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某双离合变速器(DCT)为研究对象,文章提出了基于整车驻车试验的DCT箱体强度及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基于ADAMS建立目标车型,包含驻车系统整车冲击载荷仿真的系统模型,通过对不同驻车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获取对应工况下,驻车系统冲击载荷时域数据并与试验对标,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搭建DCT传动系统总成有限元模型,结合多体动力学仿真的整车冲击扭矩峰值及驻车系统的耐久试验载荷谱,分析了DCT箱体的强度及耐久性能,为DCT结构设计的正向开发及校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汽车传动系统零部件及总成扭转疲劳试验载荷谱的方法,首先利用极值载荷推断技术分析实测随机载荷谱,然后运用蒙特卡罗法模拟传动系统各传递环节上的随机影响因素,最终生成用于汽车传动系统室内疲劳试验的加载扭矩谱。  相似文献   

3.
某货车驾驶室疲劳载荷激励输入位置位于驾驶室与悬置连接处,在进行整车强化道路耐久试验时无法安装设备直接采集。为获取较为准确的驾驶室疲劳寿命分析载荷谱,对强化耐久路面下整车加速度响应信号进行虚拟迭代。虚拟迭代时需调用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为提高整车模型精度,基于Craig-Bampton综合模态理论生成柔性体车架,建立刚柔耦合的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将Femfat-lab与ADAMS/Car进行联合仿真计算,以白噪声为初始输入,求解刚柔耦合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的非线性传递函数,基于循环迭代原理,进行各种典型强化路况下驾驶室悬置附近加速度响应信号的虚拟迭代。利用时域信号对比法及损伤阈值法作为迭代收敛判据,获得满足精度需求的位移驱动信号。将位移驱动信号导入到ADAMS/Car中,对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驱动仿真,提取驾驶室疲劳分析所需激励载荷谱,将虚拟迭代求得的载荷谱用于疲劳寿命分析所得结果与驾驶室疲劳强化台架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出现疲劳破坏的部位相同度达75%,疲劳寿命误差在20%左右,表明虚拟迭代过程中基于柔性体车架建立的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模型的仿真计算,可获得较高精度的迭代结果;以位移谱驱动整车多体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能够有效避免六分力直接驱动时模型翻转等不稳定现象,并且整车模型仿真加速度响应结果与实测相应位置加速度响应吻合度较高;相比于传统的疲劳分析载荷获取方法,虚拟迭代技术可以在较低试验成本的情况下获取较高精度的载荷谱,并能够提取由于连接位置导致的无法直接进行载荷测量部位的疲劳分析载荷。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有限公司10周年庆典暨300万台双离合器模块下线的活动在大连举行。双离合变速器DCT及P2混动架构的核心模块,能够显著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及驾驶性能。博格华纳联合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曾在2014年举办了3万台的DCT下线仪式,时隔短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某公司一款P2 DCT混动变速器为例,介绍了混动变速器总成下线测试台架的设计与集成方案。针对该公司目前没有现成的P2 DCT混动变速器测试台架这一现状,自主设计了混动变速器的台架测试系统,以纵置P2 DCT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试验为例,对该测试系统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该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台架系统具备装配下线测试的常规功能,通用性强,能够满足大部分P2 DCT混动变速器下线测试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基于仿真软件AMESim建立了一种7速干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DCT)传动系统模型,通过AMESim软件接口将模型仿真代码导入Matlab/Simulink,对该DCT传动系统模型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其换挡过程中两个离合器工作时域重叠程度对其换挡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重叠时间过长会加剧传动系统的振动,增加换挡冲击度;重叠时间过短,则会影响车辆换挡的动力性,不能体现DCT动力换挡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车辆传动系多工况随机载荷谱的统计处理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陈欣  项昌乐 《汽车工程》1999,21(4):232-237
本文对传动系统多工况二维随机载荷谱的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主要包括幅值和均值二维分布函数的获得及检验,多工况的载荷频次的分配问题,以及从原始载荷谱向程序说转换过程中的若干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发动机气缸套磨损谱编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气缸套-活塞环进行润滑分析,得到了不同曲轴转角位置活塞环的微凸体载荷分布及磨损速率。结合动载荷特点对Archard磨损计算模型进行了修正,同时根据载荷分级对发动机工况进行了离散,计算得到了各离散网格单元内的磨损参数,基于发动机整机载荷谱,采用时间插值方法,编制了典型任务剖面下的气缸套磨损谱。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心开发的乘用车后车身的疲劳耐久特性作为研究对象,截取整车后半部分白车身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实测车轮六分力载荷谱经多体动力学仿真分析输出的后悬架安装点激励作为疲劳计算的载荷输入。