围岩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某三线喇叭口隧道燕尾段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NSYS瞬态动力分析模块对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结合武康二线新刘家沟隧道进口段在上跨316国道、紧邻既有铁路隧道立体交叉咽喉部位爆破施工的实例,介绍增建二线浅埋偏压小间距隧道控制爆破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5.
软弱围岩3孔小间距平行浅埋隧道施工力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方法对软弱围岩3孔小间距平行浅埋隧道施工力学作了深入阐述,认为不同的施工方法对3孔平行隧道施工的支护结构安全性、围岩压力、地表沉降规律都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施工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对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中盾构法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控制进行了回顾,并论证了管片拼装误差对防水效果的影响.结合实例说明了浅埋暗挖法在大跨度隧道和小间距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对当前明挖法施工中涉及到的新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宝塔山隧道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地层岩性差、不良地质条件多、新建隧道与既有隧道相邻、穿越较多的地表建筑物、存在局部覆土较浅地段等。介绍了与既有隧道相邻的出口段的拱顶沉降及净空收敛、初期支护与围岩之间的压力、初期支护混凝土应力、钢拱架内力和围岩内部位移量测,从而及时掌握隧道施工中的相互影响程度,以便修改施工参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大大降低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监测数据对于确保隧道的施工安全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未来临近隧道施工对既有小间距隧道的设计施工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在小间距隧道施工过程中,后行隧道施工爆破振动对先行施工隧道围岩结构将产生重大影响,结合某三线喇叭口隧道燕尾段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小间距隧道爆破振动的影响因素及动力计算理论的基础上,采用ANSYS瞬态动力分析模块对爆破冲击荷载作用下小间距隧道施工中既有隧道的动力响应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此类隧道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关于梧桐山上,一行隧道线间距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研,有限元计算的审慎论证,确定在既成的上行隧道一侧,修建下行隧道时两隧道的线间距。此线间距比规范规定的小,在施工中加强爆破监测,以策安全。  相似文献   

10.
小间距地铁隧道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本文从断面拟定、防排水、施工工艺、结构受力等方面,对广州市轨道交通3号线岗顶站至石牌桥站区间喇叭口隧道由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施工的设计思路进行了介绍,重点对设计与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施工工艺、施工工序、支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阐明双连拱隧道改为两座独立的小间距单线隧道后施工的可行性、施工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防水设计的可靠性,为连拱隧道设计提供一个新的设计模式。 研究结论:将双连拱隧道设计方案改为两座独立的单线隧道进行设计,即可缩短施工周期,又可提高防水的可靠性。通过对岗顶站至石牌桥站间施工过程的监控量测表明,在两座近距离单线隧道施工过程中,采用本文所述的施工工序和支护措施后,能够解决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围岩偏压、拱顶下沉等隧道施工问题。可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