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苏联内燃机车的大批量生产是从T93型内燃机车开始的,即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末。这种内燃机车到1973年停产时总共制造了6797台。随着内燃牵引的采用和新系列内燃机车的开发,一批原先制造和修理蒸汽机车的工厂相继转型,开始制造和修理内燃机车。现将它们的名称及其产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2.
俞悦 《铁道知识》2006,(2):52-53
“大马力”的来历 “大马力”是一种进口机车的昵称,他们原本叫作NY5、NY6和NY7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  相似文献   

3.
Welty  G  王延飞 《国外内燃机车》1998,(1):41-42,45
简述了美国从蒸汽机车过滤到内燃机车的过程、内燃机车发展初期美国各机车制造商及铁路的反应。论述了在内燃机车制造的激烈竞争中EMD和EG在90年代推出采用各种新技术的600马力内燃机车后所面临的继续开发问题:是开发电气化或燃料电池寻找内燃机车的替代品?还是改变传统的内燃机车的使用方法,开发液化天然气、飞轮储能、高低压喷射双燃料内燃机车?这一问题取决于铁路对新机车开发的投入。  相似文献   

4.
北京型内燃机车 北京型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是我国铁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液力传动客运内燃机车之一.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北京型内燃机车的身影遍布华北、华中地区的铁路干线.由于短小精干的体型,北京型内燃机车被亲切地称为"小北京".  相似文献   

5.
伏罗希洛夫格勒内燃机车制造厂于上世纪70和80年代制成了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内燃机车2ТЭ126和ТЭ136型内燃机车。本文介绍了这两种机车的设计背景、结构特点以及未能投入批量生产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五、蒸汽机车 蒸汽机车是第一代铁路牵引动力,在上世纪内燃机车出现之前的近100年间也是铁路系统唯一的牵引动力.早期火箭号蒸汽机车的速度只有47千米/小时,几经改进以后,19世纪40年代在英国的试验速度提高到了120千米/小时,1890年法国更将试验速度提高到144千米/小时.  相似文献   

7.
德国Vossloh机车公司在2008年柏林铁路创新博览会上展出了它的G6型液力传动调车内燃机车(图1),这也是该公司正在开发的、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新系列机车中的第一种型号的机车。  相似文献   

8.
印度铁路内燃化开始于约20世纪50年代引入的美国ALCO公司的几批内燃机车。其中配装16缸251-B型发动机的的2600马力WDM2型宽轨内燃机车成为印度铁路货运的主型。1987年成立的内燃机车设计开发组织对该型机车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改进。1994年4月,印度铁路的瓦拉纳西内燃机车工厂开始批量生产采用所有改进的WDM2型的两种变型机车:WDP2型客运和WDG2型货运。1995年4月,又生产出1台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铁路牵引动力内燃化进程的加快和新中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为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运输生产对铁路牵引动力现代化的迫切要求,1956年铁道部制定了《铁路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在该《规划》中明确提出“技术政策的中心环节是牵引动力的改造,要迅速地、有步骤地由蒸汽机车转到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上去.”  相似文献   

10.
中国第二代内燃机车 1964年,在中国铁路机车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一年,中国第一代内燃机车从仿制走向批量生产。其中仿制的东风机车和东方红机车驰骋于新建的西南三线铁路,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这一年,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国家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力化领导小组,制定了发展内燃和电力机车的技术政策。第二代内燃机车的研制迈开了坚实的步伐。第二代内燃机车中液力传动的东方红型、北京型和电力传动的东风型均已形成系列。  相似文献   

11.
德国铁路(DB)提出三步发展战略来实现其内燃机车车队的现代化。此战略包括淘汰老式机车,采购只有三种型号的数百台新机车,并给6种级别的现有机车配上新的发动机。  相似文献   

