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铁道技术监督》2012,40(3):13-13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和平透露,中国已建成世界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车制动试验台,最高试验速度达到530km/h。据李和平介绍,高速列车制动系统是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日前。  相似文献   

2.
北京天宜上佳新材料有限公司(简称天宜上佳)成立于2009年11月,专业从事高速列车、动车组、机车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配套的闸片/闸瓦以及受电弓滑板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天宜上佳经过不懈努力,在轨道交通制动闸片材料配方、生产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高速列车粉末冶金闸片生产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相似文献   

3.
大闭环控制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控制系统,以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统为基础,加以适当改造,构建大闭环,通过对减速度的精确控制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力的精确控制。介绍并比较分析了大闭环控制方式的列车制动控制系统与既有列车制动控制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和作用原理,从理论上推断出大闭环控制方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控制系统能够显著改善列车的制动品质,实现列车精准定点停车。  相似文献   

4.
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技术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较为详细地回顾了我国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目前我国新型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特点,并与我国自主研发适用于高速动车组的同类型制动系统作了技术比较。分析了我国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的技术基础,指出国内技术与产品和国外相比存在着系统理念、设计经验和系统可靠性方面的差距,同时指出自主研发城市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与铁路干线车辆制动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直通制动机与铁路干线货物列车自动制动机两种制动机制动指令的转换,及制动上升率、制动量和制动起始点的确定等适应性研究,解决两种制动机之间的制动指令的识别和制动性能的匹配。即采用直通制动机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能识别并执行干线铁路机车车辆所发出的制动指令,并使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制动加速度和铁路货物列车的加速度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实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通过联挂于铁路干线货物列车进行运输。  相似文献   

6.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电空制动系统控制过程中外界干扰、执行机构时滞、基本阻力不确定等特性造成ATO(列车自动运行)系统速度跟踪及停车不准问题,根据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一种基于SMARC(滑模自适应鲁棒控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电空制动控制策略,设计城市轨道交通列车ATO系统基于SMARC的制动控制器。通过鲁棒控制将系统模型中非线性、输入时滞和外界扰动等所有不确定量减小到最小范围,同时也削弱了滑模控制器的抖振现象,增强了控制器的鲁棒性;进一步采用滑模控制减小列车制动过程中速度跟踪误差和减速度误差,从而获得较高的停车精度。仿真结果表明,基于SMARC的制动控制器的控制能完全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要求。  相似文献   

7.
地铁车辆从应用了三十多年的止轮器、手制动机发展到现代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应用的停放制动技术,应该说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停放制动装置利用列车风源压力的变化,有风缓解、无风制动,与列车制动系统中踏面制动单元有风制动、无风缓解,优势互补、相得益彰,从而彰显出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技术发展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运行记录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已经渗入到所有的领域.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牵引与制动、信号系统、电力供电系统等都已离不开当代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渗入这一领域的直接结果之一是导致"技术边界模糊".其中最典型的是信号系统的功能从原来单一的信号显示扩展为直接介入列车的牵引与制动.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高速磁浮交通中)甚至已被称为"整个交通系统的大脑和神经".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用电负荷特点及现有制动能量吸收技术现状,描述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能量的吸收方法,通过控制变电所中压能馈装置的吸收电压,从而触发相邻站中压能馈装置投入工作,目的是使列车进站时的再生制动峰值功率能被多个相邻站的中压能馈装置共同吸收,进而减小对单个车站的功率冲击,有利于再生制动能量在地铁...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16日,值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日本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铁道公司与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签署了共同合作的意向书。双方将在今后5年内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制动系统和车门机构系统等产品的技术推广、创新和研发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助力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日本纳博特斯克株式会社铁道公司社长儿山立平和同济大学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谢维达教授代表双方在意向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11.
正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中国高速列车产业化基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和国家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重要出口基地。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具有轨道交通装备自主开发、规模制造、优质服务的完整体系。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高速动车组总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速列车系统集成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四个国家级研发试验机构,并在德国、英国和泰国建立海外研发中心。行业一流的仿真分析平台、试验验证平台,门类齐全的高水平研发团队,产学研用开放式技术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牵引和制动特性。依托经验公式建立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计算与仿真的单质点模型。介绍了以MATLAB编程技术为基础,综合数值分析、数据处理等相关技术开发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特性曲线计算系统的功能结构及主要模块的算法,并以实例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统通信过程中对数据传输可靠性和稳定性的要求,提出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技术作为通信技术协议的方案。介绍CAN总线通信协议的特点,基于STM32芯片,设计CAN通信模块,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制动系统,并编写CAN通信程序,实现制动系统的互联互通,通过现场调试验证,CAN总线通信在可靠性、传输速度等方面都能达到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基础制动装置在线温度测试的重要性,介绍了温度测试技术,提出了基于热电偶、红外测温仪和热成像仪的多平台温度测试方案,以解决单一温度测试方法存在的不足。热电偶、红外测温仪和成像仪组成的多平台协同温度测试方案是获取踏面制动过程中车轮-闸瓦摩擦副温度场较理想可行的方案。该方案有利于基础制动装置的失效分析,可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的安全运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中的车辆制动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列车在桥上紧急制动的基本机理 列车制动分一般制动(或称正常制动)与紧急制动两种.列车的紧急制动对轨道、桥跨结构、支座以及墩台作用有纵向力,在城市轨道交通桥梁设计中必须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6.
从城市轨道交通制动系统设计原则出发,分别介绍了车控制动系统和架控制动系统的技术特点。分析制动系统故障类别不同对不同编组列车运营造成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限速建议和制动系统控制策略。从技术层面给出了选用制动系统模式的合理化建议:4节及以上编组列车可任意采用车控制动系统或架控制动系统,3节及以下编组列车优先选用架控制动系统。  相似文献   

17.
正克诺尔集团作为世界先进的轨道及商用车辆制动系统制造商,100多年来以卓越的技术,致力于推动现代化制动系统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克诺尔车辆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克诺尔集团根据其全球化、本土化的公司战略,结合快速发展的中国轨道交通市场而成立的一家专业的轨道车辆制动系统公司。其业务范围包括风源系统、制动控制系统和转向架制动设备的生产和测试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售后服务,为干线列车和城市轨道交通提供高质、精良的产品和服务,广泛应用于铁路机车、客车、货车,以及高速列车、动车组、地铁、有轨电车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ATO(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的故障概率,合肥轨道交通1、2号线列车ATO模式下的牵引和制动控制电路在车辆侧和信号侧均进行了冗余设计.通过深入分析发现,控制电路冗余设计在接口上存在一定缺陷,导致牵引和制动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概率增加1倍,且缩短了AMTDR(牵引指令继电器)、AMBDR(制动指令继电...  相似文献   

19.
直线电机轮轨交通是一种采用直线感应电机LIM牵引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形式.在分析直线电机轮轨系统列车牵引和制动特性的基础上,从列车受力分析的角度,建立直线电机线路参数分析的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直线电机轮轨线路的安全牵引坡度及启/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20.
基础制动装置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行车安全的措施之一。在分析城市轨道车辆运输特点基础上,结合城市轨道车辆基础制动装置具体类型,分析了城市轨道车辆踏面制动与盘形制动的优缺点,用有限元模拟城轨车辆车轮踏面温度场及热应力,表明速度100 km/h及以上的城轨列车基础制动不适宜采用踏面制动,指出盘形制动是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础制动的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