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我国国情,从能力需求、经济合理、商务作业等影响因素诸方面研究了双线铁路车站分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建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的特点,结合我国国情、路情,以双线铁路最大客货行车量110~130对/d的能力水平为目标,采用“直接计算法”,在不同的客货列车构成、追踪列车间隔时间、纵断面类型等条件下,研究能力需求与越行站分布的关系以及站间的经济距离,提出新建时速200 km客货共线铁路车站(越行站)分布的时分标准及纳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6月初,相关单位开始对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进行联调联试。这标志着这一铁路开通运营进入倒计时。兰新铁路第二双线自兰州铁路枢纽兰州西站引出,经青海省西宁,甘肃省张掖、酒泉、嘉峪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吐鲁番,引入乌鲁木齐站,全线共设31个车站。这条铁路为双线电气化国家Ⅰ级铁路客运专线,  相似文献   

4.
在一定行车条件下,计算不同道岔型号和列车牵引质量对应的列车起停车附加时分、单线铁路运行图周期和双线铁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在此基础上计算得到相应条件下重载单、双线铁路车站的通过能力.根据不同道岔型号对车站通过能力影响的分析,对于重载单线铁路车站,在列车牵引质量低于1万t时建议采用9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1万t及以上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仅当列车牵引质量都达到2万t且在场坪条件允许时采用18号道岔;对于重载双线铁路车站,当列车牵引质量在2万t以下时建议采用12号道岔,当列车牵引质量达到2万t且场坪条件允许时建议采用18号道岔.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我国铁路市场竞争力,提升我国铁路车站运营管理水平,在阐述美国Amtrak公司与BNSF公司车站分布现状的基础上,总结美国车站资源利用方式、管理模式及车站功能延伸策略。提出美国车站运营管理模式的相关经验,即加强外部车站资源利用,拓展业务延展度;专注运输生产作业,提升车站组织效率;引入第三方运营公司,实行专业化管理;采用合资方式建设场站,实现客户利益捆绑。美国车站相关管理经验可以为我国铁路车站分布与管理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6.
银西线引入西安枢纽货运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西安铁路枢纽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结合西安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以及枢纽内既有货运设施和既有货运北环线的运输能力,比选分析零口、栎阳、相桥设直通场的方案。货车第二双线引入枢纽后,结合枢纽生产力布局,综合工程实施和工程投资因素,推荐新建货运第二双线栎阳车站设直通场方案。  相似文献   

7.
1项目概况福厦铁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境内,北起福州市,经福清、莆田、惠安、泉州至厦门,线路全长273km。福州站至厦门西站一次修建双线电气化铁路,厦门西站至厦门站沿既有线增建二线,新建厦门岛跨海大桥,改扩建福州、厦门枢纽(地区)相关车站。1.1项目建设必要性福厦铁路为  相似文献   

8.
铁路车站分布与能力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中国铁路》2006,(8):61-63
大理—瑞丽铁路作为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具有国土资源开发和中缅铁路重要组成部分的国家I级铁路,是通往东南亚国家泛亚通道的西通路。大瑞铁路地处复杂山区,桥隧相连,沿线城市的布局及运营的经济性对车站的分布具有影响,而车站的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到运输能力。车站分布的主要依据是货物列车在区间往返运行的时分标准。通过计算机模拟运行,分析了车站分布的合理性,并采用提高牵引质量、增建二线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线路能力。  相似文献   

