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占路施工过程中,上游过渡区的长度对施工区交通安全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其长度的设定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上游过渡区长度的设定有一套理论公式,但理论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是经验累积、应用统计的结果。利用Liewin/road三维虚拟现实模拟系统和SOAR认知模型,对占路施工区进行仿真模拟,从而确定上游过渡区的长度。  相似文献   

2.
大交通量状态下的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与一般施工区在交通组织方案、施工区设置、限速方案等道路交通特性上会产生巨大差异,交通延误、饱和度、平均车速和交通密度会有明显不同。本文利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建立施工区微观仿真模型,选择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安全和通畅水平有重要影响的上游过渡区长度为变量,以通畅水平为指标,对车辆运行状况进行评价,给改扩建施工交通分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施工工艺,对常见施工工作区类型进行了划分。在交通流调查基础上,对高速公路施工区各控制区段的速度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以南京市机场高速公路扩建项目为例,以实际调查数据为基准,结合VISSIM软件仿真实验结果,对几种典型工作区内部的交通组织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当高速公路施工区上游过渡段长度设置为50m时能显著提升工作区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给高速公路施工作业区的交通组织与管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针对四车道高速公路超车道封闭施工作业区的车头时距分布特性、车辆换道特性、车速分布特性、道路通行能力等交通运行特性开展研究工作。标定了描述车头时距分布的Erlan模型,拟合出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车辆换道比例曲线,得到了施工作业区各区段的速度分布曲线,确定出了上游过渡区、警告区、施工作业区段等主要区段的道路通行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车辆换道位置集中分布在警告区末端,且仍有少部分车辆在上游过渡区内不安全换道;各区段的车速变化与作业区的交通控制条件大体相当,但减速过程没有及时均匀地出现在合理减速区域上;从上游正常路段至警告区再至施工作业区段道路通行能力逐渐降低,交通瓶颈的施工作业区段(只有一条可通车的车道)道路通行能力只有1 526 pcu/(h·ln)。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改扩建时期施工区的分段长度设置对道路交通流运行及施工作业区均产生重要影响。文中通过VISSIM仿真试验并结合实地调查,研究不同交通量、大车率情况下,不同施工区分段长度设置对路段交通运行的影响,并通过引入信息熵综合量化了改扩建施工区的交通运行稳定性、效率和安全性3个交通运行评价指标,且得出当施工区分段长度设置为5~7km时交通运行情况最优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度城镇化地区超多车道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平面扩建空间受限严重,左侧硬路肩无法连续设置。为解决车辆紧急停车需求,依托广深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采用理论计算、模拟仿真、模拟驾驶等手段对左侧硬路肩设置的纵向间距及纵向长度进行探究,并给出了左侧硬路肩设置的最大纵向间距和最小纵向长度的建议值。  相似文献   

7.
公路施工区限速值大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地观测数据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施工区微观仿真模型进行了标定,接着对不同交通量与车辆组成条件下速度标准差随限速值的大小变化进行了仿真,并建立了两者之间的模型,研究表明施工区段相对上游非施工区段速度减小30 km/h能使速度标准差达到最小并能兼顾通行能力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仿真求解城市快速路交织区合理长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振报  郭南  李金山 《中外公路》2007,27(6):197-201
城市快速路交织区长度的合理设置对于提高交织区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减少对快速路非交织段交通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对菱形立交先入后出式出入口进行数据收集,利用该数据标定和验证VISSIM微观仿真模型,建立城市快速路交织区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城市快速路先入后出式出入口交织区长度建议值。  相似文献   

