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安全和高效始终是公路设计和管理追求的永恒主题.运输效率与车辆的运行车速紧密相关,而在所有交通事故中,与车速相关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 3.论文结合高速公路行车特点和安全要求,对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时的运行车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实测的运行车速建立了高速公路上车辆运行车速和加速度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车辆运行速度的规律,通过实测西汉高速公路车辆的运行速度,获得29个连续路段的连续车速。利用反向传输网络(BP网络)较强的非线性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容错能力,采用两阶段预测模式,建立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车速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出山区高速公路直线段的运行车速,最大误差为6.7%,为高速公路运行车速的预测提出了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人们试图从理论与技术上解决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问题.其中,建立追尾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追尾现象的基础.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制动规律.得出行车安全距离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说明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距离随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寻求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合理的安全距离值,为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汽车追尾是一种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人们试图从理论与技术上解决高速公路汽车追尾问题。其中,建立追尾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追尾现象的基础。根据车辆的运行状态和制动规律,得出行车安全距离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了说明和分析。采用MATLAB软件对高速公路车辆的安全距离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安全距离随车速和附着系数的变化规律,寻求既保证车辆安全行驶又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合理的安全距离值,为降低高速公路事故率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运行车速的高速公路线形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速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和以车速为基础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但是有些很突出的事故黑点仍然不能被鉴别和分析出来.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运行车速为基础的双指标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通过对另一高速公路进行线形评价,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吻合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山区隧道出入口区段的车辆运行特性和驾驶行为,揭示隧道洞口交通事故的发生机制,在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各选择3座隧道,采集了小客车和货车在隧道出入口区段的断面速度,高速公路单个断面观测样本大于500 veh,快速路隧道单个断面样本大于1 100 veh,基于断面数据分析了车辆行驶速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并建立了运行速度预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驾驶人临近隧道洞口时会减速,小客车速度降幅为12~21 km·h-1,货车速度降幅为2~10 km·h-1,货车速度降幅低于小客车;洞口位置小客车运行速度大于80 km·h-1,货车运行速度大于70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75~110 km·h-1,快速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范围为60~88 km·h-1,高速公路隧道出入口段的车速普遍高于城市快速路隧道; 驾驶人进入隧道洞内适应环境之后会加速行驶,驶出隧道时有加速行为,但当隧道出口前方有小半径弯道和互通立交时,驾驶人会减速以适应前方的道路条件;隧道入口前100 m至洞口范围内的车辆减速度最大,货车减速度范围为0.23~0.58 m·s-2,小客车减速度范围为0.47~ 0.70 m·s-2;同一断面的速度观测值存在较强的离散性,表明车辆之间存在明显的纵向干涉,容易发生追尾事故。   相似文献   

7.
车速是影响道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已经有非常多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和以车速为基础的道路安全评价模型,但是有些很突出的事故黑点仍然不能被鉴别和分析出来.本文以某高速公路的数据为基础,提出了以运行车速为基础的双指标高速公路线形评价方法.通过对另一高速公路进行线形评价,得到了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吻合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高速公路运行车速与线形设计之间的协调性,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运行的安全性,开展高速公路设计一致性评价研究.在收集实际高速公路线形及事故数据的基础上,应用交互式道路安全设计模型(IHSDM)进行设计一致性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实际事故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模型的适用性.针对该模型在中国高速公路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改进,并将设计一致性存在问题路段与线形设计存在不足路段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改进模型评价结果准确率为83.3%,较原模型评价准确率提高了25%,研究成果可以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安全性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高速公路隧道路段是追尾事故的多发段,造成追尾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车速分布不均。通过对云南某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运行车速数据采集,并运用SPSS对车速数据进行处理,得出隧道路段车速分布特征。进一步对隧道路段车速进行分析,总结隧道路段车速分布规律,得出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路段车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车速管控措施,从而为降低隧道路段追尾事故率和制定交通管控措施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基于驾驶员在交通事故发生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介绍山区高速公路线形方面的不足,在阐述影响连续下坡路段驾驶车速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云南某一高速公路上车辆运行车速的分布特征及不同车型的连续行驶速度进行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进而制定"以人为本"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理念,为提高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高速公路立交入口区域车辆行车特征,提出了碰撞危险指数概念,考虑了碰撞可能性系数、碰撞车辆速度差、目标车道跟驰车辆在碰撞时的速度、加速度、前后车辆间距5个因素,将入口区域车辆可能发生的碰撞行为分为5种情形,研究了5种情形的发生条件,建立了相应的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不同的主线车辆运行车速、车头间距和匝道驶入车辆运行车速...  相似文献   