在此基础上,通过疲劳仿真分析软件FEMFAT分别对开发车与竞品车后车身疲劳寿命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将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标,为该乘用车车身的设计开发及改进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各种形式的降低油耗措施,包括不同电压平台、不同拓扑结构的混动系统纷纷得到应用,其中48 V 混动系统 P0架构是众多混动架构中对传统燃油车改动最小、项目开发周期最短的电动化升级措施。针对48 V 混动系统 P0架构的混动模式进行了策略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架构对改善燃油车燃油经济性、排放指标、动力性能等都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快速地计算驻车动态挂入车速和驻车冲击载荷,提高驻车机构安全性,应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分别建立驻车机构动力学仿真模型和包含驻车机构的整车传动系统仿真模型,基于ADAMS动态挂入车速的仿真结果和Simulink模型,仿真得到驻车冲击载荷,用以校核驻车机构在动态工况下的静强度和疲劳强度。整车动态工况试验完成后,驻车机构未失效,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采集某试验车的试验场道路载荷谱,建立其多体动力学(Multi-body Dynamics,MBD)模型,提取底盘件及其与车身连接点的载荷。通过有限元疲劳仿真分析,预测整车的寿命。在试制样车完成后,分别开展试验场道路试验和整车四通道台架试验,将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场试验和台架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仿真分析的失效位置与两种试验的失效结果一致。有限元疲劳仿真分析和台架试验可用于产品设计阶段,具有缩短开发周期和节约开发成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以断裂稳定杆分析为基础,指出稳定杆载荷谱获取方法优化前的缺陷,提出优化载荷谱获取的方法.并通过仿真与路试,验证了优化后的载荷谱获取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大规模汽车用户道路行驶载荷谱测量的新方法.该方法将加速度和应变信号与车轮载荷之间建立统计函数关系,从而可间接测量用户载荷.通过实车试验和载荷数据处理建立了制动工况下制动力伪损伤与制动强度之间的统计推断模型.对模型进行了验证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述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用户道路载荷谱测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基于某车企一款车型需求,研发设计一款紧凑、高效、节能的48V混动系统,并对该系统进行CAE机械可靠性和CFD热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款48V混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安全可靠性,满足客户的性能指标要求,同时也验证了该款48V混动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仿真结果可为后续进行系统结构优化和试验验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节能减排     
《车主之友》2021,(1):2-2
前段时间我们去深圳比亚迪总部试驾了全新一代的DMi混动系统车型,更早些时候,还去保定长城的测试场试驾了长城DHT混动系统车型,而2021年,日产和本田也即将推出全新的混动系统e-Power和e:HEV混动系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混动将会是全新的主题,而混动系统曾经经历过弱混、强混的阶段,如今插电式混动系统将会是下一个主流混动形式,而他们的特点就是能耗极低,以我们试驾过的比亚迪混动系统为例,在馈电状态下(25%电量),其油耗水平低至3L/100km以下,而未来即将推出的以上各家混动系统,相信油耗水平都在这个程度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仿真模拟测量汽车斜齿轮接触处的轴向和径向载荷,并将其投影到轴承上,计算轴承损失中的载荷贡献,以降低真实物理实验成本,提高设计质量,论文进行了基于AMESim的汽车斜齿轮对接触载荷轴承损失仿真研究。建立了汽车斜齿轮对仿真模型和基于径向载荷、轴向载荷和润滑油引起的轴承损失数学模型,并给出其各自计算公式;建立了用于计算摩擦力矩的新斯凯孚(SKF)模型,更精确地计算滚动轴承中产生的摩擦力矩;采用比例-积分-微分(PID)速度控制方法,在AMESim中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模型很好地实现了汽车斜齿轮对接触载荷轴承损失仿真,为轴承的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仿真测量与分析及轴承选型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某型越野车试验场载荷谱的压缩与外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雨流计数法,对某型越野车在试验场实测的各路段载荷谱进行压缩;然后对压缩后的雨流均幅值矩阵进行强化外推和基于目标关联模型的比例叠加;最后对叠加后的雨流均幅值矩阵进行时域重构,得到了可用于室内道路模拟试验的目标载荷谱.  相似文献   

19.
针对动力电池框在整车试验中的疲劳开裂问题,分析开裂原因,进行设计改进,并对改进后的结构进行台架快速试验验证。文章通过仿真,在常规的试验载荷谱压缩基础上,制定载荷谱强化系数,从而得到一种不依赖于经验的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制定方法。结果表明:动力电池框原始方案疲劳仿真开裂部位与道路试验开裂部位一致;疲劳仿真开裂寿命与整车试验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新方案改进效果明显,寿命满足耐久性要求;动力电池框改进方案疲劳仿真寿命与台架试验结果相吻合。结果表明,所采用的仿真制定振动台架耐久载荷谱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20.
沈先钊 《汽车工程》1992,14(3):181-188
本文叙述了50t平板车中桥桥壳弯曲载荷、半轴扭矩工作载荷谱测定方法及其试验程序载荷谱的编制方法。运用“浮动零线法”解决了测试时载荷的“直流分量”和“交流分量”的比例问题。并对8级程序载荷谱中如何计算每级的循环次数提出了近似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