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汽车产业以产业集群的方式发展,不但存在着生产地域的集中,而且存在着向大生产厂商的集中。汽车整车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与汽车产业相关联的行业迅速发展,广州已经形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广州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和集群效应的凸显有利于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空间集聚以及集群发展状况进行了评述,认为我国汽车包括摩托车配件行业在内的集聚水平低,已经对整个汽车产业空间集聚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阻碍作用;汽车产业空间集聚区域与集群竞争力较强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对应性;长江三角洲地区拥有我国最好的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潜力,是体现在产业集群核心功能群体的竞争力上,具体体现在产业集群中核心产品的竞争力上。换句话说,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以产业集群中最终核心产品为载体,体现出整车产品在生产、销售、服务各环节上的质量、服务、技术、成本的竞争力。反过来汽车产品的竞争力又是以形成产品的整个产业集群的优势为支撑的,评议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汽车产业集群是十堰发展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兼并重组和集群发展,形成了底特律、丰田、巴塞罗那等闻名于世的“汽车城”。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提高经济效益,拓展生存发展空间的关键。一、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是增强十堰区域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产业集群是某个特  相似文献   

5.
以产业集群促进中国汽车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产业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认为中国汽车业应该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来提升其竞争力,同时提出了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产业是关联度非常高的产业,它的产业链长,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将会形成规模的生产和销售,大大降低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形成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合力,造就主导产业强劲的竞争力,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和效应,进而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实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已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评价(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根据影响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我国一些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评议,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和如何培育汽车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及评价(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根据影响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我国一些地区汽车 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评议,提出了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和如何培育汽车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汽车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对策措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和经验。而针对政府与市场对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的作用边界问题,学术界并没有定论;并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下,提升汽车产业竞争力面临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还需要进行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雏形,根据影响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我国一些地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进行评议,提出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和如何培育汽车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程蓉  张剑光 《上海汽车》2007,32(7):17-20
介绍了汽车产业集群风险的形成机理,简要对汽车产业集群的风险进行了分类,论述了汽车产业集群风险规避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鉴于学术界对中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演化的研究还很罕见,本文在竞争优势理论和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来源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区域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数学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以我国主要24个汽车产业省、市作为样本,选择1998年和2008年两个时间截面,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不同时间截面上各省、市的汽车产业竞争力演化情况,并分别从我国汽车产业层面、区域政府层面和汽车企业层面提出提升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区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壮 《客车技术》2006,(1):10-13,19
通过对产业集群概念的阐述,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提出了我同汽车产业集群区域的选择原则及具体的产业集群区域布局方案,并对我国的六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域的成长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海  于晓艳 《上海汽车》2011,(12):28-32
基于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从影响因素角度建立了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评价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处于较低水平,在外部产业环境、资产利润率、产品价格等方面有优势,在人口素质程度、研发、海外市场等方面处于弱势;并且分析了造成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胡斌祥  赵彦州 《北京汽车》2007,(6):17-20,33
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产业发展的重要形式。汽车产业集群化是欧美日汽车强国培植和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湖北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呈现出集群化发展态势。文中分析了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联结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湖北汽车产业集群进一步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查采集数据,运用汽车产业区域竞争力评价系统对我国区域汽车产业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以作为产业预警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用产业集群理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能有效地提高产业的竞争实力。汽车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汽车业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更快地缩短与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与我国汽车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理论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能有效地提高产业的竞争实力。汽车产业实施产业集群,正成为许多国家迅速发展的有效手段。我国汽车业必须实施产业集群的发展战略,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来提高汽车企业的竞争力,更快地缩短与发达的汽车国家之间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项继友 《北京汽车》2012,(3):4-8,39
文中根据城镇群体级次模型,结合汽车产业集群特点,研究城镇群体与汽车产业集群规划,分析分布于全国的6大汽车产业集群区域——东北、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中南和西南的汽车产业规模、城镇级次群体分布,提出基于城镇群体汽车产业集群规划策略,并初步探讨指导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  相似文献   

20.
汽车产业常常被认为是最具有全球性的产业之一,其价值链的各个环节遍布全世界。而由于汽车产业的性质,各地往往以产业集群作为其产业发展模式,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不仅表现为若干个公司在纯粹产品上的竞争,更表现为以产业的网络组织为形式的集群间的竞争。全球的汽车产业主要受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的汽车集群控制,这些集群融人全球产业网络,处于全球价值链中“战略性环节”,其汽车产品占领了全球主要市场,也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技术领先者和创新驱动者,左右着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研究发达国家汽车产业集群发展,借鉴其成功经验,对于循序渐进地发展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