9.
根据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的原则,分别从施工区长度、限速、交通安全和管理设计设置3个方面进行高速公路施工区交通组织设计,提出不同限速条件下、不同工作区长度的施工区交通组织候选方案,并运用交通仿真软件对提出的候选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西潼高速公路某施工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实证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多车道公路信号平交口间路段交通流运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交通流稳定距离的平交口安全间距分析方法。利用交通冲突率在路段上的分布趋势,验证了以CV(车速标准差变异系数)值作为间接安全评价指标的有效性;在仿真环境下,分析了交通量、信号周期、转向交通量比例、货车比例对CV值分布的影响;对典型环境下CV值的分布进行了曲线拟合,从而确定了各接入类别多车道公路的交通流稳定距离;结合平交口上游功能区的长度,给出了信号平交口最小安全间距的推荐值。结果表明:从交通流角度分析平交口间距是可行的,多车道公路信号平交口最小安全间距可表示为交通流稳定距离与平交口上游功能区长度之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差厚板B柱进行碰撞分析,使用分段法对过渡区进行表征。同时结合台车碰撞实验,对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碰撞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对比指标包括变形方式、侵入量、监测点力值变化以及能量变化,结果吻合程度较好。说明动态载荷下,差厚板零件过渡区网格划分采用离散法进行分析,同实际碰撞符合良好,精度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施工区上游过渡段的行车风险,保障施工区的行车安全,应用Vissim仿真软件模拟施工区交通流的运行状态,分析过渡段长度、交通量、行驶速度对施工区行车风险的影响;利用冲突率作为评价指标,将路段行车风险分为5个等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行综合评判。研究结果表明:过渡段长度、交通量是影响施工区上游过渡段行车风险最主要的因素,影响程度超90%,因而合理控制过渡段长度和交通量对降低施工区行车风险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过村镇公路交通安全为出发点,借助于出入口管理技术,分别对交叉口功能区上游长度、下游长度进行了研究.在充分调查我国过村镇公路出入口间距的基础上,得到过村镇公路机动车的合理限速值为不应超过40 km/h.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微观交通仿真软件VISSIM在公交停靠站点改善和优化中的应用,采用仿真结果中的行程时间、平均延误、排队长度等作为评价指标,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最优改善方案;以天津市华苑路公交停靠站设置为例,通过对现状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从站点设置形式和位置设计优化方面提出了多个公交停靠站优化方案,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各方案进行仿真评价,从中选择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5.
路面结构拼接部位病害是公路扩建工程中常见问题。因设计、施工方面的差异,前后施工的拼接路基、路面存在过渡区,这个过渡区是病害发生的潜在区域。文章针对合宁与合安高速原匝道拼接位置出现的病害进行了现场检测和评价,分析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同类工程设计、施工中应注意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6.
交叉口上游存在交织段,在城市道路中十分普遍,它一方面决定了交叉口各流向车流到达率,同时自身的运行情况又受交叉口红灯排队的影响.根据车流在交叉口到达驶离特性,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方面研究了上游交织段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基于对交织段影响下的交叉口理想到达率的分析,建立了考虑交织段情况下的车道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交织段长度、进口道长度对通行能力影响大,而且增加交织段长度对于提高进口道通行能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交叉口上游存在交织段,在城市道路中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它一方面决定了交叉口各流向车流到达率,同时自身的运行情况又受交叉口红灯排队的影响.根据车流在交叉口到达驶离特性,从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两方面研究了上游交织段对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影响.基于对交织段影响下的交叉口理想到达率的分析,建立了考虑交织段情况下的车道组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并通过仿真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交织段长度、进口道长度对通行能力起主要影响,而且增加交织段长度对于提高进口道通行能力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二级公路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特性,该文从限速值和限速过渡段两方面来研究养护作业区的限速控制.首先对养护作业区的交通延误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得到养护作业区的限速值与延误、交通量和限速区长度的公式,建立了基于延误的限速值计算模型,进一步研究限速过渡段的设置,采用Vissim软件对养护作业区5种限速情况进行仿真分析,提出采用运行速度标准差稳定系数Devs作为养护作业区交通安全评价指标,得到限速过渡段的设置条件为限速差临界值20 km/h,最后结合实例提出具体的限速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9.
姜学鹏  吴锦东 《隧道建设》2019,39(3):370-377
为研究浅埋隧道中烟气逆流长度的影响因素,以武汉东湖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量纲分析法,构建竖井排烟隧道内火源上游烟气逆流长度无因次表达式,并通过数值模拟,量化研究火源热释放速率、纵向送风风速、竖井与火源距离、竖井宽和高对火源上游烟气逆流的影响。结果表明: 上游烟气逆流长度随火源热释放速率、竖井与火源距离增长而增大,但当超过一定值时,烟气逆流长度均趋于稳定; 随着隧道纵向风速和竖井宽度的增加而减小,且不受竖井高度变化的影响; 同时,火源热释放速率与纵向风速的影响明显强于其他因素。创新性推导出了考虑火源热释放速率、纵向送风风速、竖井与火源间距、竖井宽度情况下火源上游无量纲烟气逆流长度的预测公式,且与数值模拟结果良好吻合。  相似文献   

20.
缆索吊装施工方法由于跨越能力大,常用于大跨度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中。本文以某缆索吊装施工的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塔架的三维模型,对吊装施工全过程塔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塔架在施工过程中最大拉应力发生在安装第三节段拱肋过程中,其值为105.41MPa;最大压应力发生在吊装合拢段拱肋阶段,其值为151.80MPa;最小稳定性系数发生在合拢段上游拱肋吊装阶段,其值为14.31。施工过程应注意合拢段吊装阶段,密切监测索力值及塔架顶部水平偏移量,及时调整风缆值防止塔架发生扭转,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