9.
铁路车站站间距离调整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目前我国铁路车站分布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列车提速,测算了站间距离的合理范围,指出集中化是我国铁路车站布局调整的主要趋势,对车站布局改革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铜玉城际铁路(铜仁-玉屏)贵州第2条城际铁路,全长47.7 km,设计时速200 km,国铁Ⅰ级、双线客运专线,2013年12月开建。据悉,铜玉铁路是贵州首条地方投资为主的城际铁路,北起铜仁城区火车站,向南经万山区,止于玉屏县田坪镇,与沪昆客运专线对接。据铜玉城际铁路相关负责人介绍,铜玉城际铁路设有铜仁、万山和大宗坪3个车站,建设标准为国铁Ⅰ级双线客运专线,全线桥隧总长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承担城市交通功能的优势和劣势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内外铁路环线服务城市交通的经验,针对枢纽环线为位于城市中心的双线铁路,提出铁路与城市“共有、共享、共融”的发展理念和“公交化、平民化”的建设、运营理念,通过环线增设简易车站、调整环线运输组织,实现成都铁路枢纽环线服务城市交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伍振 《中国铁路》2006,(10):15-15
甬台温铁路是国家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之沿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浙江省宁波市,南至温州市,全长280km,沿途新建奉化、宁海、三门、临海、台州、台州南、温岭、雁荡山、绅纺(预留)、乐清、永嘉、新温州、温州南等车站,为国家I级双线铁路,设计速度为200km/h,并预留进一步提速条件。工程沿线地质条件复杂,软土地基分布广泛,桥隧长度占全线62%,施工难度大。中铁十八局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铁路建设标准和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由于受复杂地形条件限制,出现了无缝线路的车站或站前道岔区上桥的情况。太中(银)铁路子洲站的站前咽喉区位于跨大理河的特大桥上,以该桥上的双线变四线无缝道岔梁为例,通过建立实体元模型,对梁体宽度变化较大的异型梁的构造和支座布置进行研究,提出支座布置的基本条件和方式。  相似文献   

14.
铁路单线支线与双线干线在干线车站接轨,如果采用简单的平面衔接方式,由于支线与接轨站之间的行车作业不可避免要穿越干线铁路的正线,势必会大幅度降低接轨站的通过能力。为此,线路设计常采用修建疏解线的方式,与干线铁路立体交叉,将支线的列车分上下行接入接轨站。例如在万安一义棠联络线疏解工程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联络线与接轨站平面衔接,疏解线与双线干线立体交叉后引入接轨站。  相似文献   

15.
双线自动闭塞重载铁路的信号机从三显示分布改造至四显示分布时,列车追踪间隔距离的变化会引起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从而导致线路通过能力发生变化。结合我国双线重载铁路宜采用四显示移频自动闭塞的发展趋势,依据既有线路允许速度及列车编组等现状运营情况,对朔黄铁路既有信号机的三显示分布进行四显示分布改造,并根据改造后四显示信号机的分布结果,研究改造前后列车追踪间隔距离及追踪间隔时间的变化,以此分析改造前后线路通过能力的变化情况,为线路运输能力与运输需求的发展适应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根据市域铁路车站功能需求、运营管理及客流组织特点,通过数据横向对比分析、仿真模拟及论证,确定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设计参数取值范围及建议标准。市域铁路车站客运通行设施服务水平等级建议为D—E级。设计参数取值应尽量满足适宜通过能力的要求,且不应高于最大通过能力的标准。建议取值小于我国地铁规范要求,高于我国城际铁路规范要求,符合《市域铁路设计规范》相关规定,有利于指导市域铁路车站建筑设计,保证市域铁路车站客运设施配备合理。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影响车站间距设置的因素,建立了以通过能力最大化为目标的客货共线条件下双线铁路合理站间距计算方法,该模型在利用扣除系数计算公式推导出单一越行条件下的最佳车站间距基础上,通过计算不同越行条件下的最佳车站间距,综合考虑开行列车速度组合,得出不同速度列车间越行的加权概率,从而计算出合理的车站间距,并以案例对该模型进行了验...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2月29日,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新建铁路成都东客站开工动员大会在成都举行。 根据规划,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北起江油市,途经绵阳、德阳、成都、眉山、峨眉,南至乐山市,线路全长319km,为双线客运专线,近期设车站20座,每年单向输送能力8000万人次,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392亿元,由铁道部和四川省共同出资,建设工期4年。  相似文献   

19.
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是我国铁路行业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根据当前铁路旅客车站设计规范要求,结合铁路旅客车站发展实际,提出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定义。在对近年来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应对突发大客流实际案例梳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鱼骨图分析法对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等级进行划分。结合当前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实际,引入危机管理周期理论,将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事件作为危机事件,分别从强化事前预警、优化事中流程和重视事后分析3个阶段,对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工作提出优化对策。研究可为超大型铁路旅客车站突发大客流应急处置水平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新建兰(州)新(新疆乌鲁木齐)第二双线铁路西宁至大通段开工仪式2010年3月18日举行,拉开了兰新第二双线铁路西宁至新疆高原地域施工的建设大幕。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铁路建成后,将与现有的兰新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