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前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年轻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其中对工程项目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等级划分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基于连界至燕岗铁路的现场调查及所搜集的环境水文地质资料整理分析,对铁路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等级划分进行分析研究,以求获得较为科学的等级划分理论。  相似文献   

2.
首先介绍了成都—昆明铁路秀宁隧道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构造环境,依据地下水含水岩组的富水特性、地下水的补径排特征,划分隧址区的水文地质单元。然后结合隧道施工时涌水状况、开挖揭示的地质情况,分析了汤郎—易门深大活动断裂影响下隧道涌水来源及其与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进而预测地下水涌水量。最后对隧道不同区段涌突水的危险性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地下工程建设对城市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研究地下工程在施工和运营的过程中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为地下工程的建设规划及地下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在总结地下工程建设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基础上,以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施工期车站基坑降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预测地铁运营后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地铁施工期的基坑降水只发生在张家堡站,中心水位下降6.3m,降水量为10454.15m^3/d,影响半径441m,对地下水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地铁建成运营以后的地铁线路阻挡了地下水的径流,造成“迎水面”水位壅高,“背水面”水位降低,通过模拟水位变幅在0~1.7m。  相似文献   

4.
2007年以来,新疆共有5条新建铁路相继开工。大规模铁路建设在给新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的同时,也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从合理确定取土场及河流与湿地保护方案、重视风沙地区路基边坡和地表植被保护、严格控制铁路运输产生的污染等方面,制定铁路沿线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5.
瓮安—遵义铁路是一条复杂的岩溶地区铁路,可溶岩占线路全长80%,其中刘家隧道和古老岭2号隧道是2个典型的岩溶隧道。这2段线路除具有一般岩溶地区铁路选线特点外,且受在建高等级道路及水源保护区影响,因此铁路选线更加复杂。综合分析岩溶、在建公路、水源保护区等因素与铁路工程的相互影响,合理确定线路走向,降低工程风险。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岩溶地区选线应尽量绕避暗河系统,避开地表居民密集区域;充分调查研究临近既有工程建设运营情况,合理确定相互关系;岩溶地区地下水通常是重要饮用水源,在涉及水源保护区时,既要考虑地表水源,又要考虑地下水源。  相似文献   

6.
国外铁路运输部门造成的公害,大体上有如下几个方面: 蒸汽机车所产生的煤烟粉尘,内燃机车所产生的黑烟和废气等造成对大气的污染; 机车、客车、油罐车、牲畜车等清洗的污水,铁路工厂排出的含有毒性物质的污水造成对水源的污染; 机车车辆在线路上行驶所产生的噪音; 此外,铁路运输部门还产生不少废弃物,有些废弃物焚烧后,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有些废弃物埋入地下后,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某些国家铁路的环境保护还包括其他一些内容,例如西德铁路环境保护的内容,除  相似文献   

7.
铁路货车洗刷固体废弃物(俗称货洗废渣)因其内含成份复杂且具有一定毒性,长期以来,铁路对其科学管理及管理手段的研究甚少,又因处置不当或长期堆积在未有任何防护措施的地面上,致使货洗站内土壤、空气及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目前除少数货洗站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对货  相似文献   

8.
川藏铁路昌都至林芝段水文地质条件特殊且复杂多样,隧道工程可能对沿线地下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通过调研沿线地下水环境特征发现,隧道工程施工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地下水疏排对植被、湿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影响及地下热水、成矿带地下水疏排对受纳水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隧道防排水设计应坚持"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建议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建立相关地表水体监控网,结合生态修复技术、另寻水源等措施,缓解地下水疏排引发的问题;建议建立水温、水质自动化在线监控系统,加强地下热水、成矿带地下水疏排生态环境影响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确保工程对沿线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9.
浅谈隧道施工阶段地下水的处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地下工程施工中,常常遇到地下水,对于高压头的地下水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从技术和环保的角度,提出了在施工中对地下水处理的定性与定量标准、预测预报方法、高承压水的注浆设计和程序.  相似文献   