12.
道路交通事故车速分析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速度是诱发道路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车速控制非常必要。通过对行车速度与道路安全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速度对事故的影响机理,重点强调了车速分布的离散性对事故的影响,并建立了车速模型,对车辆运行中如何控制车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车辆行驶记录仪法的道路危险路段排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的公路危险路段排查方法,通过车辆行驶记录仪记录车辆全程实际运行车速,绘制全程速度曲线图,根据实际运行车速波动幅度的大小来确定交通冲突最大路段,经与实际交通事故数据对比,依据该法确定的路段与实际事故多发路段吻合。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高速公路车辆追尾事故的原因,研究了车辆安全制动距离,综合驾驶员跟驰与车辆制动模型得到安全距离函数,提出一种基于GIS/GPS的高速公路车辆追尾预警系统框架,建立了车辆报警流程图。该系统有利于预防追尾事故,提高高速公路安全。  相似文献   

15.
以确保隧道交通安全前提下的最佳通行效率作为限速的依据,分析了驾驶人通过隧道的驾驶行为过程,标定了关键的驾驶行为参数。基于Vissim仿真软件,建立了某高速公路隧道及出入口的交通仿真模型,观察不同车流量和车速下,车辆的运行状态。在满足高峰流量的基础上,选择最优车流量下的车速,并根据高速公路圆曲线半径与超高的设计对应要求,通过交通仿真验证了高速公路隧道限速值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伴随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桥头跳车现象就是其中之一。桥头跳车导致汽车在经过桥头时不得不降低车速,增加了行车时间,降低了运行效率,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的降低了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和行车安全。国内外对与桥头跳车现象的研究一般集中于对桥头跳车现象的工程防治措施上,而忽视了桥头跳车对于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的影响,如对车辆、对交通流、对桥梁本身及车速等的影响,同时也没有采用道路安全管理的角度来解决。因此没法准确把握由于桥头跳  相似文献   

17.
现代高速铁路建设中,部分高铁线位走向与已有高速公路走向一致且距离接近,高铁运行引发的环境改变对高速公路驾驶人行车安全有较大影响.以距离接近的沪昆高铁与杭金衢高速公路为例,利用微观交通仿真FOSIM模拟不同路侧环境和流量下的多种场景,并以车速标准差和距碰撞时间为评价指标,评估不同场景下的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性;以此为基础提出安全改善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高铁运行引发的复杂环境会增大高速公路的车速离散性和追尾风险,而对高速公路采取限速手段、建立导向系统将能有效降低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18.
分析现阶段我国高速公路安全状况存在的问题,分别从人、车、路、环境和管理5个方面分析影响车速的因素,从速度与事故量、速度与事故严重性两方面阐述速度与安全的关系,最后,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提出高速公路车速控制的方法,为我国其它地方高速公路车速控制方案的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断面运行车速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高速公路运行车速的分布特征,进而构建基于连续线形变化的运行车速预测模型,利用对射式激光测速仪进行了高速公路断面车速的调研.对采集到的断面车速按照不同的车型、路段等进行数据分析,研究了不同线形组合下实测车速的变化特征,并与IHSDM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然后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断面运行车速分布形式和分布特征的研究,通过进行四类分布检验,最后确定高速公路断面运行车速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20.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模糊逻辑控制及辅助方案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保证高速公路主线安全、畅通与舒适运行,减少对相连道路的影响,构造了匝道逻辑模糊控制器,提出了三种入口匝道辅助设计方案。结合工程实际,选择了上游车流密度、下游车流密度和入口处等待车辆的总长度作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入量,入口匝道的调节率为输出量。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入口匝道车辆数量的增加,高速公路主线下游的车速将明显下降,根据主线上、下游车流密度及匝道车辆的数量变化,计算出不同的匝道调节率,通过对高速公路入口匝道的调节率进行实时调节,可控制匝道上车辆的进入,入口匝道辅助方案的实施可缓解与高速公路相连道路的拥堵,对改善高速公路运行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