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温度对混凝土的损伤机理,尤其是混凝土冻害机理,发展了抗冻临界强度理论和早期结构形成学说,从微观角度定性地描述了负温混凝土防止早期冻害所要形成的结构为抗冻临界界面结构。  相似文献   

2.
朱承  王巨轮 《水运工程》1993,(12):72-73
混凝土质量检测,通常用标准试块或回弹仪辅助测定混凝土强度,本文推荐国外用岩相分析的方法将混凝上进行切片分析,得到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两种结果,从而找出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与混凝土的强度有关,而混凝土的强度与混凝土的龄期有直接关系。因此,利用超声波管法检测桩身质量,应以混凝土的28天龄期设计强度为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灰色系统理论,依据试验数据建立了海水作用下混凝土的强度预测模型。以便能够比较准确地预测海水侵蚀混凝土强度与浸烘循环次数的关系,为预测海水侵蚀混凝土强度变化提供理论分析方法和依据。经计算分析比较,其预测结果与实测数据较好吻合,结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评述了在旧混凝土结合面上不同处理方法对新旧混凝土结合界面粘结强度的影响,提高新旧混凝土结合界面强度的途径,混凝土浇筑允许间歇时间及浇筑间歇期对新旧混凝土结合的影响及新混凝土结合面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通过盘锦港新建工程路面施工中真空吸水混凝土程度的实际测试和理论值的对比,分析吸出物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并探讨真空吸水处理后混凝土强度提高值的利用。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的强度是直接影响结构承载力的重要参数,其经时变化规律是建立结构抗力变化模型的基础。针对海洋环境下混凝土结构受环境和荷载共同作用,随服役时间推移而出现的劣化损伤问题,本文共收集110例中国南方沿海服役1~35 a港口码头的检测案例,以混凝土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对海工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开展研究,明确了回弹法和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相关性,获得了混凝土强度经时变化的计算模型,为海工混凝土结构安全性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次成型和二次成型并用真空吸水工艺对码头混凝土路面强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有较大提高,早期收缩率减少并避免路面混凝土产生裂缝极有效果。  相似文献   

9.
研究滚筒式沥青混凝土搅拌装置料温控制系统的对象特性,指出料温控制采用常用控制方法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专家控制系统的构成与实施方法,给出用于料温控制专家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果。  相似文献   

10.
洪帆 《水运工程》2002,(3):9-11
应用芯片强度推定现场硬化混凝土强度,国内外大多数标准都是以直径100mm和150芯样强度为基准,但常遇到构件尺寸较小或钢筋密集情况,不能钻取直径100mm或150mm芯样,给检测评定工作带来困难,本试验研究表明,小芯样(直径70.5mm)强度与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可用推定现场硬化混凝土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