10.
王志琳 《铁道建筑》2012,(9):98-101
目前对于铁路施工期风蚀没有统一的预测方法。本文结合内蒙古地区的情况,选取区域气候侵蚀力、地表土壤抗蚀性、地表粗糙度、地表覆盖度和地形5个影响因素,分析各因素对地表风力侵蚀的作用机理,建立了单元地表风力侵蚀模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铁路施工期和施工前各影响因素的不同,确定加速侵蚀模数,从而预测铁路建设过程中的风蚀量。所建立的预测方法尚待大范围的水土保持监测资料的验证。  相似文献   

11.
富水砂砾层中盾构下穿铁路的沉降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阳地铁2号线会展中心站—世纪广场站区间为盾构区间,地质为富水砂砾层,采用盾构法施工。该区间地表构筑物主要有苏抚铁路,规范规定盾构下穿铁路时地表沉降控制在±10 mm。采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加强施工控制,通过监控量测,信息化管理,找出盾构法施工引起地表沉降的主要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针对措施控制地表沉降,保证了铁路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施工时引起地表沉降,这时对既有铁路运营安全的影响主要受控于轨道的前后高低差.采用ANSYS二维有限元方法,对新建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工程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不同最大等效应力、地质条件、隧道埋深、隧道结构形式等96种工况下的地表沉降量.并利用Peck公式回归分析得到96种工况下的沉降槽宽度系数.对模拟结果和回归结果进行数据分析,推导出沉降槽宽度系数与隧道埋深的关系式,以及地表最大沉降最与地层弹性模量、最大等效应力、隧道埋深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根据地表沉降曲线的正态分布规律、沉降槽宽度系数的数学意义和轨道的前后高低差管理值,推导得到新建铁路隧道下穿各等级既有铁路时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3.
房磊  李新 《铁道勘察》2011,37(6):68-71
以煤矿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值为研究点,对同一工作面采用不同开采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矸石充填开采法的地表移动变形值可满足铁路建设要求的结论。这对煤炭企业和铁路工程建设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山特长铁路隧道的环境影响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长隧道由于开挖工程量巨大、施工周期长 ,引起的山体地下水资源损失量大等特点 ,形成了对工程区地质环境状况的较大改变。以即将建设的精伊霍铁路天山特长隧道为例 ,研究天山特长隧道施工期的隧道弃碴、污染物排放、山体水资源损失对地表环境影响等较为突出的环境问题 ,探讨特长隧道施工期环境影响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采用FLAC3D有限差分法,结合宁安城际铁路马鞍山东站预留市政通道加固工程,进行双线盾构隧道下穿城际铁路引起地表位移及其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桩-板结构预加固措施,盾构隧道下穿施工产生地表位移得到有效控制并均在城际铁路安全限值范围以内,确保盾构隧道安全下穿铁路和列车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6.
以甬台温铁路客运专线葛岙隧道为例,在对隧道进口粗圆砾土层地质进行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质勘探资料,对隧道施工中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进行初步预测,介绍采用地表注浆对围岩进行止水、固结,运用超前大管棚及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软弱围岩隧道的方法,对施工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广州地区主要铁路酒店的“三废”污染情况进行了调研。废水,废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动是动植物油,NOx,它们的Ki总值分别是28.79,45.1,酒店的污水处理设施也较缺乏。在对铁路酒店的污染情况进行调研与评估的同时,对酒店的污染防治提同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珠海某基坑开挖对临近运营城际铁路的影响分析,采用弹塑性有限差分方法,模拟基坑开挖对邻近高架桥墩的影响,基于该数值模型,研究深基坑开挖对邻近桥桩的作用机制,对基坑边超载、土层弹模、地下水渗流等因素影响基坑开挖引起的高架桥承台桩的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坑边地表超载的施加有利于控制高架桩体的侧移;土体弹模的变化对模型计算结果影响较大;地下水渗流对高架承台桩变形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铁路危险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品废渣的处置,一直是一个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它不仅影响铁路运输生产,而且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造成污染,本文通过对桃浦站危险品废渣的污染物含量分析及浸出毒性、放射性、腐蚀性等试验,确定废渣污染性质,并对几种固体废物处置方式进行比选分析,确定适合桃浦站废渣处置利用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分水关隧道以小角度下穿104国道,洞顶覆盖层厚10.5m~11.0m。根据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公路运营安全的前提下,采用了“接长明洞、施做护拱、地表注浆、管棚支护”等措施,既规避了铁路隧道施工期间安全风险,又排除了铁路运营期间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