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汽车方动安全装置—VCD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3.
汽车主动悬架系统建模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爱红  王良曦  丛华 《汽车工程》2003,25(5):474-476,513
介绍了一种主动悬架系统的建模,该系统是由液压作动器与一个普通弹簧串联后,再与被动阻尼器并联构成。其通常又被称作慢主动悬架。并应用SIMULINK语言仿真,确定了实际可行的输出反馈方案。  相似文献   

4.
5.
为了在保证电动化车辆整车平顺性的同时,提高其动力响应性能,针对其传动系统的欠阻尼特性,文章基于整车控制系统开发了两种主动防抖控制策略,即驾驶性扭矩滤波控制和主动阻尼控制。通过搭建整车动力学仿真验证环境,对主动防抖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并将主动防抖控制策略移植到实时控制系统上,进行了实车试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与驾驶性扭矩滤波策略相比,主动阻尼控制策略能更好地避免整车起步抖动的问题,并实现更快速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6.
机动性为现代社会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迫使世界各国更加关注道路交通安全。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居高不下的道路交通死亡及伤害事故,也促使汽车安全技术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以电磁铁为作动器,设计了一种电磁式主动吸振器.为改善该类型主动吸振器电磁力的复杂非线性特性,采用有限元方法,设计了一种比例式电磁铁结构,在一定电流及动铁心行程下,使作动器的电磁力近似恒定,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最后,以简支钢板主系统搭建主动振动控制试验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电磁式主动吸振器施加主动控制后,对钢板主系统...  相似文献   

8.
9.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主动回正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EPS系统开发过程中发现,若不进行回正控制,安装EPS系统的汽车低速行驶时转向回正不足.通过对回正力矩的分析,探讨了安装EPS系统的汽车低速行驶时转向回正不足的原因.通过对助力及回正行程中转矩信号变化规律的研究提出,以回正前保舵状态时的转矩作为回正的特征参数,确定主动回正所需要的电机电流及持续时间;以转矩信号从非零向零的转变作为判断回正状态的条件.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本方法明显改善了EPS系统的转向回正性能.  相似文献   

10.
基于柔性主动防护,提出刚柔组合主动防护体系的功能原理、主要构造和基本特征,并构建了理论模型,为精确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其结构体系不仅具有SNS主动防护系统的优点,还可开发应用于中、浅层滑坡及边坡治理。  相似文献   

11.
汽车主动悬架的发展及其最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悬架性能好坏的主要指标是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排斥的性能要求,往往不能同时满足。怎样在两者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以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工程师们的研究课题。平顺性一般通过车体或车身某个部位(如车底扳、司机座椅处)的加速度响应来评价,操纵稳定性则可以通过车轮的动载来量度。例如,若降低弹簧的刚度,则车体加速度减小使平顺性变好,但同时会导致车体位移的增加,由此产生车体重心的变动将引起轮胎负荷变化的增加,对  相似文献   

12.
朱华 《城市车辆》2009,(1):48-50
随着汽车在普通家庭的不断普及,车辆事故和因车祸伤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汽车的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被动安全只是在发生事故时起保护作用,而主动安全系统则事先防范以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因其定位于防患于未然,所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汽车厂商和消费者的重视。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安全性能要求日益增加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汽车主动安全装置上。  相似文献   

13.
《大众汽车》2001,(6):29-29
  相似文献   

14.
张鑫 《车时代》2006,(7):114-115
2006年3月,奥迪的主动安全性再次获得业界肯定。德国最大的消费杂志《Guter Rat》在柏林向奥迪公司颁发了“创新未来”(lmavation of the Fulure)特别奖,该杂志的评审委员会对奥迪公司开发的用于监测盲点的驾驶雷达辅助系统——奥迪侧向辅助系统(Audi Side Assist)大为赞赏。  相似文献   

15.
汽车主动安全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主动安全性是指汽车防止或难于发生事故的性能。主动安全性的内涵就汽车而言是为驾驶员提供一个能适应人的生理特性的外部条件,以保证驾驶员很好地完成感知-判断-操作3个过程的循环。  相似文献   

16.
主动控制卷收器(ACR)能改善乘员的离位位移并降低二次碰撞的风险。为探究制动工况下ACR对乘员的影响,首先进行志愿者实车道路试验和试验数据的乘员运动响应分析,并建立了包括主动人体模型的仿真模型。模型对标后搭建Kriging近似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ACR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头部质心和第一胸椎(T1)的离位量分别减小了55%和73.44%,且回弹阶段各部位加速度明显减小,预紧力和乘员离位量呈负相关趋势,且与制动前触发相比,制动后触发ACR时,预紧时间的变化对乘员离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汽车的安全性是汽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性能。特别是随着交通事故的增加以及用户安全意识的提高,使得汽车安全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成了产品竞争的焦点,于是各种车用安全装置便纷纷问世。 1.概述 汽车的安全装置可以分为主动安全装置和被动安全装置。所谓主动安全装置是指依靠动力性能和制动性能为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而主动  相似文献   

18.
根据噪声测量法规ISO362/R51.03的要求,2024年欧洲乘用车的通过噪声限值将进一步降低2.0dB。通过噪声主要受到排气噪声的影响,因此需要重点在排气系统方面做进一步的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一种汽车电液主动转向路感控制系统,提出一种控制策略,通过估算车辆状态信息,分别在执行或不执行主动转向干预时,进行路感控制,保证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董强  米峻  景宏君  高江平 《公路》2012,(8):32-35
采用双剪统一强度理论,导出了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的双剪统一解。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值的增大,朗肯主动土压力减小,土压力作用点距墙顶的竖直距离减小。所给出的解可以灵活运用于各种不同特性材料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应用双剪统一强度参数公式可以求算不同b值所对应的土体的强度参数。该值同时包含了主应力σ1、σ2和σ3对材料强度的贡献,并可将常规土工试验方法所测得的强度指标c0、φ0换算为双剪强度指标ct,φt。统一解可以更好地发挥挡土墙填料的强度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