12.
柯朴 《铁道知识》2011,(2):32-38
机车发展史 汽车的发动机一般只带动一辆汽车行驶,顶多再挂一辆拖车;而铁路机车却可以带动长长一串车辆行驶,远远望去,蔚为壮观.相比汽车,机车可谓力大无穷.中国人把列车比作"长龙",机车就是其"龙头".迄今为止,机车已有近200年的发展历史,先后经历了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种类型的不同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布良斯克和卡卢加机械制造三的发展史和研制、生产的各型内燃机车的技术参数和结构特点及坎巴尔机械制造厂的发展历史和产品。布良斯克机械制造厂的主要产品是调车内燃机车。该厂从1958年开始制造第一批内燃机车至今,已生产了约10000台内燃机车。卡卢加机械制造厂对内燃机车的最大贡献是研制关生产了供内燃机车燃动力用的几十种型号的液力传动装置。坎巴尔机械制造厂曾经生产过铁锤、马车、窄轨平车和铁路固定件,然  相似文献   

14.
德国《Fern-Express》杂志2010年第2期刊发文章,详细介绍了英国铁路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至2010年所运用的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内燃动车组和电动车组的发展情况,同时给出了各种机车和动车的型号、主要技术参数、制造年份、淘汰年份、生产数量及2010年运用数量等统计数据。本文仅涉及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组的有关统计数据。  相似文献   

15.
Kopec.  M  苏茜 《国外内燃机车》2000,(4):38-40
介绍了部分欧洲国家铁路内燃机车和内燃动车的保有量和年龄结构。给出了几种排放标准规定的内燃机车废气排放极限值,说明了制定一种新排放标准需要以统一的测量循环为基础,而欧洲铁路排放标准测量循环有可能成为未来铁路柴油机的标准。正在制定的新的铁路排放标准将有可能成为一项ISO标准,因而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实施。  相似文献   

16.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货运分公司的BB475000型内燃机车最近刚刚投入运用,它们用来替代该铁路公司已经运用了30多年的最后一批内燃机车。虽然BB475000型内燃机车在技术上属于阿尔斯通公司的Prima机车系列,但它也是由阿尔斯通一西门子公司组成的国际集团的一项成果,它综合了两家公司各自在牵引系统设计方面的技术诀窍。文章详细介绍了两家公司的分工,该型机车的技术参数、性能和结构特点以及项目实施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世界轨道交通》2004,(3):41-42
德国铁路(DB)为使其内燃机车组现代化,提出了三步发展战略。其中包括淘汰老式机车,购买3种类型的几百辆新机车,并给6种级别的现有机车装配新的发动机。三步战略还包括降低车组的使用年限,减少各类级别的机车数目,以及使现有车组现代化等。  相似文献   

18.
建设号内燃机车 50年代末.随着世界铁路内燃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铁路运输的迅猛发展.北京长辛店机车车辆工厂(即北京二七机车工厂,简称二七厂)的领导萌发了制造内燃机车的想法.工程技术人员在厂长的领导下多方搜集有关资料,并从集宁借调来一台匈牙利进口的NDI型机车作试制样机。与此同时.工厂还成立了内燃机车办公室,统筹试制工作。唐山铁道学院、北京铁道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的师生们也闻讯赶来协助解体、测绘。  相似文献   

19.
Freightliner公司订购了自66型内燃机车以来英国的第一种全新的重载货运机车--PowerHaul,以充分挖掘铁路运能.文中介绍了GE Transportation公司为Freightliner铁路公司提供的PowerHaul内燃机车的主要结构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0.
2009年3月20日,笔者在北京接到一个来自内蒙古包头市的电话,声称有两个上世纪50年代的铁路线路老式煤油信号灯,要我到包头来一趟. 北京至包头相距800多公里,老信号灯的消息像个新启动的大磁场,吸引着千里之外我这个热心于"铁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人"(第二届中国铁路文化收藏展文物征集人,北京铁路博物馆民间文物展文物征集与提供者),即迫不及待地踏上去往包头的列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